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莹

作品数:16 被引量:131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正畸
  • 4篇矫治
  • 3篇支抗
  • 3篇成人
  • 2篇牙釉质
  • 2篇牙釉质脱矿
  • 2篇釉质
  • 2篇釉质脱矿
  • 2篇正畸治疗
  • 2篇上颌
  • 2篇托槽
  • 2篇阻生
  • 2篇脱矿
  • 2篇稳定性
  • 2篇口腔
  • 2篇氟化钠
  • 1篇新生儿
  • 1篇牙根
  • 1篇牙弓
  • 1篇牙弓形态

机构

  • 14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张莹
  • 8篇张泽标
  • 7篇陈燕茹
  • 5篇黄婉灵
  • 5篇曾金表
  • 2篇庄亮亮
  • 2篇杨春羚
  • 2篇黄少明
  • 1篇林晓明

传媒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2
  • 2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双侧唇裂26例的局麻手术探讨
2012年
目的:通过总结新生儿双侧唇裂局麻手术的经验,探索双侧唇裂早期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优点。方法:在镇静及局麻下对26例双侧唇裂新生儿行修复术,改进手术技巧,术中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术后追踪伤口愈合情况。结果:26例患儿手术顺利,伤口愈合佳,外形符合设计要求,家长满意。结论:在术前充分准备和镇静剂的配合下,有相当临床手术经验的医生,完全能够顺利完成双侧唇裂的早期手术,有利患儿的发育及早期功能的恢复,并适应我国的国情,具有可行性。
曾金表杨春羚张莹
关键词:新生儿双侧唇裂局麻手术
多乐氟氟化钠在固定正畸中预防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多乐氟氟化钠的在固定正畸预防牙釉质脱矿中的最佳使用周期。方法将23例473颗牙随机分成A、B、C、D四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2个月使用1次多乐氟氟化钠,C组4个月使用1次多乐氟氟化钠,D组6个月使用1次多乐氟氟化钠,12个月后,比较各组牙釉质脱矿情况。结果 B、C、D组牙釉质脱矿指数均比A组低,差别有显著性,其中,B、C组低于D组,差别有显著性;B、C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结论多乐氟氟化钠护齿剂在预防固定正畸中的牙釉质脱矿中的应用,4个月左右用药1次较为合适。
黄婉灵张泽标张莹
关键词:氟化钠牙釉质脱矿正畸
影响微种植体支抗初期稳定性的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微种植体支抗初期稳定性的因素,以提高正畸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来笔者科室就诊的60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植入微型种植钉160枚,对所有患者进行负载期10个月观察,统计患者微型种植钉的成功率及微型种植钉支抗初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患者中,微型种植钉成功54例(占90.0%)。不同年龄、性别、微型种植钉长度、加力状况,患者微型种植钉成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下颌平面角、口腔卫生状况、肿胀状况、牙周炎史患者微型种植钉成功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颌平面角、口腔卫生状况、肿胀状况、牙周炎史等是微种植体支抗初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临床需加强对影响因素控制,积极防治患者口腔肿胀,保证患者口腔卫生,以提高正畸疗效。
张莹张泽标黄婉灵曾金表陈燕茹
关键词: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
无托槽隐形矫治应用于成人正畸治疗及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在成人正畸治疗及牙周病患者中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正畸效果。方法方便抽选于2017年8月—2020年8月该院共收治的成人正畸治疗及牙周病患者5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25)及研究组(n=25),分别实施传统固定矫治、无托槽隐形矫治。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矫治指标、正畸效果、牙周健康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扭转牙转正时间(19.24±1.49)周、倾斜牙扶正时间(21.03±1.35)周、总治疗时间(28.24±2.69)周均短于对照组(28.79±1.66)、(34.11±1.72)、(40.28±3.90)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00%),研究组的正畸总有效率(100.00%)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0,P<0.05);矫治前,两组的牙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研究组的牙周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成人正畸治疗及牙周病患者中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的优势明显大于传统固定矫治,具有良好佩戴舒适性及美观性,正畸效果更为理想,可缩短总体矫治时间,改善患者牙周病变,临床可行性较高。
张泽标张莹陈燕茹张淑琴
关键词:成人正畸牙周病
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效果,为日后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此次研究方便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1月该院所收治的44例上前牙阻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病患22例(以单纯外科导萌手术治疗)和观察组病患22例(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之口腔正畸治疗)两组,观察比较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21/2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16/2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牙列紊乱、牙龈炎症、咬牙合错牙合的异常率分别为1(4.54%)、0(0.00%)、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4%)、1(4.54%)、2(9.09%),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用于治疗上前牙阻生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的帮助病患改善症状,且异常情况少,从而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张莹张泽标陈燕茹
关键词:正畸治疗
自攻型微钛钉支抗在矫治成人上颌前突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自攻型微钛钉矫治成人上颌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攻型微钛钉作为支抗矫治19例安氏Ⅱ类1分类上颌前突成年患者,拔除双尖牙并排齐牙列后,微钛钉植入上颌第一恒磨牙和第二前磨牙颊侧,2周后以每侧1.0~1.5N滑动内收前牙。通过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前牙内收情况和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19例上颌前突均得到明显改善,切牙切缘平均内收7.49mm,切牙牙轴与SN交角平均减少17.94°,与NA交角平均减少12.46°,前牙覆盖平均减少了7.4mm,上颌切牙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前移0.38mm,上颌第一磨牙治疗前后垂直向移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7%种植体保持了稳定。结论:自攻型微钛钉能够有效治疗上颌前突成年患者,改善侧貌,起到强支抗的作用。
张莹张泽标曾金表杨春羚
关键词:正畸支抗上颌前突
探讨微创骨皮质切开术对成人拔牙正畸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微创骨皮质切开术应用于成人患者拔牙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拔牙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组,每组40例。观察组接受微创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拔牙正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牙列排齐整平时间、间隙关闭时间、上颌第二磨牙向中间位置移动的距离、牙根吸收量。结果观察组的牙列排齐整平时间及间隙关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组的上颌第二磨牙向中间位置的移动距离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牙根吸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牙根吸收量为(0.48±0.07)mm,低于对照组的(1.02±0.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31,P<0.05)。结论微创骨皮质切开术应用于成人拔牙正畸治疗时,患者牙列排齐整平时间及间隙关闭时间均更短,治疗后上颌第二磨牙向中间位置移动的距离更长,牙根吸收量更低。
张泽标张莹陈燕茹张柳仪庄亮亮
自锁托槽矫治改善患者口腔健康及氧化应激反应的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正畸治疗患者使用自锁托槽矫治对口腔健康状况、龈沟液氧化应激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正畸治疗共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两组各30例。对照组均采取结扎托槽矫治,观察组均采取自锁托槽矫治。基于口腔健康评分、龈沟液氧化应激指标、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对其综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中文版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49)得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同时观察组OHIP-49得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龈沟液丙二醛(MDA)水平和治疗前对比更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XH-Px)水平和治疗前对比更高(P<0.05);同时观察组MDA比对照组更低,SOD、GXH-Px比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龈沟液前列腺素E_(2)(PGE_(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仍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正畸治疗患者使用自锁托槽矫治能调节牙周组织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炎症反应状态,提升口腔健康水平。
张莹张泽标庄亮亮陈燕茹
关键词:口腔健康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因子正畸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龈下残根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正畸修复联合治疗龈下残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2月龈下残根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两组。传统修复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正畸修复联合组采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龈下残根修复成功率;修复后牙龈美观度评分、牙龈功能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修复体松动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差异。结果:正畸修复联合组患者龈下残根修复成功率高于传统修复组(P<0.05);正畸修复联合组修复后牙龈美观度评分、牙龈功能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传统修复组(P<0.05);正畸修复联合组患者修复体松动发生率低于传统修复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正畸修复联合组生活质量水平改善幅度优于传统修复组(P<0.05)。结论:正畸修复联合治疗龈下残根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牙龈美观度和功能,减少修复体松动发生,提高修复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张泽标张莹陈燕茹
关键词:龈下残根
氟化钠联合护牙素治疗牙釉质脱矿再矿化的效果评价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氟化钠联合护牙素治疗牙釉质脱矿再矿化的效果。方法筛选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6月符合标准的正畸患者48例,共255颗牙,随机分成A、B、C、D四组,A组11例57颗患牙,为空白对照组,未用药物;B组12例63颗患牙,单用氟化钠;C组12例66颗患牙,单用护牙素;D组13例69颗患牙,氟化钠联合护牙素使用。通过激光龋齿探测仪测量牙面釉质脱矿指数EDI,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各组间的EDI值,从而观察各组治疗对牙釉质再矿化的效果。结果 A组各个疗程后与治疗前EDI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C组、D组第1、2、3疗程后分别与治疗前比EDI值显著降低(P<0.05),进一步采用SNK法两两比较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D组的EDI值显著低于B组、C组(P均<0.05)。结论氟化钠联合护牙素使用,能提高牙釉质脱矿再矿化的疗效。
黄婉灵张泽标张莹
关键词:氟化钠牙釉质再矿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