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内酚辅助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 1998年
- 腹盆腔手术200例行硬膜外阻滞,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10ml+0.3%地卡因10ml+1:20万U肾上腺素,麻醉平面出现后,随机分组,异丙酚组100例,术前5min静滴异丙酚稀释液(5%GS4份+异丙酚1份),负荷量为10mg/kg,维持量2~4mg/kg。氟芬合剂组100例,术前5min静注氟芬合剂2-3ml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均能满足手术要求,术中P、R、MBP、SPO2、ETCO2等指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病人入睡时间、清醒时间、神志、自我感觉等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麻醉优良率异丙酚组96%,氟芬合剂组88%(P<0.01)。说明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麻醉可提高硬膜外麻醉质量,尤适于恐惧手术的病人。
- 吴励文郑慧
- 关键词:麻醉硬膜外麻醉异丙酚辅助用药
- 全麻支气管插管与下呼吸道感染关系的调查被引量:27
- 2006年
- 目的 探讨全麻支气管插管后与下呼吸道感染关系.方法 对541例全麻双腔导管支气管插管患者(1组)和406例单腔气管插管患者(2组)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对痰标本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 1、2组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分别是26、18例,占4.81%和4.43%;痰标本中检出的非发酵菌占致病菌的86.36%,耐药率与下呼吸道感染率呈正比;感染率60~70岁组为9.56%、≤49岁组为2.04%;感染患者中麻醉时间≤3 h组占3.26%,≥3 h组占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与支气管插管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概率接近,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细菌耐药、年龄与麻醉时间.
- 吴励文陈棉生郑良杰柯永坚谢惠芳
- 关键词:麻醉气管内插管法呼吸道感染
- 吗啡联用小剂量纳洛酮注入硬脊膜外腔对术后镇痛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比较吗啡联用小剂量纳洛酮注入硬脊膜外腔对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腹部手术160例,在T8~9或T9~10穿刺点常规穿刺置入硬外管先注0.5%罗哌卡因液5 ml试验量,5 min后再注10~15 ml;氟芬合剂+小剂量咪唑安定静脉辅助麻醉,手术结束后硬外管先注入吗啡2.5 mg/5 ml+纳洛酮(分别为0.24 mg;0.16 mg;0.08 mg;0 mg)作为首剂量,然后置入Bater镇痛泵1ml/h(泵内含0.9%盐水72 ml+吗啡7.5 mg+纳洛酮分别为0.96 mg、0.64 mg、0.32 mg、0 mg依次为Ⅰ、Ⅱ、Ⅲ、Ⅳ四组),止痛72 h.术后4 h、8 h、12 h、24 h、36 h、48 h、72 h随访,登记疼痛程度尿潴留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等.[结果]镇痛评分:Ⅱ组<Ⅲ组<Ⅰ组<Ⅳ组;恶心呕吐发生率:Ⅰ组<Ⅱ组<Ⅲ组<Ⅳ组;肛门排气时间:Ⅰ组<Ⅱ组<Ⅲ组< Ⅳ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潴留总发生率分别为Ⅰ组37.5%;Ⅱ组为32.5%;Ⅲ组为47.5%;Ⅳ组为75%;除Ⅳ组一例病人SpO2<90% 、R<10次/分钟列入呼吸抑制外,Ⅰ~Ⅲ组未发现呼吸抑制.[结论]吗啡伍用小剂量纳洛酮注入硬脊膜外腔对术后镇痛效果无影响,并可有效地减少吗啡术后镇痛并发症.
- 吴励文陈棉生郑慧
- 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在皮下术后镇痛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在皮下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51例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病人,术毕所有病人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作为镇痛的负荷剂量。随机分成两组:皮下镇痛组,n=26;静脉镇痛组,n=25。以1ml/h恒速进行术后镇痛,药物配制(两组相同):氯诺昔康15μg·kg-1·h-1+芬太尼0.1μg·kg-1·h-1。记录术后4、8、12、24、36、48h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镇痛效果VAS评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静脉镇痛组有4例因套管针脱出,需重新静脉穿刺。结论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用于皮下术后镇痛,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相对于静脉镇痛组,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用于皮下术后镇痛,操作更加方便、安全。
- 陈信发张舟郑妈迎吴励文
- 关键词:氯诺昔康芬太尼皮下注射镇痛术后
- 全麻肺隔离技术与肺部感染的关系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全麻支气管插管术实施肺隔离后与肺部感染关系,预防肺叶切除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择期肺叶切除术病人381例,将支气管插管与气管插管分为两组。Ⅰ组病人214例:常规全麻诱导双腔导管插管后,单肺通气控制呼吸,作为分析组;Ⅱ组病人l67例: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双肺通气控制呼吸,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在麻醉前45.93%伴有同侧肺部感染经抗楚治疗后肺部X线征炎症明显好转、血象正常。并对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6倒患者痰标本行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调查发现肺叶切除术病人16例发生肺部感染,Ⅰ组与Ⅱ组病人分别是3例、13例。占同期全麻气管、支气管插管分别是1.40%和7.78%;从感染患者痰液中检出的致病菌143.75%,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为最多,这3种菌占非发酵菌的91.30%是肺部感染的主要分离菌。而且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时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高达100%。对头孢三代如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达40%~95%,高耐用药率与下呼吸道感染率成正比。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耐药,且多重耐药。结论:调查发现引起气管与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有肺隔离比无肺隔离明显减少,说明对侧肺可引起交叉感染。细菌耐药性,使其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率。实施肺隔离技术,对预防肺部感染有较大临床意义。
- 吴励文陈棉生郑良杰柯永坚谢惠芳
- 关键词:麻醉插管法气管内肺部感染肺隔离
- 异丙酚静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剖胸手术
- 1999年
- 1引言1997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对50例选择性剖胸手术病人,采用微量泵控制异丙酚静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完成麻醉诱导和维持,获满意效果。本文旨在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价值。2资料与方法2.1病例选择选择剖左胸行食管、贲门癌手术的患者50例...
- 张舟郑慧张长椿吴励文郝国明
- 关键词:胸部外科手术异丙酚硬膜外阻滞
- 苯丙酸甲酯盐酸盐联合异丙酚预防气管插管时不良心血管反应
- 2000年
- 目的 应用超短效 β1受体阻滞剂苯丙酸甲酯盐酸盐和快速静脉镇静药异丙酚预防全麻气管插管时不良心血管反应的效应。方法 选择全麻择期手术患者 10 0例 ,ASAⅠ~Ⅱ级 ,心肺功能正常 ,随机分为两组 ,组Ⅰ(n =5 0 )用芬太尼 2 μg/kg、异丙酚 2mg/kg、阿曲库铵 0 8mg/kg麻醉诱导后 ,静注苯丙酸甲酯盐酸盐 1mg/kg后 3min气管插管 ;组Ⅱ(n =5 0 )为对照组 ,用芬太尼 2 μg/kg、硫贲妥钠 8mg/kg、阿曲库铵 0 8mg/kg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测定比较麻醉前 ,麻醉诱导后 1,3 ,5 ,10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的变化。组Ⅰ随机抽取 10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前、后的肘静脉血 ,放免法测定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结果 组Ⅰ与组Ⅱ比较 ,全麻气管插管后心率减慢、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的比较均有明显变化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而组Ⅰ患者气管插管前、后血浆中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变化不明显 (P >0 .0 5 )。说明应用苯丙酸甲酯盐酸盐与异丙酚能更有效地抑制机体应激反应。结论 苯丙酸甲酯盐酸盐与异丙酚联合给药能更有效预防气管插管时不良心血管反应。
- 陈棉生吴励文
- 关键词:异丙酚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
- 不同剂量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气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单肺通气(OLV)患者氧合与分流的影响。方法择期食管癌手术患者40例在T6-7为穿刺点常规置管硬膜外麻醉后,随机分为Ⅰ组(n=20)静脉输注异丙酚5mg·kg^-1·h^-1;Ⅱ组(n=20)输注异丙酚10mg·kg^-1·h^-1,在开胸前及开胸后OLV 30min、60min分别取动脉血样即时作血气分析。结果OLV3 0min时,Ⅰ、Ⅱ组肺内分流率(Qs/Qt)分别为(11.35±3.6)和(15.6±5.41);PaO2分别为(36.12±10.23)和(31.05±9.36)。0LV 60min时Ⅰ、Ⅱ组Qs/Qt分别为(13.9±3.7)和(18.5±2.1);PaO2分别为(34.87±15.42)和(26.97±11.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mg·kg^-1·h^-1异丙酚输注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肺内分流及氧合影响小。
- 吴励文陈棉生郑良杰
- 关键词:异丙酚肺通气血液动力学硬膜外阻滞
- 幼儿心脏手术的脑氧供需
- 2007年
- 目的:探讨幼儿先天性心脏手术在体外循环(CPB)复温过程中的脑氧供需情况。方法:选择幼儿先天性心脏手术在CPB复温期间通过头部放置冰袋降温,使脑局部降温。经高位颈内静脉穿刺向头侧置管10~15cm,在CBP复温过程中各时点抽取来自脑静脉血液进行血气分析,并计算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各时点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结果:CPB降温前主动脉插管、降温阻断升主动脉、阻断升主动脉后15min、复温开放主动脉及心脏复跳过程脑静脉血液的血气分析及脑氧供需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幼儿心脏手术在CPB复温开放主动脉期间通过冰袋脑局部降温,能改善脑氧供需,全组未发现明显神经系统并发症,有利于幼儿心脏手术的脑保护。
- 陈棉生吴励文郭春明
- 关键词:心脏手术麻醉体外循环
- 罗哌卡因复合液对术后膀胱痉挛镇痛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硬膜外持续输注0.2%罗哌卡因、吗啡复合液对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镇痛的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对40例ASAⅠ~Ⅲ级,前列腺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A、B2组,A组患者术毕经硬外管注入0.2%罗哌卡因5ml,内含吗啡1.5~2mg作为负荷量,然后硬外管接美国Baxter镇痛泵,输注0.2%罗哌卡因48ml,内含吗啡4mg、胃复安20mg,以1ml/h速度持续输注;B组患者术毕经硬外管注入吗啡1.5~2mg作为负荷量,然后硬外管接美国Baxter镇痛泵,输注0.9%N.S48ml内含吗啡4mg、胃复安20mg,1ml/h速度持续输注。分别观察各组伤口疼痛VAS评分,膀胱痉挛性疼痛VAS评分,双下肢运动阻滞评分,同时观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等发生率。结果2组对患者伤口镇痛效果好,VAS评分无差异,2组双下肢运动阻滞程度无明显差异,恶心、皮肤瘙痒每组各1例,2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及呕吐。对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抑制A组优于B组,2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0.2%罗哌卡因、吗啡复合液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镇痛效果好,能明显抑制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且副作用少。
- 陈信发张舟吴励文郑妈迎
- 关键词: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术后镇痛罗哌卡因吗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