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佳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大庆龙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大庆市科技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阴道
  • 2篇病原体
  • 1篇蛋白
  • 1篇心病
  • 1篇血常规
  • 1篇血常规检验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标本
  • 1篇血液标本采集
  • 1篇血脂
  • 1篇血脂检测
  • 1篇阴道病
  • 1篇阴道炎
  • 1篇原体
  • 1篇运动疗法
  • 1篇早期非小细胞...
  • 1篇脂蛋白
  • 1篇脂蛋白A
  • 1篇乳腺

机构

  • 8篇大庆龙南医院

作者

  • 8篇魏佳
  • 2篇潘飒
  • 2篇任云会
  • 2篇吕宏培
  • 2篇王优良
  • 1篇王远
  • 1篇张璐
  • 1篇王慧
  • 1篇刘娜
  • 1篇毛庆琳
  • 1篇车瑛琦

传媒

  • 2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外医疗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血液标本采集及送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标本采集的部位、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 500份接受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等检查的血标本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2 500份标本中在输液同侧抽血对生化检验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钾、氯等指标明显下降,而钠、尿酸等指标则明显上升(P<0.05)。标本的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有影响,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葡萄糖等在1 h后送检,其均值明显低于规范送检均值,而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则明显高于规范送检均值(P<0.05)。结论标本采集的部位以及送检时间对血液标本生化检验均有影响,所以血液标本采集必须按照要求严格进行操作。
魏佳潘飒吕宏培王优良
关键词:血液标本送检时间采血部位生化检验
五联检验在阴道炎病原体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五联检验在阴道炎病原体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行阴道分泌物检查的19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行阴道炎五联检测与常规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白带异常检出率及阴道炎检出率。结果五联检验法的白带异常检出率为61.26%,显著高于常规检验的47.64%(P<0.05)。五联检验的阴道炎检出率为81.68%,显著高于常规检验的67.02%(P<0.05)。结论对阴道炎患者行阴道炎五联检测,能够提高检出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魏佳任云会
关键词:阴道炎病原体
女性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及细菌性阴道病(BV)与清洁度和年龄的关系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究女性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及细菌性阴道病(BV)与清洁度和年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200例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女性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细菌性阴道病及阴道清洁度检测,分析其年龄分布情况。结果:200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的BV检测呈现阳性,检出阳性率为13%;26例BV患者中阴道清洁度Ⅰ~Ⅱ度的患者有7例,占比为26.92%,阴道清洁度为Ⅲ~Ⅳ度的患者有19例,占比为73.08%。26例患者中患者的年龄为30~50岁有21例,占比为80.77%,其他年龄段有5例,占比为19.23%。结论:细菌性阴道病(BV)在女性生殖道病原体感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而BV与患者的阴道清洁度及年龄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建议将BV检测列入妇科的普查项目中。
魏佳王优良吕宏培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清洁度年龄
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9年6月-2020年4月收治的患有细菌感染的儿童患儿10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参与研究的患儿均被确诊患有细菌性感染。对患儿进行血常规检验与全血CRP检验。通过血常规检测结果诊断患儿病情。其后在通过血常规与全血CRP的检测结果诊断患儿病情。统计两种检验方法的总检出率、CRP情况及不同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全血CRP联合检验血常规检验的总检出率为96.12%,显著高于血常规检验组的总检出率8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2,P=0.001)。全血CRP检验组织的CRP表达为(38.27±7.62)mg/L,高于血常规检验组的(11.23±1.22)mg/L。CRP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61,P=0.001)。全血CRP联合检验组的准确率为96.12%,显著高于血常规组的8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2,P=0.001)。结论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显著的价值,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魏佳
关键词:血常规
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2018年
目的研究在冠心病诊断中采取脂蛋白a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数据研究研究对象为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收入以及诊断的5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收入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观察验证实验组和参照组体检人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结果实验组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参照组数据比较,统计学展示研究意义(P<0.05)。随着冠心病患者发病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的不断增加,呈现出越明显的差异。结论将脂蛋白a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应用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显著作用。
魏佳
关键词: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于该院就诊并确诊为2型糖尿病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命名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来该院体检中心进行常规体检的106名健康者为观察对象,并命名为对照组,检查每组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各指标水平,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比较分析研究组治疗前后血糖和血脂各指标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FPG(9.78±2.68)mmol/L,2 hPG(14.45±3.57)mmol/L,HbA1c(9.56±2.04)%,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TC(5.86±1.54)mmol/L,TG(2.91±1.64)mmol/L,LDL-C(3.67±1.13)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HDL-C(1.13±0.69)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治疗后的TC(5.19±2.67)mmol/L,TG(2.32±1.84)mmol/L,LDL-C(3.15±2.06)mmol/L,FPG(7.86±4.15)mmol/L,2 hPG(11.69±6.13)mmol/L,HbA1c(6.12±1.91)%,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HDL-C(1.47±0.78)mmol/L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相关生化指标是检测2型糖尿病优秀指标,在2型糖尿病的诊断及预测未来风险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魏佳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血脂2型糖尿病
运动疗法对乳腺癌患者身体状况及外周血DKK1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乳腺癌患者身体状况及外周血DKK1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2016年12月共84例乳腺癌根治术联合放(化)疗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运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治疗12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人体成分、生存质量、血清DKK1水平等指标。结果经过12周治疗,对照组人体成分相关指标、DKK1水平、SF-36得分等方面无明显改变,运动组在腰围、平均臂围、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及DKK1水平等方面均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得分由(69.35±5.46)分升高到(82.42±6.33)分,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33,P<0.05)。结论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人体成分及生存质量,并能降低其DKK1水平。
任云会由婷魏佳毛庆琳车瑛琦李亮张璐
关键词:运动疗法乳腺癌身体状况DKK1
血清微小RNA-21、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研究血清微小RNA-21(miRNA-21)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大庆龙南医院所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2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组,再选择相同时间段内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进行相应检查,对血清miRNA-21、主要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以及病理类型与标志物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miRNA-21(2.15±0.9)、CEA(34.1±4.9)ng/mL、NSE(27.1±2.2)ng/mL、CYFRA21-1(12.1±1.2)ng/mL,均高于对照组( t=6.524、27.392、23.339、27.685,均 P=0.000);腺癌患者血清微小RNA-21(1.88±1.14)、CEA(30.1±19.9)ng/mL、细胞角蛋白(12.8±5.2)ng/mL,均低于鳞癌患者,NSE[(26.1±3.2)ng/mL]水平高于鳞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158、1.192、0.423、1.913, P=0.260、0.247、0.677、0.070);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iRNA-21(2.58±0.96)、CEA(38.1±17.9)ng/mL、CYFRA21-1(16.8±6.2)ng/mL、NSE(26.9±10.2)ng/mL,均高于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但仅CYFRA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它三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78、0.574、2.114、1.015, P=0.155、0.573、0.047、0.322)。 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血清miRNA-21与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的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这对于患者的诊治与预后评估等十分关键,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首选诊断方式。
潘飒王慧王远魏佳刘娜
关键词:微小RNA-21细胞角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