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桂英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丰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护理
  • 1篇带教
  • 1篇带教管理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脐带
  • 1篇实习带教
  • 1篇脐带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样
  • 1篇子宫内膜样腺...
  • 1篇微淋巴管
  • 1篇微淋巴管密度
  • 1篇腺癌
  • 1篇淋巴
  • 1篇淋巴道
  • 1篇淋巴道转移
  • 1篇淋巴管
  • 1篇淋巴管密度
  • 1篇内膜

机构

  • 4篇丰城市人民医...
  • 1篇江西省丰城矿...

作者

  • 4篇吕桂英
  • 1篇甘红军
  • 1篇李宏涛
  • 1篇杨美萍
  • 1篇李慧凤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外妇儿健康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LYVE-1的表达与淋巴道转移关系
2011年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样腺癌中淋巴管的分布特点及增殖状态,研究肿瘤淋巴管生成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及其相应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技术,运用淋巴管特异标记物LYVE-1检测微淋巴管密度(MLD),LYVE-1与Ki-67进行双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淋巴管增殖活性。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肿瘤边缘区淋巴管多呈管样扩张状,而肿瘤其他区域多为呈闭索状。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LD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显著性增高(P<0.05),MLD在肿瘤边缘区、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伴淋巴结转移组中显著增高,在临床分组间无显著差异。子宫内膜样腺癌中淋巴管内皮细胞Ki-67指数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增高(P<0.05),肿瘤边缘区Ki-67阳性表达的微淋巴管比肿瘤其他区域、有淋巴结转移组比无淋巴结转移组有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存在淋巴管生成,淋巴管主要分布在肿瘤边缘区且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增高。淋巴管密度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分化程度、淋巴道转移有关,与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检测淋巴管密度和增殖状态对预测淋巴道转移可提供一定理论的依据。
李宏涛李慧凤甘红军吕桂英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微淋巴管密度LYVE-1KI-67淋巴道转移
浅谈妇产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管理
2012年
护理临床实习就是把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能力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也是护生职业道德修养磨砺的一个过程。它是护理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是帮助护生从实习角色转变成护理工作者的关键环节,尤其在妇产科这个特殊的专科领域,如何把护理实习生转变成将来能独当一面的护理工作者,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工作者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妇产科事业的兴衰。
吕桂英
关键词:实习带教护理
新生儿脐带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1年
新生儿因为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可引起新生儿脐带渗血,脐带残端被细菌入侵,可引起新生儿脐炎。严重的脐炎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脐炎的预防在于脐部良好的护理,为了探讨新生儿脐部的有效护理方法,现将我们从2006年-2011年1632例新生儿脐部护理临床经验归纳几点。
吕桂英杨美萍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护理体会
新式缝合法在会阴侧切术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探讨新式缝合法在会阴侧切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将88例经阴道分娩有侧切指征的足月或末足月,胎位是否异常的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4例):会阴侧切术后,阴道内肠线连续缝合,尽量缩小会阴侧切口,处女膜外环肠线打结,然后直接丝线8字缝合,侧切外口的免皮下层肠线缝合的方法。对照组(44例):会阴侧切术后,阴道内肠线连续缝合基本相同,只是阴道外切口较深,需皮下肠线间断缝合一层然后丝线褥式缝合的方法。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稍短,只需3d拆线,拆线后,产妇感觉良好,无明显异物感,且减轻了产妇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对照组:住院时间稍长,一般需要整5d拆线,大多数产妇拆线后,仍觉会阴部有明显异物感,且不敢全臀落座,精神上压力较大,心情受到影响,阴道恶露排出时间延长,泌乳减少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于对照组,是一种切实可行,且操作简单,促进产妇早日康复的好方法,
吕桂英
关键词:会阴侧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