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柳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神经节
  • 5篇心律
  • 5篇心律失常
  • 5篇心室
  • 4篇低强度
  • 4篇心房
  • 4篇心房颤动
  • 4篇神经节丛
  • 4篇室性
  • 4篇室性心律
  • 4篇室性心律失常
  • 4篇自主神经
  • 4篇房颤
  • 3篇神经系
  • 3篇神经系统
  • 3篇自主神经系统
  • 2篇电生理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缺血
  • 2篇心律失常发生

机构

  • 1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1篇吴柳
  • 11篇鲁志兵
  • 11篇何勃
  • 11篇胡笑容
  • 11篇江洪
  • 10篇崔博
  • 7篇何文博
  • 7篇黄兵
  • 5篇黄从新
  • 2篇胡红耀
  • 2篇吴钢
  • 1篇吴兵
  • 1篇温华知

传媒

  • 6篇中华心律失常...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迷走神经介导性心房颤动和六小时快速起搏介导性心房颤动的回复性质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在迷走神经介导性心房颤动(房颤)和6h快速起搏介导的房颤模型中研究心房动作电位时限(APD)的回复性质。方法18只犬随机分为迷走神经介导性房颤组(A组,/7,=8)和6h快速起搏介导性房颤组(B组,n=10)。两组犬麻醉后开胸,暴露心脏,分别在多个肺静脉及心房部位记录单相APD。以APD复极90%(APD。)的时间为纵坐标、以其前的舒张问期为横坐标构建不同部位的APD回复曲线。结果在A组,迷走神经刺激显著缩短每一部位的APD。、使回复曲线变平坦(斜率〈1)并抑制APD交替的发生,但同时迷走神经刺激增加房颤的诱发性和持续时问[(13_+3)s对(5+1)S,P〈0.05]。在B组,6h快速起搏缩短APD、使回复曲线变陡峭(斜率〉1)并促进APD交替的发生,同时房颤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增加[(10~3)s对(5±1)8,P〈0.osj。结论迷走神经介导性房颤和6h快速起搏介导的房颤具有不同的回复性质,提示不同机制的房颤具有不同的心房回复性质。
胡红耀鲁志兵何勃胡笑容吴柳黄从新江洪
关键词:心房颤动自主神经
神经节丛消融对心室不应期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脏神经节丛(GP)消融对心室不应期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24只杂种犬随机分为GP消融组(n=12)和对照组(n=12).在左、右心室表面分别缝-10极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记录心底部至心尖部4个不同部位...
何文博何勃鲁志兵黄兵吴柳胡笑容崔博吴钢黄从新江洪
神经节丛消融对心室不应期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心脏神经节丛(GP)消融对心室不应期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24只杂种犬随机分为GP消融组(n=12)和对照组(n:12)。在左、右心室表面分别缝一10极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记录心底部至心尖部4个不同部位电图,分别测量各个部位GP消融前和消融后伴或不伴迷走神经刺激时的有效不应期(ERP),测量ERP的空间离散度。随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持续体表心电图记录1h,观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实验结束后以s,s,快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测量心室颤动(室颤)阈值。室颤阈值定义为能诱发持续性室颤的最小刺激电压。对照组不进行GP消融。结果迷走神经刺激和GP消融均显著延长各个部位的ERP(P〈0.05)。与基础状态相比,GP消融并未明显增加ERP的空间离散度(0.11±0.02对0.12+0.01,P〉0.05)。GP消融后,迷走神经刺激不再延长心室ERP。冠状动脉结扎1h,GP消融组室性早搏的发生率(184_+106)次/h显著高于对照组(94+91)次/h(P〈0.05)。GP消融组和对照组分别发生10阵,平均(2.5±1.4)S和4阵,平均(1.5±O.8)S的室性心动过速(P〈0.05)。GP消融组和对照组分别有8只和2只犬发生自发性室颤(P〈0.05)。GP消融组室颤阈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9.5±1.7)V对(10.5±2.3)V,P〈0.05)]。结论在正常心脏,GP消融延长心室ERP但不增加ERP的空间离散度。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脏,GP消融显著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降低室颤阈值,提示合并冠心病的患者GP消融可能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
何文博何勃鲁志兵黄兵吴柳胡笑容崔博黄从新江洪
关键词:迷走神经刺激室性心律失常
低强度自主神经节刺激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6h低强度自主神经节(GP)刺激对犬心房电生理性质的影响。方法22只成年杂种犬开胸暴露心脏,在左右心房、左右心耳及肺静脉缝置多极电极导管用以记录和刺激。实验组16只犬同时在左上GP及右前GP予以6h低强度高频刺激(0.1—1.0V),使心率下降10%。对照组6只犬在心房远离GP处给于同样6h低强度刺激(无心房激动)。刺激前、刺激开始时及6h刺激后测定各部位有效不应期(ERP)及心房颤动(房颤)易颤窗口(WOV)。结果在实验组犬中,GP刺激开始时ERP及WOV较刺激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P刺激6h后各部位ERP均显著缩短,总WOV显著增加(127+35对0对0,P〈O.05)。对照组中,刺激前、刺激开始时及刺激6h后ERP及WOV(3±2对0对0,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h低强度GP刺激可致心房电生理性质显著改变,并有利于房颤发生,提示长期低强度自主神经系统激活可形成有利于房颤发生的电生理基质。
吴柳鲁志兵何勃何文博黄兵崔博胡笑容江洪
关键词:心房颤动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节
高强度神经节丛刺激对正常犬心室电生理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研究高强度神经节丛(GP)刺激对正常犬心室电生理性质的影响。方法取犬12只,分别经左、右侧第五肋间隙开胸,暴露心脏,将2根多极电生理导管分别沿心尖部至心底部缝于左、右心室游离壁各记录4个部位的局部电图,以自制Ag-AgCl电极记录左、右心室游离壁心尖部、心底部以及心尖部-心底部之间3个部位的单相动作电位,分别在基础状态和左、右以及双侧高强度GP刺激(降低窦性心率50%或出现2∶1房室传导阻滞)时测定心室各部位有效不应期(ERP)、动作电位时程(APD)、APD交替和构建APD回复曲线。结果高强度GP刺激显著延长心室各部位ERP及APD并降低ERP及APD的空间离散度(P均<0.05)。高强度GP刺激使心室APD回复曲线斜率及其空间离散度变小,APD交替延迟发生(P均<0.05)。结论高强度GP刺激可能具有抑制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何勃何文博鲁志兵黄兵吴柳胡笑容崔博江洪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神经节丛室性心律失常
低强度神经节丛刺激对正常心室电生理性质和急性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强度神经节丛(GP)刺激对正常心室电生理性质和急性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体重18~25 kg的正常成年杂种犬39只随机分为正常心脏组(n=12)和急性心肌缺血组(n=27,其中对照组12只,低...
何勃何文博鲁志兵黄兵吴柳胡笑容崔博江洪
自主神经节丛消融对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的急性期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神经节丛(GP)消融对窦房结(SAN)及房室结(AVN)功能的影响。方法 7条犬开胸并在左、右心房及肺静脉缝置多极电极导管以备记录及刺激,对左侧及右侧GP分别进行消融,消融前后分别测定静息心率、SAN及AVN功能,SAN功能包括测定6个不同水平起搏周长(380,350,330,300,280及250 ms)时SAN恢复时间(SNRT)以及校正的SNRT(cSNRT);AVN功能包括AH间期(H is束电图记录的房室结传导时间)、递增起搏时出现文氏房室传导阻滞时起搏周长、出现2∶1房室传导阻滞时起搏周长、右房短阵超速起搏诱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的平均心室率。结果 GP消融后窦性心率无显著改变,长起搏周长时SNRT及cSNRT无显著变化,而短起搏周长时则显著减少(P<0.05)。各起搏周长下AH间期、出现文氏房室传导阻滞及2∶1房室传导阻滞时的起搏周长、房颤时平均心室率在GP消融前后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GP消融在较短起搏周长情况下增强了SAN功能,但对AVN功能无明显影响,可能与GP消融时同时破坏了副交感及交感神经成分有关。
吴柳何勃鲁志兵崔博胡笑容温华知江洪
关键词:电生理学神经节丛消融窦房结房室结
低强度神经节丛刺激对正常心室电生理性质和急性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研究低强度神经节丛(GP)刺激对正常心室电生理性质和急性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体重18~25kg的正常成年杂种犬39只随机分为正常心脏组(n=12)和急性心肌缺血组(n=27,其中对照组12只,低强度GP刺激组15只),以2根多极电生理导管记录左、右心室局部电图,以自制Ag.AgCl电极记录左、右心室单相动作电位。在正常犬,分别在6h低强度GP刺激前和刺激后测量心室各部位有效不应期(ERP)、动作电位时限(APD),APD回复性质和APD交替以及血清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在急性心肌缺血犬,比较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正常犬,6h低强度GP刺激显著延长心室各部位ERP及APD(P〈0.05),但未改变其空间离散度;6h低强度GP刺激促进APD交替发生但不改变APD回复曲线斜率及其空间离散度;6h低强度GP刺激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在急性心肌缺血犬,低强度GP刺激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强度GP刺激不增加正常心脏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日有助于抑制急性心肌缺血心脏窜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江洪何勃何文博鲁志兵黄兵吴柳胡笑容崔博
关键词:神经节丛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缺血
自主神经干预对心房恢复性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研究心脏自主神经干预对心房恢复性质的影响.方法 正常成年杂种犬10只,开胸后将多极电生理导管缝置于肺静脉、左右心耳和左右心房处,应用Ag-AgCl电极记录标测部位单相动作电位,在基础状态和颈部迷走神经刺激条件下构建标测部位恢复曲线,分别对标测部位进行快速电刺激,记录心房颤动(房颤)诱发时的起搏周长和持续时间.心脏自主神经节(GP)消融后重复上述步骤.结果 GP消融前迷走神经刺激同基础状态相比显著缩短动作电位时限(APD),降低恢复曲线最大斜率(Smax),抑制APD电交替,但房颤容易发生(P<0.05).GP消融后,APD较消融前显著延长,恢复曲线Smax增大,APD电交替提前,但房颤不易诱发(P<0.05);GP消融后迷走神经刺激效应明显减弱.GP消融前迷走神经刺激能显著增加APD恢复曲线Smax离散度(0.5±0.2对0.3±0.1,P<0.05),而GP消融能显著降低APD恢复曲线Smax离散度(0.2±0.1对0.3±0.1,P<0.05).结论 恢复曲线的斜率并不能完全解释房颤的诱发和维持,心房APD电交替可能对房颤的诱发并无预测作用,恢复性质的离散可能是诱发房颤的重要因素.
崔博鲁志兵何勃胡笑容吴兵吴柳黄从新江洪
关键词:自主神经系统心房颤动
迷走神经介导性心房颤动和6h快速起搏介导性心房颤动的回复性质研究
目的:在迷走神经介导性心房颤动(房颤)和6h快速起搏介导的房颤模型中研究心房动作电位时限(APD)的回复性质.方法:18只犬随机分为迷走神经介导性房颤组(A组,n=8)和6h快速起搏介导性房颤组(B组,n=10).2组犬...
胡红耀鲁志兵崔博何勃胡笑容吴柳吴钢黄从新江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