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福承

作品数:39 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地质勘查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7篇地质
  • 9篇地球化
  • 9篇地球化学
  • 8篇东昆仑
  • 8篇矿床
  • 8篇成矿
  • 7篇找矿
  • 7篇北缘
  • 6篇地质意义
  • 5篇锆石
  • 5篇伟晶岩
  • 5篇柴北缘
  • 4篇地质特征
  • 4篇岩石
  • 4篇岩石地球
  • 4篇岩石地球化学
  • 4篇石地
  • 4篇同位素
  • 3篇地球化学特征
  • 3篇多金属

机构

  • 37篇青海省地质调...
  • 6篇青海师范大学
  • 3篇长安大学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青海省第二地...

作者

  • 37篇余福承
  • 12篇韩杰
  • 11篇李积清
  • 10篇王泰山
  • 9篇林艳海
  • 8篇李善平
  • 8篇徐贝贝
  • 6篇张鑫利
  • 5篇王进寿
  • 5篇薛万文
  • 5篇金婷婷
  • 5篇王明
  • 4篇任华
  • 4篇田永革
  • 4篇王秉璋
  • 4篇杨雪松
  • 3篇李五福
  • 3篇张金明
  • 3篇雷晓清
  • 3篇何皎

传媒

  • 7篇矿物岩石
  • 4篇矿产勘查
  • 2篇现代地质
  • 2篇中国锰业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矿床地质
  • 2篇新疆地质
  • 1篇地球学报
  • 1篇稀土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球
  • 1篇岩石学报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中国矿山工程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10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昆仑扎玛休玛地区含矿花岗闪长斑岩LA-ICP-MS锆石定年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东昆仑东段扎玛休玛地区中—酸性岩浆活动较为发育,但受其交通限制,研究程度较低,特别是与铜铅锌多金属矿化有关的花岗闪长斑岩前人鲜有研究。本次针对扎玛休玛地区的含矿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研究,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明确了扎玛休玛地区含矿花岗闪长斑岩侵位年龄为229.5±1.3 Ma,属于晚三叠世。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含矿花岗闪长斑岩w(SiO_(2))含量在67.22%-70.21%之间,w(Al_(2)O_(3))为13.51%-15.28%,w(K_(2)O)为3.48%-4.27%,全碱含量w(K_(2)O+Na_(2)O)为5.98%-7.41%,w(K_(2)O/Na_(2)O)=1.20-1.52,显示富钾贫钠特点,里特曼指数σ值为1.33-2.23,在w(SiO_(2))-w(K_(2)O)关系图上落入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值为1.02-1.14,平均1.07,属过铝质岩石;ΣREE=147.42-202.29×10^(-6),LREE/HREE=11.15-15.29,(La/Yb)_(N)=13.42-20.11,具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曲线,δEu介于0.34-0.43,显示负异常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Th等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P,Ti相对亏损特征,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特征;结合构造背景判别图解及区域构造背景,认为花岗闪长斑岩为晚三叠世形成后碰撞构造阶段的火山弧花岗岩。
林艳海李积清王明李青余福承何皎韩杰
关键词: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晚三叠世东昆仑
东昆仑地区驼路沟钴(金)矿床硅质钠长岩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东昆仑驼路沟钴(金)矿床是青海省发现的首个独立大型喷流沉积型矿床,说明容矿围岩为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矿区短沟矿段YM1坑口的硅质钠长岩进行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区内钠长岩的形成年龄为(457.3±4.6)Ma,佐证了该矿区喷流作用成岩与成矿的同时性;另外获得9.20~1.10 Ga和2.40~2.50 Ga的2个年龄集中区,说明了研究区基底演化和源区物质的复杂性。Hf同位素显示为两个集中区,其中年龄峰值422~459 Ma的锆石获得εHf(t)值为-0.61~12.72,表明锆石母岩主要为新生的地壳物质,指示硅质钠长岩的形成与海底火山喷发作用密切相关;另外0.85~1.10 Ga的锆石εHf(t)值为-15.09~-0.07,其锆石母岩中主要为再造的古老地壳,表明该区基底源区物质的复杂性。通过区域对比分析,认为驼路沟矿区含矿火山-沉积岩系形成时代与钠长岩年龄、成矿年龄非常接近,喷流沉积时代应为晚奥陶世。
余福承陈静黄广文杨雪松丛殿阁邱炜
关键词:钠长岩U-PB定年HF同位素
东昆仑开木棋河东花岗闪长岩及其暗色微粒包体成因:来自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证据被引量:3
2021年
本次研究以东昆仑西段开木棋河东地区的花岗闪长岩及其闪长质微粒包体为研究对象,开展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究其成因机制和构造背景。岩石学研究发现,花岗闪长岩与微粒包体具有相似的矿物组成,但微粒包体发育石英和长石斑晶,具有明显的岩浆混合印记。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揭示,花岗闪长岩的结晶年龄为240.1±1.5 Ma,属中三叠世早期。暗色微粒包体w(SiO_(2))54.89%-56.08%,平均55.66%,MgO相对较低;寄主花岗闪长岩与暗色包体LaN/YbN分别为6.77-13.41和5.01-7.79,δEu均<1或接近1;二者均富集为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不相容元素U,Th;寄主花岗闪长岩Nb/Ta均值为10.98,与地壳Nb/Ta平均值相近,Sr均值为334×10^(-6),Yb均值为1.63×10^(-6),表现为低Sr低Yb型,推测寄主花岗闪长岩起源于含角闪石—石榴石—辉石的高压麻粒岩熔融。暗色微粒包体Nb/Ta值为13.87-16.19,均值为14.8,Rb/Sr值为0.22-0.34,具有壳幔混源特征。综合区域地质资料,本次研究认为开木棋河东地区含暗色微粒包体的花岗闪长岩形成于俯冲—碰撞转换阶段,即中三叠世早期阿尼玛卿古特提斯洋俯冲闭合和巴颜喀拉与昆仑陆块发生碰撞的构造转换阶段。
付彦文张金明薛万文王涛康继祖余福承
关键词:锆石U-PB
一种在荒漠地区地质专用采样锤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在荒漠地区地质专用采样锤,包括主手柄,所述主手柄的外表面套装有防滑套,所述主手柄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角度调节盘,所述角度调节盘的中部可拆卸连接有锤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在荒漠地区地质专用采样锤,设有锤头、...
林艳海余福承逯永卓陈晨张鑫立李积清王泰山韩杰李玉龙徐贝贝
青海省柴北缘成矿带矿床成矿系列被引量:8
2022年
青海省柴北缘成矿带成矿条件优越,是仅次于东昆仑成矿带的国家重要矿产资源接续地。成矿带内金、铅、锌、煤、石棉、石灰岩、硼等重要矿种主要分布于滩间山岩浆弧(Ⅳ24-2锡铁山—布果特山Pb-Zn-Au-Cu-Mn-煤-盐类成矿亚带)、欧龙布鲁克地块(Ⅳ24-3大煤沟煤-U-黏土成矿亚带)和柴北缘蛇绿混杂岩带(Ⅳ24-5绿梁山—阿尔茨托山Pb-Zn-Au-Mn-Cr-Fe-W-稀有金属-金红石-石灰岩-黏土成矿亚带)。矿产资源在空间展布上表现出滩间山岩浆弧产出以岩浆热液型青龙沟式金矿床和海相火山岩型锡铁山式铅锌(银)矿床为代表,而柴北缘蛇绿混杂岩带则赋存与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接触交代型多金属矿床为主的特点。伴随着前南华纪(2.50~0.78 Ga)结晶基底形成、南华纪—泥盆纪(780.0~359.6 Ma)大陆裂解-碰撞造山、石炭纪—三叠纪(359.6~199.6 Ma)古特提斯洋演化、侏罗纪—白垩纪(199.6~65.5 Ma)陆内演化和新生代(65.5~0 Ma)高原隆升的成矿地质构造环境演化,形成以海相火山岩型铅、锌、锰,岩浆型铬,受变质型石英岩等为主的内生矿床,以生物化学沉积型煤、化学沉积型石灰岩、蒸发沉积型盐湖等为主的外生矿床。研究区53个矿种的成因类型主要属于岩浆作用矿床与沉积作用矿床,成矿期以早古生代和中生代为主,次为晚古生代和第四纪。以柴北缘地区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时空特点为基础,依据成矿系列理论,共厘定出柴北缘成矿带矿床成矿系列组15个、矿床成矿系列20个、矿床成矿亚系列16个、矿床式23个。在讨论早古生代和早中生代重大构造活动与关键成矿事件的关系基础上,从区域地质演化角度探讨了构造对成矿的约束,认为构造环境控制矿床类型、矿种和成矿强度。
王进寿潘彤李鹏田永革安永蔚余福承雷晓清
关键词:成矿系列构造环境矿床类型成矿旋回
柴达木盆地北缘锲墨格山含绿柱石花岗伟晶岩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14
2021年
宗务隆构造带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的锂铍成矿带,锲墨格山地区隶属宗务隆构造带东段。本次通过对宗务隆构造带锲墨格山地区含绿柱石花岗伟晶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含绿柱石花岗伟晶岩脉以高硅、钙碱质和高分异以及低铁、镁、钙和钛为特征,属强过铝质花岗伟晶岩。微量元素特征上,样品明显富集Rb、Nb、Ta等元素,而亏损Zr、Hf、Th、Ce、Y、Yb等元素;且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具轻稀土元素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Ce呈负异常,Eu为正异常特征,显示出岩浆演化晚期高度分异特性。锆石U-Pb年龄显示,绿柱石花岗伟晶岩锆石结晶年龄为229.5±1.3 Ma。综合研究显示,花岗伟晶岩主要形成于中‒晚三叠世,是宗务隆地区构造体制由挤压转换为伸展背景下,造山过程处于相对稳定阶段的产物。
李善平潘彤王秉璋严兴鹏任华余福承邱炜王建军唐健王进寿金婷婷
关键词:构造环境
秦祁昆造山带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岩矿光谱特征及找矿应用
2025年
本文在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西昆仑大红柳滩及阿尔金3个地区系统采集了花岗伟晶岩样品,利用ASD光谱仪分别测量伟晶岩单矿物、岩石样品、岩石粉末样及围岩的光谱信息,分析了粉末样品Li含量。引入竞争性自适应加权重采样法(CARS)共选出107个锂含量敏感波段,基于敏感波段建立三维波段光谱指数(TBI),其中在1248 nm、1387 nm及1402 nm 3波段建立的TBI5指数与锂含量相关性系数达到0.66。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随机森林(RF)和极限学习机(ELM)3种方法建立伟晶岩锂含量反演模型,基于107个敏感波段和TBI指数的RF法锂含量反演方法,实测光谱验证精度最高(R2=0.89),为利用伟晶岩的光谱信息寻找锂矿提供了新的思路。
周斌周斌高景刚余福承梁婷余福承李积清张莉
关键词:花岗伟晶岩光谱特征
一种地质矿产勘查用可折叠式地质锤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质矿产勘查用可折叠式地质锤,包括握把、锤头和折叠机构,所述握把的内壁设置有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锤头,折叠机构包括锤杆,所述锤杆顶部开设有活动槽二,所述活动槽二...
余福承林艳海王泰山
青海昆仑河地区含钠闪石硅质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青海昆仑河地区温泉沟脑多金属矿位于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中,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矿点。在考察该矿区过程中,首次在含矿硅质岩中发现了闪石类矿物,且与褐铁矿化或赤铁矿化关系密切。矿区内硅质岩表现出明显的条带状、纹层状构造,并具有典型的热水沉积岩组合--层状硅质岩和重晶石岩组合。硅质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5件样品Fe/Ti均大于20,Al/(Al+Fe+Mn)均小于0.35,稀土元素表现出总量低以及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水平或向左倾斜,为典型的热水沉积产物。硅质岩Ce负异常不明显(平均0.90),Lan/Ybn值介于0.31~1.66之间,平均值为1.02,均与大陆边缘地区的范围接近,说明温泉沟脑矿区硅质岩形环境靠近大陆边缘。角闪石矿物学及成分分析表明,氧化物平均含量w(Al2O3)=0.574%,w(FeOT)=25.67%,相应的AlⅣ=0.011,Fe3+=2.067。根据NaB>1.50,(Mg+Fe2++Mn2+)>2.50,以及(Na+K)A<0.50,Mg/(Fe2++Mg)<0.50,AlⅣ
陈静余福承韩杰陈健金婷婷
关键词:钠闪石
青海省柴北缘成矿带区域成矿规律综述被引量:5
2022年
柴北缘成矿带是青海省仅次于东昆仑成矿单元的矿产资源战略性勘查接续地,文章以2014年开展的“中国矿产地质志·青海卷”项目为依托,基于全国Ⅲ级成矿区带的划分,结合柴北缘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特点分析,提出了柴北缘成矿带5个Ⅳ级成矿亚带和5个Ⅴ级成矿区的划定方案;重点概述了金、铅、锌、煤、石棉、石灰岩、硼等重要矿种的主要矿床类型及成矿特征,并总结了时空分布规律,认为柴北缘重要矿种主要属于岩浆作用矿床与沉积作用矿床,主要成矿期为早古生代和中生代,次为晚古生代和第四纪。同时,通过矿产地质志的编撰,从区域地质演化的角度探讨了构造对成矿的约束,认为不同的构造环境控制不同的矿床类型和不同矿种的矿床,其中,滩间山岩浆弧产出以岩浆热液型青龙沟式金矿床和海相火山岩型锡铁山式铅锌矿床为代表,而柴北缘蛇绿混杂带则产出与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接触交代型多金属矿为特点;另外提出了柴北缘金矿迥异于典型造山型金矿的新认识,厘清该地区金成矿作用的构造环境、成矿期次及华力西期酸性岩浆含矿性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并且从地球化学元素组合的角度研究发现,柴北缘地区金矿大多处于中浅剥蚀程度,深部空间找矿潜力较大。
王进寿潘彤薛万文李鹏安永尉田永革雷晓清余福承
关键词:矿床类型成矿区带成矿规律成矿旋回柴北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