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露明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QTc变化分析
- 1999年
- 目的 为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昼夜QTc变化 方法 对108例冠心病患者、95例其它心脏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设对照组分析最快心率与最慢心率的QTc变化(△QTc),结果 冠心病其它心脏病△QTc显著高于对照组(74.2±48.2ms对66.8±67.3ms对13.4±45.7ms,P<0.05)。两组心脏病组间无显著差异。但冠心病组△QTc延长例数显著高于其它心脏病组(70.3%对48.4%,P<0.05)。结论 排除其它心脏病之后,AQTc延长可以作为心肌缺血的诊断指标。
- 吴学勤章露明杨玲郭向荣
- 关键词:QTC动态心电图老年冠心病
- 糖尿病50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 1989年
- 本文用动态心电图对5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24~28小时动态监测,并与高血压和正常人的动态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对象一、正常对照组随机选择非心肺疾患的内科病人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27~65岁,平均50.9岁。二、高血压(HBP组) 原发性高血压39例,男31例,女8例,年龄42~72岁,平均58.2岁,均无心肾并发症。三、糖尿病组 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32~77岁,平均55.5岁。病程(自发现糖尿病起)3周~39年。全部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其中16例有心脏病临床表现。
- 张亚斋吴学勤章露明杨玲程永福罗韦英莫尉林
- 关键词:糖尿病动态监测心电图
- 中老年人晨间心率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探讨
- 1996年
- 对400例正常中老年人和400例患各种心脏病中老年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发现其最慢心率(HRmin)、最慢一小时平均心率(HRminD)和最快心率多集中在3:00~9:00。HRminD几乎均发生在觉醒前一小时内。分析还发现复杂心律失常、缺血型ST段改变于晨起活动心率加快时增加。在老年疾病组的这种心率晨间变化特点尤其明显(P<0.01)。故认为HRmin和HRmax的反转是引起晨间心、脑卒中的病理、生理因素之一。
- 吴学勤章露明杨玲朱小红
- 关键词:晨间心率变化中老年
- 睡眠中深呼吸引起 R-R 最大变量的观察
- 1997年
- 睡眠中深呼吸引起R-R最大变量的观察吴学勤1曹金兰1章露明1庄利民2(1.安徽省立医院,合肥2300012.安徽省人大门诊部)目前,心脏节律R-R间期的变化已被作为一种评价心脏性猝死危险的独立因素。为了观察窦性心律的自发呼吸波动,我们用Holter心...
- 吴学勤曹金兰章露明章露明
- 关键词:睡眠深呼吸心脏节律R-R间期
- 右束支传导阻滞T环形态及异常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心电向量图对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T环形态及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心电图无RBBB的心肌梗死 (MI)患者 (MI组 )、正常人 (对照组 )各 5 0例及心电图RBBB者 (RBBB组 ,6 6例 )进行心电向量图检查 ,分析T向量环形态及临床意义。结果 :对照组T环形态多呈狭长型 ,占 96 % (4 8/ 5 0 ) ;MI组T环多呈圆小型、狭小型和圆长型 ,占 94 % (4 7/ 5 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RBBB组中正常亚组 (31例 ) ,T环形态呈狭长型占 90 .3% (2 8/ 31) ,异常亚组 (35例 )T环形态呈圆小型、狭小型和圆长型 ,占 71.4 % (2 5 /35 )。两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心电向量图检查可以揭示RBBB的T环改变 。
- 吴学勤梁群杨玲王延林程欣蒋圣棣朱小红王瑞敏何卫平章露明
- 关键词:右束支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