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永革

作品数:19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青海省地质勘查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地质
  • 10篇矿床
  • 7篇地质特征
  • 7篇找矿
  • 6篇成矿
  • 4篇矿床成因
  • 3篇多金属
  • 3篇多金属矿
  • 3篇旋回
  • 3篇找矿方向
  • 3篇纳日贡玛
  • 3篇金矿
  • 3篇金属矿
  • 3篇矿床类型
  • 3篇北缘
  • 3篇柴北缘
  • 3篇成矿规律
  • 3篇成矿旋回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机构

  • 18篇青海省地质调...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黄金集团...
  • 1篇青海省第三地...

作者

  • 18篇田永革
  • 5篇喇品贤
  • 4篇余福承
  • 4篇薛万文
  • 4篇雷晓清
  • 4篇韩晓龙
  • 3篇王进寿
  • 3篇李杰
  • 2篇王富春
  • 2篇陈秉芳
  • 2篇安永尉
  • 1篇李五福
  • 1篇郝金华
  • 1篇陈博
  • 1篇全守村
  • 1篇尚小刚
  • 1篇陈建平
  • 1篇田成秀
  • 1篇王树林
  • 1篇董庆吉

传媒

  • 3篇青海大学学报...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地质与资源
  • 2篇世界有色金属
  • 2篇矿产勘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矿床地质
  • 1篇西北地质
  • 1篇高原地震
  • 1篇地质通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2
  • 1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拉陵高里河上游地区铁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被引量:3
2018年
拉陵高里河上游地区位于东昆仑伯喀里克—香日德印支期金、铅、锌、铜成矿带西段。研究认为,矿区成矿类型分别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和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时代为印支早期。矿区中已发现的金矿带在地表或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空间,铁矿地表已初具规模,深部已有成矿事实。故下一步工作应针对含矿构造破碎带,采用探矿工程与化探工作相结合等手段开展矿区地表及深部找矿工作,寻找金矿体;而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应与物探相结合,加大深部勘查力度,扩大铁矿资源量,综合评价区内矿产资源,争取该矿区找矿的更大突破。
付彦文张志青张志青田永革田成秀李得顺
关键词:东昆仑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青海省杂多县纳日贡玛铜钼矿详查报告
王富春崔源发田永革王贵仁何维基温得银黎升斌
该项目采用因地制宜的找矿思路、技术方法与工作部署,克服了矿区各种不利因素(海拔高、碎石流覆盖大,冻土发育等),项目承担人员充分收集了该区已有的地质、物化探、矿产综合资料并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在斑岩型矿床成矿理论的指导下,...
关键词:
关键词:成矿理论
青海省柴北缘成矿带矿床成矿系列被引量:8
2022年
青海省柴北缘成矿带成矿条件优越,是仅次于东昆仑成矿带的国家重要矿产资源接续地。成矿带内金、铅、锌、煤、石棉、石灰岩、硼等重要矿种主要分布于滩间山岩浆弧(Ⅳ24-2锡铁山—布果特山Pb-Zn-Au-Cu-Mn-煤-盐类成矿亚带)、欧龙布鲁克地块(Ⅳ24-3大煤沟煤-U-黏土成矿亚带)和柴北缘蛇绿混杂岩带(Ⅳ24-5绿梁山—阿尔茨托山Pb-Zn-Au-Mn-Cr-Fe-W-稀有金属-金红石-石灰岩-黏土成矿亚带)。矿产资源在空间展布上表现出滩间山岩浆弧产出以岩浆热液型青龙沟式金矿床和海相火山岩型锡铁山式铅锌(银)矿床为代表,而柴北缘蛇绿混杂岩带则赋存与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接触交代型多金属矿床为主的特点。伴随着前南华纪(2.50~0.78 Ga)结晶基底形成、南华纪—泥盆纪(780.0~359.6 Ma)大陆裂解-碰撞造山、石炭纪—三叠纪(359.6~199.6 Ma)古特提斯洋演化、侏罗纪—白垩纪(199.6~65.5 Ma)陆内演化和新生代(65.5~0 Ma)高原隆升的成矿地质构造环境演化,形成以海相火山岩型铅、锌、锰,岩浆型铬,受变质型石英岩等为主的内生矿床,以生物化学沉积型煤、化学沉积型石灰岩、蒸发沉积型盐湖等为主的外生矿床。研究区53个矿种的成因类型主要属于岩浆作用矿床与沉积作用矿床,成矿期以早古生代和中生代为主,次为晚古生代和第四纪。以柴北缘地区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时空特点为基础,依据成矿系列理论,共厘定出柴北缘成矿带矿床成矿系列组15个、矿床成矿系列20个、矿床成矿亚系列16个、矿床式23个。在讨论早古生代和早中生代重大构造活动与关键成矿事件的关系基础上,从区域地质演化角度探讨了构造对成矿的约束,认为构造环境控制矿床类型、矿种和成矿强度。
王进寿潘彤李鹏田永革安永蔚余福承雷晓清
关键词:成矿系列构造环境矿床类型成矿旋回
青海省成矿规律与百年勘查成果及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建议--《中国矿产地质志·青海卷》研编被引量:1
2025年
青海省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蕴藏地之一。通过《中国矿产地质志·青海卷》、矿产地质图和成矿规律图研编,总结了青海省百年勘查成果,共发现矿产种类有137种,发现各类矿产地2587处。研编成果在点上有了新类型、新矿种发现;确立柴达木盆地北缘稀有金属找矿靶区;实现了柴达木盆地盐类理论创新与找矿突破。成矿在空间上涉及5个成矿省、16个成矿带;经历了前南华纪、南华纪-泥盆纪、石炭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第四纪五个时段的演化。青海省成矿作用多样、矿种复杂,厘定矿床成矿系列48个,亚系列114个。依据以上,研判了青海省矿产资源潜力和找矿前景,提出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建议,提出柴达木盆地聚焦盐湖增产保供、柴达木盆地周缘突出战略性矿产找矿、共和盆地、贵德盆地实现清洁能源找矿新发现,并梳理了影响找矿取得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
潘彤王福德薛万文田永革何书跃李五福王雷路超雷晓清
关键词:成矿规律找矿突破
都兰县杨树沟金矿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2012年
通过对杨树沟金矿地质背景、矿体分布、产出特征及围岩蚀变综合分析,总结出找矿标志,并且初步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破碎蚀变岩型,为该矿区地质找矿工作奠定了基础。
王存田永革黄银宝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
青海省纳日贡玛斑岩钼铜矿床成矿花岗斑岩锆石LA-ICP-MSU-Pb定年及地质意义被引量:7
2012年
对青海省纳日贡玛斑岩钼铜矿床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研究,结果表明,纳日贡玛矿区2个黑云母花岗斑岩样品的锆石206Pb/238U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3.4±0.4)Ma和(42.9±0.3)Ma,锆石形态、结晶振荡环带结构及元素含量均显示出岩浆成因特点;因此,锆石U-Pb年龄可代表斑岩的岩浆结晶年龄,纳日贡玛含矿斑岩岩浆的侵位年代可精确地限定于新生代喜马拉雅期,相当于中始新世。1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40.8±0.4)Ma,结合前人的辉钼矿测试结果,认为在纳日贡玛岩浆活动约2.6 Ma后,岩浆热液成矿流体开始产生成矿作用。三江走滑断裂构造系统控制斑岩矿床的分布,青海三江北段斑岩钼铜矿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郝金华陈建平董庆吉田永革李玉龙陈冬
关键词:斑岩矿床纳日贡玛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钠木钦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被引量:2
2019年
钠木钦金多金属矿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区域成矿以铜、金、铁矿为主.研究认为,钠木钦铜矿体受中二叠世下拉组地层与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接触带——夕卡岩控制,而金矿体则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铜矿成矿类型为夕卡岩型,金矿成矿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矿区Ⅰ、Ⅱ、Ⅲ号矿体的深部及Ⅱ号铜矿体的西部还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对矿区矿床特征的研究发现,钠木钦矿与区域上的尕尔穷等矿床具有较为相似的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薛万文薛万文韩晓龙田永革李杰
关键词: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青海天重峡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被引量:2
2017年
在详细分析拉脊山地区天重峡金矿床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赋矿玄武岩进行了研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为低钾钙碱性岩石,稀土元素Eu具弱负异常特征,微量元素中Ba、Sr、Th、Ta、Ti相对贫化,Rb、K、Ce、Hf则相对富集。硫化物δ34S变化范围为4.49‰~5.8‰,均值为5.14‰,显示深源硫的特征。综合研究认为,天重峡金矿床为与岩浆期后热液作用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李杰李杰田永革田永革王国良
关键词:地球化学矿床成因
青海省都兰县鲁木切西地区找矿模型及找矿前景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对青海省都兰县鲁木切西地区成矿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在系统收集分析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研究,对该区的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了两个成矿远景区,并建立了各自的找矿模型。研究结果认为:该区成矿条件优越,成矿种类主要为Cu,Ag,Pb,Zn,找矿类型为中低温热液脉型银多金属矿、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构造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等,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较为可靠的地质依据。
田永革韩晓龙喇品贤陈秉芳
关键词:地质特征找矿模型
青海“三稀”矿床成矿系列、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被引量:3
2023年
青海“三稀”矿以稀有金属矿产和伴生稀散元素矿产为主,稀土矿床分布于拉脊山成矿带和柴北缘成矿带,类型仅有岩浆型(轻稀土)和岩浆热液型(轻稀土),成矿于早古生代奥陶纪和志留纪,成矿环境研究程度较低。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出露于西秦岭成矿带和柴达木成矿带,类型可分为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岩浆型(铌、钽)、伟晶岩型(锂、铍、铌、钽)、岩浆热液型(铌、钽);与沉积作用有关的蒸发沉积型(锂)和化学沉积型(锶),岩浆作用矿床成矿高峰期为中生代三叠纪,成矿于古特提斯演化后碰撞环境,沉积作用矿床成矿爆发期为新生代新近纪和第四纪,与青藏高原强烈抬升所致的断陷成盆及干旱气候有关;稀散元素矿床均为有色金属矿床的伴生矿,广泛分布于北祁连成矿带、柴北缘成矿带、东昆仑成矿带、西秦岭成矿带和阿尼玛卿成矿带,矿种多样,已知成矿元素有Ga、Ge、Cd、In、Se、Te等,矿床类型丰富,主要包括海相火山岩型、接触交代型和陆相火山岩型,成矿时代相对集中于早古生代奥陶纪、晚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可能形成于原特提斯演化弧后盆地、岩浆弧环境。依据矿床时空分布特征、成矿作用及成矿地质背景,将青海“三稀”矿产划分为10个矿床成矿系列、18个矿床成矿亚系列、20个矿床式。基于“三稀”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区域成矿条件、已知矿化信息和研究程度分析,提出了成矿区带不同类型“三稀”矿产找矿远景,认为西秦岭成矿带、柴北缘成矿带和东昆仑成矿带为伟晶岩型锂、铍、铌、钽、铷稀有金属找矿远景区,柴达木成矿带为蒸发沉积型和化学沉积型锂、锶、铷矿找矿远景区;对于研究程度较弱的稀散元素矿,除在已知的矿集区着力稀散元素赋存状态、超常富集研究和资源量核算之外,东昆仑成矿带牛苦头—野马泉矽卡岩型有色金�
王进寿潘彤薛万文安永尉李善平田永革雷晓清余福承王树林
关键词:矿床类型成矿系列成矿规律找矿方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