- 左额顶骨骨髓炎误诊为颅骨纤维结构不良症1例
- 2009年
- 1 临床资料
女,47岁。持续头痛、头昏1月余。近期无头部外伤史和感染病史。体检:体温正常,神志清楚,左额顶部较对侧稍隆起,压痛(-),神经系统体征(-)。颅脑CT示左额顶骨明显增厚,密度增高,内侧面粗糙不平,左额叶受压,中线结构无移位。颅骨正侧位片示左额顶骨密度增高。血常规检查:白细胞7.61×10^9/L,中性粒细胞75.1%。尿常规、胸片、腹部B超和盆腔B超均正常。以“颅骨纤维结构不良症”行手术治疗,
- 胡胜吴星金杰吕华容
- 关键词:骨髓炎误诊
- 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探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56例窦旁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不使用显微镜,观察组实施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I级切除占21.4%,观察组I级切除占46.4%,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Karnofsky评分为(81.65±5.97)分,观察组术后Karnofsky评分为(88.64±5.68)分,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较理想,可有效提高肿瘤切除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刘强胡胜吕华荣吴星金杰王霄
- 关键词: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疗效
- 重症脑出血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极重型基底节出血外科手术疗效情况,提出相应手术适应症。方法统计金谷分类法中Ⅳb级和Ⅴ级共100例患者进行外科治疗效果分析,采用高血压重症基底节-丘脑区血肿CT分型方法,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结果显示,IVb级患者共生存30例(30/70)43%,其中恢复良好者6例、轻残6例、中残8例、重残10例,死亡40例。 V级患者生存8例,其中中残2例,重残6例,死亡22例。两组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极重型基底节脑出血金谷分类Ⅳb级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而Ⅴ级患者应慎行手术,需综合考虑,制订治疗方案。
- 胡玮吴星吕华荣金杰陈志功申松波
- 关键词:脑疝手术适应症
- 周围神经损伤显微外科治疗29例报告被引量:1
- 2004年
- 金志福步长龙沈健王正祥金杰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显微手术
- lncRNA PWRN2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ong-chainnoncodingRNA,lncRNA)PWRN2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探讨PWRN2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技术检测PWRN2在42例胶质瘤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5种胶质瘤细胞株及正常脑胶质细胞中的表达。以阴性对照慢病毒感染U-87 MG细胞作为对照组(4个细胞),以携带PWRN2序列的重组慢病毒(LV-PWRN2)感染U-87 MG细胞为试验组(4个细胞)。采用噻唑蓝法、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上调PWRN2对U-87 MG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qPCR检测上调PWRN2对Klotho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印记法检测Klotho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PWRN2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1.25±0.52)比(6.28±0.66),P<0.01]。PWRN2在胶质瘤细胞株(U-87 MG、LN382、C6、SNB-19、U251)中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脑胶质HEB细胞(均P<0.05),在U-87 MG细胞株的表达水平最低(P<0.01)。LV-PWRN2慢病毒感染细胞后,PWRN2表达水平明显增加[(10.28±0.84)比(1.02±0.12),P<0.01]。上调PWRN2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能力(P<0.05)和迁移能力(P<0.01)。上调PWRN2可明显促进Klotho基因的表达[(4.33±0.53)比(1.01±0.09),P<0.01],抑制TGF-β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论PWRN2在胶质瘤组织及细胞株中呈低表达,上调PWRN2可抑制U-87 MG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上调PWRN2促进Klotho基因的表达,抑制TGF-β信号通路的转导。
- 马迎辉胡胜胡骁吴勇金杰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胶质瘤肿瘤增殖肿瘤转移
- 25例桥脑小脑角区囊性病变的诊治经验
- 2011年
- 目的探讨桥脑小脑角区囊性病变的处理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桥脑小脑角区囊性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结果 25例患者行活组织病理检学查示,囊性听神经瘤11例,囊性脑膜瘤8例,表皮样囊肿3例,蛛网膜囊肿3例。手术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9例,其中1例行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桥脑小脑角区囊性病变的显微手术切除效果良好,如何达到全切以及神经功能保护仍需深入的研究。
- 傅丹姚益群荣亮汪凌金杰吴星
- 关键词:桥脑小脑角区囊性病变
- 蛛网膜下隙出血对皮质神经元损害的实验研究
- 2012年
- 采用经枕大池注射自体血方法制备蛛网膜下隙出血兔模型,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组织病理学观察神经元呈现延迟性损伤,胞体固缩,胞质及胞核深染,核质不均匀,胞核内染色质部分凝聚;甚至胞核溶解,线粒体肿胀、嵴消失。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蛛网膜下隙出血组动物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细胞凋亡在蛛网膜下隙出血后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傅丹姚益群荣亮金杰汪凌吴星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元疾病模型
- 显微手术治疗38例血栓性脑动脉瘤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显微手术治疗血栓性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间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血栓性脑动脉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管内栓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30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对照组患者预后良好25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8.9%和2.6%,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5.8%和1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血栓性脑动脉瘤能有效夹闭患者动脉瘤,降低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复发率较低,治愈率较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刘强金杰胡胜吕华荣吴星
- 关键词:显微手术血管内栓塞
- 严重颅颌面损伤一期修复四例报告被引量:1
- 2002年
- 金志福步长龙王正祥万文勇陈杰刘勇刚金杰
- 关键词:颅颌面损伤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5
- 2013年
-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6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按GOS评价疗效。结果良好13例,中残11例,重残14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15例。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显露清晰,减压充分,可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 金杰吴星吕华容
- 关键词:颅脑损伤开颅减压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