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涛 作品数:7 被引量:13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丰城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西省卫生厅重大科技项目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探讨p16和cyclin D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多肿瘤抑制蛋白(p16)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研究应用组织芯片在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的可行性。方法取40例胆囊癌、24例胆囊良性病变和16例癌旁黏膜标本,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成组织芯片,同时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芯片中p16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p16和cyclin D1在胆囊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和57.5(,与胆囊良性病变(75.0(,29.2()和癌旁黏膜(93.8(,12.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5)。p16的低表达和cyclin D1的高表达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P(0.025,P<0.01)、浸润深度(P<0.01,P<0.025)、淋巴结转移(P<0.01,P<0.01)以及患者的5年生存率(P<0.025,P<0.05)密切相关。p16和cyclinD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4)。结论p16和cyclin D1的异常表达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16和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评估胆囊癌预后的参考指标。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李宏涛 徐俐瑜 甘红军 张园园 刘勇 路名芝关键词:组织芯片 多肿瘤抑制基因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LYVE-1的表达与淋巴道转移关系 2011年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样腺癌中淋巴管的分布特点及增殖状态,研究肿瘤淋巴管生成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及其相应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技术,运用淋巴管特异标记物LYVE-1检测微淋巴管密度(MLD),LYVE-1与Ki-67进行双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淋巴管增殖活性。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肿瘤边缘区淋巴管多呈管样扩张状,而肿瘤其他区域多为呈闭索状。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LD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显著性增高(P<0.05),MLD在肿瘤边缘区、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伴淋巴结转移组中显著增高,在临床分组间无显著差异。子宫内膜样腺癌中淋巴管内皮细胞Ki-67指数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增高(P<0.05),肿瘤边缘区Ki-67阳性表达的微淋巴管比肿瘤其他区域、有淋巴结转移组比无淋巴结转移组有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存在淋巴管生成,淋巴管主要分布在肿瘤边缘区且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增高。淋巴管密度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分化程度、淋巴道转移有关,与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检测淋巴管密度和增殖状态对预测淋巴道转移可提供一定理论的依据。 李宏涛 李慧凤 甘红军 吕桂英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 微淋巴管密度 LYVE-1 KI-67 淋巴道转移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3年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42)与死亡组(n=38),比较两组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3年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生存组与死亡组临床表现、病变类型、病变部位、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组与死亡组性别、年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Lugano分期、病理分型、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治疗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病理分型为T细胞源性、治疗方案为单纯手术、Lugano分期为ⅡE~Ⅳ期、IPI评分≥3分、LDH水平升高是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3年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高、病理分型为T细胞源性、单纯手术、Lugano分期增加、IPI评分增加、LDH水平升高均会影响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3年生存率,需准确评估存在上述危险因素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方案,必要时可通过手术联合化疗治疗,以保证治疗准确性,延长患者生存期。 张园园 李宏涛 甘红军关键词:原发性胃淋巴瘤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泛素连接酶E3C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蛋白酶表达和远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卵巢癌中泛素连接酶E3C (UBE3C)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蛋白酶表达和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12月在该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卵巢癌患者和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检测UBE3C、蛋白酶的表达情况,随访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卵巢癌组织中UBE3C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IGO分期Ⅲ~Ⅳ期、肿瘤分级G2+G3、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中UBE3C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FIGO分期Ⅰ~Ⅱ期、肿瘤分级G1、无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BE3C阳性的卵巢癌组织中MMP-2、MMP-9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UBE3C阴性的卵巢癌组织,TIMP-1、TIMP-2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UBE3C阴性的卵巢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卵巢癌组织中UBE3C阳性表达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均明显短于卵巢癌组织中UBE3C阴性表达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卵巢癌中UBE3C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与肿瘤分期分级发展、蛋白酶表达增多及远期预后变差密切相关. 李宏涛 甘红军 李艳琴关键词:卵巢癌 蛋白酶 组织芯片技术应用于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16和cyclin D1的表达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多肿瘤抑制蛋白(p16)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80例乳腺癌组织芯片,同时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芯片中p16和cyclin D1的表达。结果80例乳腺癌中p16和cyclin D1的阳性率分别为40.0%和53.8%。乳腺癌中p16低表达与cyclin D1的高表达呈负相关(r<-0.49);p16低表达、cyclin D1高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p16和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李宏涛 熊永萍 徐明亮 刘勇 袁晟关键词:组织芯片 抑制基因 胃癌中AFP、glypican-3及SALL4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分析胃癌中AFP、glypican-3及SALL4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0例胃腺癌中AFP、glypican-3及SALL4蛋白的表达,分析伴有肠母细胞分化的胃腺癌(gastriec adenocareinoma with enteroblastic,GAED)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比分析GAED与非GAED之间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120例胃腺癌中GAED共10例,其发病率为8.33%(10/120)。GAED中有4例AFP阳性表达,阳性率为40%,4例glypican-3阳性,阳性率为40%,SALL4蛋白阳性表达10例,阳性率为100%。与非GAED相比,GAED具有更高的淋巴结转移率、脉管侵犯率及更高的病理分期(P<0.05),而发病年龄、肿瘤最大径、发病部位、浸润深度以及神经侵犯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ED是一种少见的胃腺癌,其具有特征性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与非GAED相比,侵袭性更强。 李宏涛 魏淑飞 黎美仁关键词:胃腺癌 AFP GLYPICAN-3 SALL4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大肠癌组织中p16和cyclinD1的表达 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大肠癌组织中多肿瘤抑制蛋白 (P16 )和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D1)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 80例大肠癌组织芯片 ,同时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芯片中P16和cyclinD1的表达。 结果 :80例大肠癌中P16和cyclinD1的阳性率分别为 4 0 0 %、5 7 5 %。P16低表达、cyclinD1高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程度密切相关 ,大肠癌中P16低表达与cyclinD1的高表达密切相关。 结论 :P16和cyclinD1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评估大肠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P16低表达影响cyclinD1的高表达。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 ,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李宏涛 李艳琴 甘红军 袁晟 刘勇关键词:大肠癌组织 低表达 组织芯片技术 肿瘤抑制蛋白 细胞周期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