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乃金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囊实性胆管内生长型肝内胆管细胞癌MRI及PET/CT显像1例
- 2025年
- 患者男,57岁,因"腹痛1周"入院,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夜间加重,伴腹胀,排便不畅(1次/2 d)。入院后查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167.15(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下同;0~35.00)kU/L,CA125203.49(0.01~30.00)kU/L。行腹部MRI(图1)示肝左外叶囊实性占位,肿瘤性病变可能大。全身PET/CT(图2)示肝左外叶恶性肿瘤,胆管来源可能大。后行腹腔镜下左肝部分切除术+大网膜活组织检查术+肠粘连松解术。
- 贾晓霞葛璟洁周章武乃金管一晖
- 关键词:肠粘连松解术肝内胆管细胞癌肿瘤性病变PET/CT显像实性占位
- 混合痔术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例
- 2025年
- 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因“反复便血5 d”于2020年3月8日入院。专科查体:肛周皮下静脉曲张,肿物脱出,镜检:内痔黏膜充血隆起明显,局部糜烂、渗血。术前阳性检查:白细胞10.66×109/L,红细胞压积19.8%,血红蛋白64 g/L,红细胞计数2.09×1012/L,术前诊断:环状混合痔;中度贫血。既往史:有长期头痛病史,既往CT提示脑供血不足,未规范监测及治疗。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绝对禁忌,于2020年3月11日患者在腰麻下行环状混合痔切除术。术后第1天夜间查房,患者未诉头晕、头痛、视觉异常,但有言语表达不清,口舌轻微歪斜等异常表现,床旁查体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及右侧肢体肌力4级,急查血红蛋白52 g/L,急诊颅脑CTA提示“右大脑中动脉M1段及其远端未见显示,考虑闭塞”。见图1。神经内科急会诊后转科治疗,予以补液,纠正贫血,抗感染,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等治疗,术后第7天,行全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显示“右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远端未见显影,同侧大脑前动脉经软脑膜支动脉向同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部分代偿性供血,双侧颈内动脉粥样硬化”,颅脑MRI“左侧脑室体旁新近脑梗死,脑白质异常信号(Fazekas 1级)”,见图2。颅脑CT“左侧脑室体旁梗死灶,左侧脑室旁及基底节区脑灌注不足”,经神经内科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杜忠群杨进邓台燕王万里曾国剑武乃金
- 关键词:大脑前动脉环状混合痔视觉异常言语表达
- 经肛门直肠、乙状结肠异物取出1例
- 2016年
- 探讨直肠、乙状结肠异物的处理方法。方法:就1例直肠、乙状结肠异物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病史对诊断直肠、乙状结肠异物具有重要作用,确诊后及时给予肛门直肠异物取出术是治疗关键。术后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可促进患者康复。
- 武乃金王万里邓台燕全大祥
- 关键词:肛门直肠乙状结肠
- TST联合小切口外剥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研究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联合小切口外剥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TST联合小切口外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外剥内扎术联合直肠黏膜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对比2组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6h、术后1d及第一次排便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外剥内扎点位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在住院时间、术后7d疼痛评分、复发率、满意度、术后出血、尿潴留、肛缘皮赘残留、肛门坠胀及非计划再次手术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查有4例吻合钉脱落不全,均于门诊肛门镜下以止血钳取出。均未发生肛门失禁、便秘、肛门直肠狭窄、直肠阴道漏及顽固性疼痛等。结论:TST联合小切口外剥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可以减少术后疼痛,缩短恢复时间,且无肛门及直肠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万里邓台燕曾国剑刘强武乃金黄林
- 关键词:混合痔直肠黏膜内脱垂TST
- “迈之灵”治疗血栓性外痔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迈之灵对血栓性外痔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迈之灵治疗50例血栓性外痔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50例血栓性外痔患者在迈之灵治疗后疼痛不同程度得到缓解,10d后充血、水肿明显好转或消失。结论迈之灵是治疗血栓性外痔简便、有效、可靠的药物治疗方法之一,为肛肠科临床医师提供了一个方法。
- 邓台燕全大祥武乃金吴彬
- 关键词:血栓性外痔迈之灵
- 直肠上段乙状结肠息肉诊断与手术治疗探讨
- 2012年
- 目的经肛门入路行直肠息肉、腺瘤切除术改变了传统经腹切除直肠息肉、腺瘤,减轻了患者的损伤和痛苦。方法在腰俞穴麻醉下将直肠息肉、腺瘤拖出肛门外,直视下切除。结果患者免去经腹手术的损伤,痛苦小。结论本手术方式简便、安全、易推广。
- 全大祥邓台燕武乃金吴彬
- 关键词:腺瘤
- DSCT双能量成像碘图在颈部肿大淋巴结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碘图在颈部不同病理性质肿大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枚经病理证实的颈部肿大淋巴结双能量模式增强扫描CT资料,利用"Liver VNC"软件处理得到碘图.对不同病理性质肿大淋巴结增强双期所得碘图的平均CT值进行比较,观察不同病理性质肿大淋巴结的强化特点.结果动脉期不同病理性质肿大淋巴结间碘图的平均CT值有差异(F=8.558,P<0.001);实质期不同病理性质肿大淋巴结间碘图的平均CT值有差异(F=8.558,P<0.001).结论增强双期双能量扫描模式所得碘图的平均CT值在不同病理性质肿大淋巴结间有差异,比较增强双期碘图的平均CT值对淋巴结的定性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贾晓霞武乃金杨亚英
-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
- 肛周脓肿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 2015年
-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由于肛门直肠周围间隙软组织因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所致。本文就肛周脓肿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作一分析,探讨肛周脓肿的菌群分布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 王万里全大祥邓台燕曾国剑武乃金
- 关键词:肛周脓肿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分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直肠周围间隙化脓性感染
- 肛周脓肿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附106例报告)
-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又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是指肛门直肠周围间隙软组织因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局部特征为肛门会阴部红、肿、热、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恶寒、发热、食欲不振。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
- 全大祥王万里邓台燕曾国剑武乃金
- 关键词:肛周脓肿细菌培养头孢呋辛普通变形杆菌ESBLS敏感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