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明祥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氢气
  • 5篇腔注射
  • 5篇注射
  • 5篇腹腔
  • 5篇腹腔注射
  • 4篇骤停
  • 3篇代谢
  • 3篇心搏
  • 3篇心搏骤停
  • 3篇脑保护
  • 2篇电刺激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胸壁
  • 2篇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脏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赣南医学院第...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9篇文明祥
  • 9篇廖晓星
  • 8篇黄国庆
  • 7篇李颖庆
  • 7篇詹蔚
  • 4篇熊艳
  • 4篇胡春林
  • 3篇李欣
  • 3篇魏红艳
  • 2篇邓宇斌
  • 1篇文明祥
  • 1篇王捷
  • 1篇李玉杰
  • 1篇蔡杰

传媒

  • 2篇首届中山国际...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1篇2023
  • 8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腹腔注射氢气对心搏骤停兔的脑保护研究
目的:对比饱和氢气生理盐水和氢气腹腔注射对心搏骤停兔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经食道-胸壁交流电致颤建立心搏骤停模型,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饱和氢气生理盐水组,氢水组,每组各10只,心搏骤停5 min后在复苏前...
黄国庆詹蔚文明祥胡春林李颖庆李欣魏红艳廖晓星
关键词:腹腔注射心搏骤停神经功能
不同给氢方式对兔氢气代谢的影响
背景 不同给氢方式均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治疗作用,但尚缺乏不同给氢方式对机体氢气代谢的研究,以利于提供更优化的氢气治疗方案。目的 比较等体积氢水腹腔、静脉注射及氢气腹腔注射对兔氢气代谢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 观察性动...
黄国庆詹蔚熊艳文明祥李颖庆廖晓星
腹腔注射氢气对心搏骤停兔的脑保护研究
目的对比饱和氢气生理盐水和氢气腹腔注射对心搏骤停兔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经食道-胸壁交流电致颤建立心搏骤停模型,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饱和氢气生理盐水组,氢水组,每组各10只,心搏骤停5 min后在复苏前予以...
黄国庆詹蔚文明祥胡春林李颖庆李欣魏红艳廖晓星
文献传递
不同给氢方式对兔氢气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背景:不同给氢方式均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治疗作用,目前尚缺乏不同给氢方式对机体氢气代谢影响的研究。目的:比较等体积氢水腹腔、静脉注射及氢气腹腔注射对兔氢气代谢的影响,以利于提供更优化的氢气治疗方案。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在监测呼气氢气基础值后,依次予以饱和氢气生理盐水、氢气10mL/kg腹腔注射及氢水10mL/kg10min内静脉泵入,持续监测呼气氢气浓度,等降至基础值并稳定30min以上后再进行下一方式给氢干预。记录各种给氢方式呼气氢气浓度的达峰时间、峰浓度,计算半衰期和曲线下面积,比较3种给氢方式对呼气氢气浓度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腹腔注射氢水、氢气及静脉注射氢水3种方式达峰时间分别为(3.25±1.80),(17.8±6.48)和(7.45±1.39)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半衰期分别为(7.40±2.09),(141.50±85.01)和(1.20±0.37)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较基础值增加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302.17±221.90),(5234.29±2681.18)和(209.51±104.49)ppm?min,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腹腔注射氢水、氢气均可迅速提高呼气氢气浓度,腹腔注射氢气能长时间维持呼气氢气高浓度。
黄国庆詹蔚熊艳文明祥李颖庆廖晓星
关键词:氢气代谢腹腔注射静脉注射
经食道-胸壁电刺激建立兔心脏骤停模型
目的 建立一种更为简单、便捷、成功率高的兔心脏骤停模型。方法 经食道插入食道调搏电极至心脏水平,在心前区心搏最明显处皮下插入针灸针形成电流回路,用恒定35mA交流电诱发心脏骤停,无干预观察5min后进行心肺复苏。分别记录...
黄国庆詹蔚熊艳文明祥李颖庆廖晓星邓宇斌
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和IL-27变化的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观察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Non-STMI)治疗过程中外周血CD4^(+)CD25^(+)T/CD4^(+)T、CD4^(+)CD25highFoxp3^(+)Treg/CD4^(+)CD25high T比例及细胞因子TGF-β1、IL-10、INF-γ、IL-27的浓度变化,阐明Non-STMI患者是否存在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功能异常。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6年4月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病房和CCU的Non-STMI40名,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19名和同龄健康志愿者20名作为对照组(HC)。患者诊断明确后次日清晨和经规范治疗后5~7天,留取空腹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CD4^(+)T、CD4^(+)CD25high Foxp3^(+)Treg/CD4^(+)CD25high T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TGF-β1、IL-10、INF-γ和IL-27浓度。结果UA、Non-STMI组CD4^(+)CD25highFoxp3^(+)Treg/CD4^(+)CD25highT比例较HC组减低(P<0.01);Non-STMI明显低于UA组(P<0.05),而治疗后Non-STMI组Foxp3^(+)Treg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入院时Non-STMI和UA组TGF-β1、IL-10浓度较HC组明显降低(P<0.05),而INF-γ和IL-27浓度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Non-STMI组IL-27迅速下降,而UA组变化不明显。治疗前IL-27浓度与CD4^(+)CD25highFoxp3^(+)Treg/CD4^(+)CD25highT呈线性负相关、与INF-γ浓度呈线性正相关。治疗后只有IL-27和CD4^(+)CD25high Foxp3^(+)Treg/CD4^(+)CD25highT呈线性负相关。结论Non-STMI患者CD4^(+)CD25highFoxp3^(+)Treg比例及功能异常,细胞因子IL-27有助于判断患者的临床疗效。
王捷王捷文明祥蔡杰文明祥文明祥
腹腔注射氢气对心搏骤停兔的脑保护研究
目的:对比饱和氢气生理盐水和氢气腹腔注射对心搏骤停兔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经食道-胸壁交流电致颤建立心搏骤停模型,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饱和氢气生理盐水组,氢水组,每组各10只,心搏骤停5min后在复苏前予...
黄国庆詹蔚文明祥胡春林李颖庆李欣魏红艳廖晓星
关键词:心搏骤停脑保护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腹腔注射氢气与腹腔氢水对大鼠氢气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腹腔注射氢气与氢水对鼠氢气代谢的影响。方法 20只SD大鼠,在监测呼气氢气基础值后,均先后腹腔注射氢气及饱和氢气生理盐水1 ml/100 g及2 ml/100 g。记录不同给氢方式呼气氢气浓度的达峰时间、峰浓度,计算半衰期和曲线下面积,比较不同给氢方式对呼气氢气浓度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1 ml/100 g氢水、氢气、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3.48±1.54)min、(15.85±7.24)min,注射2 ml/100 g氢水、氢气分别为(5.48±1.88)min、(21.25±11.65)min;1 ml/100 g氢水、氢气峰浓度(Cmax)分别为(35.04±12.43)ppm、(44.43±16.13)ppm,2 ml/100 g氢水、氢气分别为(49.45±18.89)ppm、(62.82±23.74)ppm,同剂量不同方式比较及同方式不同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倍剂量氢水、氢气半衰期(T1/2)分别为(8.37±3.22)min、(125.08±73.68)min,双倍剂量氢水、氢气分别为(11.21±4.84)min、(168.46±85.77)min;1 ml/100 g氢水、氢气较基础值增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79.43±161.67)ppm/min、(4 249.87±1 689.74)ppm/min,2 ml/100 g氢水、氢气分别为(384.03±172.25)ppm/min、(6 834.04±2471.67)ppm/min。可见同剂量不同方式比较及同方式不同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注射氢水、氢气均可迅速提高呼气氢气浓度,存在量效关系。腹腔注射氢气能长时间维持呼气氢气高浓度。
林涛黄国庆文明祥廖晓星
关键词:氢气代谢
经食道-胸壁电刺激建立兔心脏骤停模型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建立一种更为简单、便捷、成功率高的兔心脏骤停模型。【方法】经食道插入食道调搏电极至心脏水平,在心前区心搏最明显处皮下插入针灸针形成电流回路,用恒定35mA交流电诱发心脏骤停,无干预观察5 min后进行心肺复苏。分别记录15只新西兰大白兔达到心脏骤停标准的时间、停止刺激时的心律、复苏开始前的心律、心肺复苏时间、除颤次数、给药次数、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循环恢复后机械通气时间、自主循环恢复后生存时间及72 h生存率。【结果】本实验中的15只兔全部诱发心脏骤停成功。从有效电刺激开始到成功诱发心脏骤停的时间为(26±10)s。电刺激结束时室颤发生率为100%(15/15),无心脏停搏及无脉性电活动发生,在无干预观察期内无自动复律现象。在心肺复苏开始时心电图表现为室颤的比例为73.3%(11/15),无脉性电活动的比例为26.7%(4/15)。心肺复苏用时(200±136)s,除颤次数(1.00±0.76)次,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次数(2.40±1.12)次,自主循环恢复率93.3%(14/15),自主循环恢复后机械通气时间(40±17)min。自主循环恢复后0~6 h死亡率为6.7%(1/15),6~24 h内死亡率60(9/15),24~72 h时存活率为26.6%(4/15)。【结论】经食道-胸壁定流电刺激方式诱发兔心脏骤停模型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复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研究心肺脑复苏的模型。
黄国庆詹蔚熊艳文明祥邓宇斌李颖庆廖晓星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电刺激室颤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