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
-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庆龙南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菌体液分离病原菌菌种构成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迁
- 2024年
- 目的了解2017—2023年本院无菌体液标本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为本地区医疗机构经验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及时依据。方法选取2017—2023年本院无菌体液标本,排除同一患者重复株,使用WHONET 5.6软件对药物敏感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菌株671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927株,革兰阳性球菌2530株,真菌145株,厌氧菌59株。分离病原菌前五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目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稳定,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升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平均为1.2%和12.8%。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且有降低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且稳定。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2%和71.4%,两者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稳定,MRSA的检出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保持高度活性,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稳定。结论2017—2023年本院无菌体液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及时监测病原菌种类、分布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可有效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 吕宏培王远刘丽萍王优良曹明月
- 关键词:无菌体液病原菌耐药性
- AFP、CEA、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AFP、CEA、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底的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与健康体检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记录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AFP、CEA、CA199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最高,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肿瘤标记物结果分别为PAFP=0.000、PCEA=0.005、PCA-199=0.000;差异显著,均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FP、CEA、CA-199三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在原发性小肝癌的诊断中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王远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肿瘤标记物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在肝癌介入术后评估中的应用探讨
- 2013年
- 目的讨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在肝癌介入术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行肝癌肝动脉血管栓塞术(TACE)患者的术前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情况进行检测,并对富血供和乏血供组的情况进行检测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135.49±59.34)pg/ml,对照组(65.34±34.29)pg/ml,两组相比(t=2.666,P=0.022),差异显著,观察组治疗前(90.45±36.98)pg/ml,治疗后(135.49±59.34)pg/ml,治疗前后相比(t=3.608,P=0.035),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在肿瘤内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肿瘤的复发、转移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王远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癌肝动脉栓塞术新生血管
- 肿瘤标记物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年内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记物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记录差异显著性。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标记物对比CA19-9(t=2.368,P=0.001)、CYFRA21-1(t=2.528,P=0.000)、VEGF(t=3.536,P=0.0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与腺癌比较CA19-9(t=-1.259,P=0.005)、CYFRA21-1(t=1.285,P=0.03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9-9、CYFRA21-1、VEGF能够作为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血清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远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记物
- 血清TSGF、SCC联合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鳞状细胞癌(SCC)联合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202例患者(宫颈癌组),均经病理确诊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期住院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130例(CIN组),均经宫颈锥形切除或子宫切除手术病理确诊。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SCC检测采用Abbott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Axsym)的微粒子酶免疫(MEIA)分析技术,试剂盒由上海透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TSGF检测试剂盒由德国SIEMENS公司提供,检测仪器为美国产的DENLEYDRAGON酶标仪,TSGF≥64U/mL定为阳性,TSGF<64U/mL定为阴性。结果宫颈癌组血清SCC、TSGF水平明显高于CIN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血清SCC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IN组TSGF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的诊断中,血清SCC、TSGF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检测指标。通过两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改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宫颈癌的大规模筛查和住院患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 潘飒王慧王远吴静影
- 关键词:血清宫颈癌
- 血清微小RNA-21、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研究血清微小RNA-21(miRNA-21)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大庆龙南医院所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2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组,再选择相同时间段内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进行相应检查,对血清miRNA-21、主要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以及病理类型与标志物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miRNA-21(2.15±0.9)、CEA(34.1±4.9)ng/mL、NSE(27.1±2.2)ng/mL、CYFRA21-1(12.1±1.2)ng/mL,均高于对照组( t=6.524、27.392、23.339、27.685,均 P=0.000);腺癌患者血清微小RNA-21(1.88±1.14)、CEA(30.1±19.9)ng/mL、细胞角蛋白(12.8±5.2)ng/mL,均低于鳞癌患者,NSE[(26.1±3.2)ng/mL]水平高于鳞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158、1.192、0.423、1.913, P=0.260、0.247、0.677、0.070);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iRNA-21(2.58±0.96)、CEA(38.1±17.9)ng/mL、CYFRA21-1(16.8±6.2)ng/mL、NSE(26.9±10.2)ng/mL,均高于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但仅CYFRA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它三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78、0.574、2.114、1.015, P=0.155、0.573、0.047、0.322)。 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血清miRNA-21与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的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这对于患者的诊治与预后评估等十分关键,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首选诊断方式。
- 潘飒王慧王远魏佳刘娜
- 关键词:微小RNA-21细胞角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