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海龙

作品数:31 被引量:184H指数:9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哲学宗教
  • 11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跨期决策
  • 4篇情绪
  • 4篇家族相似性
  • 4篇负性
  • 3篇顿悟
  • 3篇心理
  • 3篇心理机制
  • 3篇信息整合
  • 3篇折扣率
  • 3篇知觉
  • 3篇睡眠
  • 3篇消费者
  • 3篇扣率
  • 2篇远虑
  • 2篇早死
  • 2篇正性
  • 2篇事件相关电位
  • 2篇睡眠不足
  • 2篇牵挂
  • 2篇助推

机构

  • 21篇暨南大学
  • 15篇广州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广东第二师范...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东女子职业...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广东松山职业...
  • 1篇浙江财经大学

作者

  • 31篇孙海龙
  • 18篇李爱梅
  • 15篇邢强
  • 9篇熊冠星
  • 3篇王笑天
  • 2篇唐志文
  • 2篇谭磊
  • 2篇熊冠星
  • 2篇刘凯
  • 2篇刘楠
  • 1篇彭元
  • 1篇王菁
  • 1篇张金莲
  • 1篇李斌
  • 1篇张忠炉
  • 1篇黄荷艳
  • 1篇占丹玲
  • 1篇潘集阳
  • 1篇谭飞
  • 1篇夏静静

传媒

  • 8篇心理科学进展
  • 4篇心理科学
  • 4篇外国经济与管...
  • 3篇心理学报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管理学报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第十八届全国...
  • 1篇第二十一届全...

年份

  • 4篇2018
  • 8篇2017
  • 9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工作时间长真的不快乐吗?异质性视角下工作时间对幸福感的影响被引量:28
2017年
工作时间是现代社会中影响员工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过往学者将工作时间同质化,基于工作时间会消耗个体资源进而负向影响幸福感这一损耗假设,探索工作时间长短对幸福感的影响,得到的结论却并不一致。在梳理过往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影响幸福感的关键并非是工作时间的长短,而是工作时间的性质。根据调节资源的消耗程度和关键个人资源(感知到的亲社会影响、积极情绪和自我肯定)的产出程度,工作时间可划分为损耗类的耗竭型、低维持型以及恢复类补充型和突破型四种类型。在揭示工作时间异质性(损耗类和恢复类)的基础上,阐述了补充型与突破型工作时间通过即时影响自我控制能力和长期影响职业认同而对幸福感产生积极作用的增益过程。在为重新审视工作时间的作用性质提供一个新视角的同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方向。
王笑天李爱梅吴伟炯孙海龙熊冠星
关键词:工作时间幸福感
“多多益善”还是“过犹不及”?——选择超载与消费者决策行为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传统营销学认为商品选择"多多益善",多样的商品可以吸引消费者并提高市场占有率。但是行为决策学者的研究却发现:当商品数量上升到一定数目时,消费者会体验到更多的选择困难,进而延迟消费决策甚至不做决策,且满意度降低,后悔情绪增加,也即"选择超载"效应。学者们认为导致选择超载的认知因素是认知损耗,情绪因素是过多选项所带来的负性情绪,也有研究发现选择超载效应会受到选项集特征和消费者个体差异等边界条件的影响。本文对选择超载效应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梳理,探讨了选择超载的前因、其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选择超载效应对商品营销实践的启示,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刘楠李爱梅丁浩孙海龙
关键词:消费者行为
提升消费者体验的故事营销研究述评被引量:24
2017年
体验经济时代,注重消费者内心体验以及为消费者创造难忘的体验已成为企业营销的制胜法宝。故事作为人类古老的沟通和思维模式,是储存记忆、分享经验和传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因此通过叙述故事进行营销的方式(即"故事营销")日渐受到营销者的重视。"故事营销"实际上就是企业向消费者分享他们的品牌体验或者产品和服务体验。消费者消费故事是把故事转化成自身的体验。本研究系统地对以往关于故事的定义、构成要素及类型,以及消费者体验与故事营销之间关系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体验的视角对"故事"重新进行了定义,并阐释了故事营销提升消费者体验的心理机制,最后提出了故事营销提升消费者体验的实践启示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本研究为企业合理运用故事营销提升消费者体验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南,有利于企业利用故事制定营销策略,提升消费者体验。
李爱梅陈春霞孙海龙熊冠星肖晨洁
关键词:故事消费者体验情绪共鸣
反馈效价影响家族相似性类别学习的ERPs研究
2018年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以大学生为被试,运用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反馈效价(积极反馈,消极反馈)对家族相似性类别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行为结果上相比积极反馈,消极反馈在推理测验中的成绩显著优于积极反馈。脑电结果上,P200,P300和FRN均与家族相似性类别学习中的反馈加工有关;家族相似性类别学习中,积极反馈与消极反馈存在不对称性。相比于无反馈的条件,P300对消极反馈更加的敏感,消极反馈诱发更大的波幅,而P300对于有无积极反馈并不敏感。说明消极反馈条件下,吸引学习者投入更多的注意资源进行认知加工。此外,相比无反馈条件下,消极反馈条件下FRN有更大的激活,说明了消极反馈对被试以后的行为起着更大的调节作用。总之,研究表明相比于积极反馈,消极反馈对家族相似性类别学习更加有效,错误驱动发挥较大作用。
邢强孙海龙车敬上
关键词:P300家族相似性
睡眠不足对人际冲突的影响:情绪失控的中介作用
睡眠是人体所需的基本资源,睡眠不足会影响个体的情绪和人际关系。本研究依据资源保存理论,检验睡眠、情绪和人际关系等资源之间的螺旋损耗,验证睡眠不足对人际冲突的影响,并探讨情绪失控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研究一采用问卷调查法,探...
肖晨洁李爱梅孙海龙周蕾王海侠
关键词:睡眠不足人际冲突情绪失控
文献传递
反馈方式对家族相似性类别学习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家族相似性材料是更加接近自然的类别材料,反馈方式(正性反馈和负性反馈)对家族相似性类别学习的影响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采用"学习-测试"范式探讨正性反馈与负性反馈对家族相似性类别学习的效率与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负性反馈组学习速度更快,并在分类任务、记忆任务上的成绩好于正性反馈组;高水平策略使用上,两组的成绩不显著。这说明在学习家族相似性材料时,负性反馈在学习结果和学习效率上均优于正性反馈。
邢强孙海龙车敬上
关键词:家族相似性
“内隐人格理论”与消费者决策研究述评被引量:9
2016年
"内隐人格理论"是人们所持有的对人的基本特征(如智力、品德和人格特质)及周围事物可变性的看法,可分为实体论和渐变论。本文旨在探讨"内隐人格理论"在消费者行为领域的应用。对人的基本特质及周围事物可变性的看法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动机,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决策。实体论者更希望选择能凸显自我且简单易用的商品,同时更加注重消费结果;而渐变论者则更倾向于选择能够使自己得到发展和学习的、需要花费努力才能使用的商品,同时更加注重消费过程。此外,品牌和企业同样可以投射出实体论或渐变论倾向,消费者会据此对企业做出评价。在本文中,我们也探讨了测量和启动内隐人格理论的可能性及其在消费领域的应用。
李爱梅刘楠孙海龙熊冠星
关键词:实体论消费者决策
夜不成寐,日不能作:组织成员晚间睡眠不足对日间工作行为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5
2018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组织成员的睡眠不足问题已经引起了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系统回顾相关研究,本文对组织成员睡眠不足的概念界定与测量方法进行了梳理,重点阐述了组织成员的睡眠不足对领导行为、追随行为和创新行为的负面影响。文章基于自我损耗理论,构建了组织成员晚间睡眠不足影响日间工作行为的理论模型:(1)组织成员的睡眠不足会带来自我损耗,包括认知损耗和情绪损耗两方面;(2)组织成员睡眠不足通过认知损耗和情绪损耗双路径负向作用于其日间工作行为,两种损耗的交互作用会进一步加剧组织成员睡眠不足的负面影响;(3)个人特质和组织因素会在组织成员因睡眠不足所导致的负面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未来研究可基于中国本土背景,深入探讨组织成员睡眠不足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肖晨洁李爱梅王海侠孙海龙熊冠星
关键词:睡眠不足领导力创新力关系绩效
类别决策中情景标签效应的神经机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类别决策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之一,情景对类别决策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研究也较少。方法:本研究选取大学生被试,通过ERPs对大学生被试电生理水平探讨情境标签的作用。结果:在基于情境标签下的分类活动激活了更多的大脑区域,基于情景标签下被试分类的潜伏期更短,判断更加快速准确。结论:类别决策过程中情景标签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情景标签能提高类别决策能力。
唐志文邢强林英孙海龙黄荷艳
关键词:标签效应事件相关电位
聚焦“缺失”对当下幸福体验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人们的幸福体验与其关注的焦点密切相关。研究1采用图形聚焦范式,结果发现个体在情绪体验中出现聚焦缺失的聚焦错觉现象,聚焦缺失组个体的总体幸福体验低于非聚焦缺失组;研究2通过启动范式操纵被试的聚焦缺失程度,结果发现,高聚焦缺失个体的情绪幸福比低聚焦缺失的个体更低。2个研究结果发现:聚焦缺失是导致人们低幸福体验的根源,聚焦缺失使人们高估缺失所占整个生活比例,出现"缺失放大"现象。研究将聚焦错觉从"情感预测偏差"领域拓展至"当下幸福体验"领域,同时从聚焦"实物类匮乏"跨越到聚焦"抽象性缺失感",并初步揭示出"缺失放大"机制,未来或可进一步探讨聚焦缺失影响幸福体验的"缺失放大"机制。
谭飞李爱梅孙海龙侯芬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