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维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眼科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和电话随访对提高眼科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医院眼科收治的患者150例(对照组),同时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医院眼科收治的患者150例(研究组),2组患者均给予优质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和电话随访,比较2组护士和医师的满意率、门诊量以及住院人数。结果研究组护士的满意率95.3%(143/1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3%(128/1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师的满意率97.3%(146/150)显著高于对照组88.0%(132/1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院门诊量以及住院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满意度调查和电话随访能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增加医院门诊量以及住院人数。
- 祝维
- 关键词:满意度调查电话随访护理
- 血液透析患者诱导透析期的健康教育被引量:2
- 2012年
-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诱导透析是指患者开始血液透析的最初一段时期的透析,使患者从未经血液透析的明显尿毒症状态过渡到平稳的透析阶段[1]。诱导透析期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消极情绪,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应对其进行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
- 祝维
-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诱导透析健康教育尿毒症患者消极情绪
- 采血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 2020年
- 研讨护理人员对采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 140 例门诊采血患者,均来源于本院 2020 年 1 月 -2020 年 4 月期间收入,按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和心理组,组内分别有 70 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心理组采取心理护理 + 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焦虑的发生情况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后心理组焦虑自评量表(SAS)低于常规组(P < 0.05);心理组护理总满意度为 98.57%,高于常规组的 82.86%(P < .05)。 结论:护理人员对采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减轻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程度。
- 祝维
- 关键词:心理护理效果
- 品管圈在眼科有效降低住院患者眼药漏点率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16年
-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降低住院患者眼药漏点率。方法:2015年1月5日至5月10日期间,在科内开展降低眼科住院患者眼药漏点率的品管圈活动,通过活动找到漏点眼药的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分别在活动前、中、后各选取220人次进行数据收集,对比有无改善。结果:眼药漏点率由改善前5%降至改善中3.6%和改善后1.8%,1小时内眼药完成率由改善前的90%提高至改善中的92.7%和改善后96.4%。三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的开展,能增强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次活动有效降低住院患者眼药漏点率。
- 祝维宋小玲
- 关键词:品管圈眼药住院患者
-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部玻璃体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护理分析
- 2019年
- 目的:研究分析在恶性青光眼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部玻璃体术治疗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部玻璃体术的恶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为9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眼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62%,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8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的眼压以及视力水平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恶性青光眼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部玻璃体术治疗前期间,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 祝维
- 关键词:恶性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综合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