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舒亮

作品数:8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压
  • 5篇高血压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3篇血管
  • 3篇高血压病
  • 2篇胰岛素抵抗
  • 2篇胰岛素敏感
  • 2篇胰岛素敏感性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高血压
  • 2篇护理
  • 2篇高血压病人
  • 2篇高血压患者
  • 2篇病人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异常
  • 1篇滴注
  • 1篇地平
  • 1篇动脉

机构

  • 8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郑舒亮
  • 4篇林金秀
  • 3篇陈达光
  • 3篇吴可贵
  • 3篇黄赛华
  • 2篇黄端
  • 2篇曾开淇
  • 2篇叶琼
  • 1篇叶爱钦
  • 1篇周亦卿
  • 1篇高丽真
  • 1篇谢良地
  • 1篇江德文

传媒

  • 3篇高血压杂志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年份

  • 1篇2002
  • 3篇2000
  • 2篇1998
  • 2篇199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其他代谢异常的关系被引量:32
2000年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 (EH)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与其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用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 2 6例正常人 ,84例EH患者的葡萄糖代谢率 (M) ,用盐负荷升压及减钠降压试验测定盐敏感性。以M值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标 ;以盐负荷后舒张压升高≥ 10mmHg(1mmHg =0 .133kPa)者为升压敏感 ,以口服速尿后舒张压下降≥ 10mmHg者为降压敏感 ,两者均判定为盐敏感。结果  (1)EH患者M值比正常人明显降低 [(7 13± 1 87)∶(9 13± 0 84)mg·kg-1·min-1,P <0 0 1],84例EH患者有 47例 (5 5 9% )存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2 ) 5 0例 (5 9 5 % )的EH患者存在盐敏感 ,有升压敏感、降压敏感和升压、降压均敏感三种类型 ,分别为 9/84(10 7% )、18/84(2 1 4% )和 2 3/84(2 7 4% ) ,5 0例盐敏感EH患者中有 2 0例 (4 0 % )存在相对性低减型肾排钠反应 [(4 8 3± 5 2 )∶(5 9 4±4 6 )mmol,P <0 0 1]。 (3)按M值把 84例EH患者分为二组 :EH合并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EH +DIS)4 7例 ,胰岛素敏感性正常的EH患者 (EH +NIS) 37例 ,EH +DIS组中盐敏感发生率、血脂、血尿酸及收缩压均比EH +NIS高 [收缩压 :(16 4± 2 0 )∶(15 2± 17)mmHg ,P <0 0 1;血清胆固醇 :(6 34± 1 0 3)∶(5 38± 0 86 )mmol/L ,P <0 0 1;
林金秀陈达光谢良地郑舒亮吴可贵
关键词: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代谢异常
主动脉夹层分离的急救和护理被引量:17
2000年
郑舒亮周亦卿黄赛华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分离急救护理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贫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替代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贫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22例CRF血液透析贫血患者,使用Epo(4.6±1.2月)前后应用二维彩色心动超声图及放免法测定血管活性物质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随着贫血的纠正,PRA,AngⅡ和Ald无明显变化。心率、心排出量、心排指量均显著降低(P<0.05);总外周血管阻力显著增高(P<0.01)。结论CRF患者Epo治疗后其心脏收缩功能改善。
江德文高丽真叶琼郑舒亮
关键词: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尿毒症贫血
静滴硝酸甘油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00年
黄赛华郑舒亮叶爱钦
关键词: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时间护理被引量:7
1998年
高血压患者22-6时夜间血压均值与白昼血压均值比较下降小于10%者称为夜间血压不降或非杓型高血压,反之称为杓型高血压。[1]我们利用深圳百年24小时血压监测仪对142名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根据上述指标检出杓型及非杓型者,分...
郑舒亮黄赛华
关键词:高血压非杓型护理时间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被引量:11
1997年
目的探讨肾血管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与胰岛素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24例正常血压者、38例高血压患者、14例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的葡萄糖代谢率(M),以M值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标。结果高血压患者的M值明显低于正常血压及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5.46±1.78比9.34±1.14,8.67±1.37mg/kg·min-1,P<0.01),正常血压与肾血管性高血压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及肾血管性高血压组(58.8%比8.3%和7.1%,P<0.01),而正常血压与肾血管性高血压组之间无差异(P>0.05)。高血压患者M值与收缩压、平均动脉压高度相关(r分别为-0.506,-0.414,P分别小于0.01和0.05),正常血压者和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的M值与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无明显相关(正常血压:r分别为-0.366和-0.301,P>0.05;肾血管性高血压:r分别为-0.316和-0.324,P>0.05)。结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是原发于高血压,而非继发于血压增高;测定胰岛素敏感性可作为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参考指?
林金秀陈达光郑舒亮郑舒亮
关键词:肾血管性高血压高血压胰岛素敏感性
培哚普利、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对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3
1998年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和培哚普利对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对血脂的干预作用。方法105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培哚普利治疗4周。以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葡萄糖代谢率(M值)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标。并观察血压变化。结果(1)3组病人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2)合并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病人治疗后M值均有明显增加。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6±0.6、6.6±1.4mgkg-1min-1,(P<0.01);硝苯地平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4±0.6、5.2±1.2mgkg-1min-1(P<0.05);培哚普利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4±0.6、6.8±1.6mgkg-1min-1(P<0.01)。结论培哚普利和氨氯地平均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高血压病人的胰岛素敏感性,硝苯地平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明显比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低,短期治疗对血脂代谢均无明显影响。
林金秀陈达光吴可贵郑舒亮曾开淇黄端
关键词:高血压胰岛素敏感性培哚普利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的研究
2002年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基因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原 (AGT)基因突变与高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 76例原发性高血压及 2 8例正常血压者的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及AGT基因位点突变 ,同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以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乘积倒数的对数值(ISI) ,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S AUC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标。结果  (1)ACE基因多态性在高血压和正常血压组无显著性差异 ,而AGTT2 35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 (0 4 3vs0 32 ,P <0 0 5 )。 (2 )无论是高血压还是正常血压者ACE基因DD型者的ISI均明显低于ID和II型 ,IS AUC显著高于ID和II型〔ISI:- 4 31± 0 2 0vs -3 6 3± 0 2 2和 - 3 2 7± 0 2 4 ,P <0 0 1;IS(AUC) :2 11 1± 5 6 8vs 135 7± 5 4 7、12 6 8± 5 1 7mu·L-1,P <0 0 1〕 ,而AGT基因T2 35 ,T174基因突变与胰岛素抵抗无关 (P >0 0 5 )。结论 ACE基因DD型而非AGT基因可能参与高血压病人及正常血压者胰岛素抵抗的基因调节 。
林金秀叶琼吴可贵曾开淇郑舒亮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原发性高血压胰岛素抵抗EH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