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尚明

作品数:26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神经瘤
  • 11篇听神经
  • 11篇听神经瘤
  • 10篇面神经
  • 7篇颅内
  • 6篇颅多普勒
  • 5篇大型听神经瘤
  • 5篇电图
  • 5篇经颅多普勒
  • 5篇急性
  • 4篇神经功能
  • 4篇手术
  • 4篇内压
  • 4篇颅内压
  • 4篇面神经功能
  • 4篇肌电
  • 4篇肌电图
  • 3篇切除
  • 3篇显微手术
  • 3篇颅内高压

机构

  • 25篇中南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广东医学院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25篇刘尚明
  • 12篇袁贤瑞
  • 8篇刘运生
  • 7篇姜维喜
  • 6篇朱权
  • 4篇刘志雄
  • 4篇罗端午
  • 4篇黄军
  • 4篇李臻琰
  • 4篇莫大鹏
  • 4篇陈兵
  • 4篇潘亚文
  • 3篇彭泽峰
  • 3篇杨治权
  • 3篇范益民
  • 2篇刘景平
  • 2篇杨志权
  • 2篇郝解贺
  • 2篇马建荣
  • 2篇陈立华

传媒

  • 4篇中国耳鼻咽喉...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兔急性局限性颅高压模型经颅多谱勒频谱参数与脑灌注压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应用新西兰兔急性局限性颅高压模型 ,研究经颅多谱勒频谱参数与脑灌注压的关系。方法 :2 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二组 ,实验组 12只 ,间断硬膜外水囊注水 ,TCD持续监测 ,直至动物死亡为止 ;对照组 8只 ,水囊不注水 ,TCD持续监测同样时间。结果 :随着ICP的升高 ,CPP降低 ;经颅多谱勒参数与CPP有一定关系 ,相关性强弱依次为 :RI>PI >cf=ce >Vd >Vm >Vs。结论 :经颅多谱勒参数可以定量地反映颅高压时脑灌注压的改变。
陈兵刘运生莫大鹏李臻琰刘尚明
关键词:经颅多谱勒颅高压脑灌注压
单侧颈动脉结扎治疗七例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初步报告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颈动脉结扎治疗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的适应证、术前准备、手术方案选 择、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 7例均为DSA证实的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患者,对5例为先行 缓慢夹闭颈内动脉再行颈内动脉结扎术,1例直接行结扎颈内动脉,1例直接行结扎颈总动脉。术 前均行马他氏(Matas'test)试验2周,4例术中、术后行多普勒监测,全部病例术后进行心电、 血压等监护。 结果 7例患者中,术后2例出现并发症,1例术后第5周缓慢出现对侧肢体偏 瘫,1例术后4h意识变差,肢体活动障碍,行急诊手术再次开放颈内动脉,但术后患者仍有偏 瘫。7例患者出院时,6例症状部分缓解,CT复查示动脉瘤内血栓形成。 结论 单纯颈动脉结扎 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简单有效的方法,特别是缓慢闭塞颈内动脉的方法值得采用。
彭泽峰马建荣刘景平王君宇姜冰杨志权张明宇马志明刘尚明
关键词:结扎颈内动脉海绵窦大动脉瘤
兔急性弥漫性颅内高压模型中经颅多普勒的改变
2008年
目的采用兔急性弥漫性颅高压模型,研究弥漫性颅内压增高过程中经颅多普勒的变化规律。方法A组(对照组)8只,枕大池穿刺后不注入林格氏液;B组(实验组)12只,枕大池穿刺后逐步持续注入林格氏液。TCD持续监测同样时间。结果随着ICP的升高,TCD与急性弥漫性ICP增高有密切线性关系;TCD的变化发生在生命体征改变之前,更早于Cushing反应之前;在濒死前期,TCD出现一"反跳"现象,提示预后极差。结论TCD频谱的变化能较早地反映ICP的变化及颅内高压的严重程度,同时ICP增高晚期出现的特征性"反跳"现象为临床判断病情变化,治疗效果预后等提供了一定线索。
谢宏刘运生刘尚明
关键词:经颅多谱勒颅内压
音乐松静疗法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研究
脑动脉硬化症(CAS)属于心身疾病范畴。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音乐松静疗法心身兼治 CAS 患者。用经颅多谱勒(TCD)和心理测量技术评价60例 CAS 的疗效,证实本疗法改善脑供血(生理),纠正 A 型性格与消除情绪障碍(心...
谭孝厚杨放如庄汉平张立春刘尚明黄凤毛
关键词:心身疾病脑动脉硬化
文献传递
罗库溴铵不同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对听神经瘤切除术患者面神经诱发肌电图监测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罗库溴铵不同神经肌肉阻滞(NMB)程度对听神经瘤切除术患者面神经诱发肌电图(EEMG)监测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听神经瘤切除术患者35例,年龄20.64岁,性别不限,体重指数≤30ks/m2,ASA分级I或Ⅱ级。采用美国Axon公司的EpochXP2000型16通道多功能电生理监测仪监测面神经EEMG,术中电刺激面神经,记录眼轮匝肌的诱发电位;采用荷兰Organon公司的TOF-walchsX肌松监测仪监测外周NMB程度,采用四个成串刺激模式。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s/ks后,在不同外周NMB程度(100%、75%、50%、25%、0)时测定面神经EEMG的振幅和潜伏期,计算振幅保留比率(实测EEMG振幅与基础值的比值)。面神经EEMG的振幅保留比率与外周NMB程度间进行直线回归分析,面神经EEMG的振幅保留比率和潜伏期分别与铃周NMB程度间进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当NMB为100%,有6例患者未能诱发出EEMG反应;振幅保留比率(Y)与外周NMB(X)程度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0.787X,决定系数为0.898(P〈0.05);二者间的相关系数为-0.947(P〈0.05);潜伏期与外周NMB间的相关系数为0.328(P〈0.05)。结论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维持外周NMB25%~50%时不仅可保证有效地监测面神经EEMG,而且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
杨丽娜鄢建勤崔亚萍邹望远杨治权刘尚明袁贤瑞
关键词:雄甾烷醇类神经肌肉阻滞面神经肌电描记术
幕上幕下急性局灶性颅内高压的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研究幕上幕下占位性病变引起的颅内高压与颅底血管经颅多普勒 (transcranialDoppler,TCD)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兔随机分成幕上组和幕下组 ,硬膜外腔预置球囊 ,扩张造成急性颅内高压 ,每隔 15min扩张球囊一次 ,用TCD同时监测基底动脉 (basilarartery ,BA)、右侧的大脑中动脉 (rightmiddlecerebralartery ,rMCA)并记录TCD参数、颅内压 (intracranialpressure ,ICP)、体循环动脉压 (systemicarteralpressure ,SAP)。结果 :①正常BA的频谱形成态与MCA的频谱形态不同 ,呈高阻力、低血流的特征。②在球囊体积为 0 4ml,0 5ml水平处 ,幕上组的ICP比幕下组明显增高 (P <0 .0 5 )。③幕上组MCA的TCD参数与ICP的相关性比BA的TCD参数与ICP的相关性密切 ;幕下组 :BA的TCD参数与ICP的相关性比MCA的TCD参数与ICP的相关性要密切。结论 :①幕上或幕下占位性病变存在颅内压力梯度 ,颅内压监护探头应放在病变处或尽可能靠近病变。②利用TCD行无创性ICP监护时 。
张耀华刘运生刘尚明陈立华陈凌刘志雄
关键词:颅内高压经颅多普勒TCD
兔急性颅内高压模型中体感诱发电位与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索颅内压 (ICP)升高过程中体感诱发电位 (SEPs)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s)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幕上不同部位放置球囊引起急性ICP增高的动物模型。将新西兰兔 30只分为 3组 :A组动物球囊置入右顶部硬膜下 ;B组动物球囊置入右颞底 ,C组以上部位动物各半 ,球囊内不注水。结果 :(1)A组SEPsP1波幅在ICP升至(1.48± 0 .35 )kPa即发生显著变化 ,而B组中ICP达 (8.10± 1.2 5 )kPa才出现波幅显著压缩。A组BAEPs在ICP升至(9.40± 1.6 0 )kPa时才出现IV ,V ,VII波的PL延长 ,而B组在ICP为 (3.11± 0 .80 )kPa时即见III波PL显著延长。 (2 )随ICP增高 ,P1波幅先随之升高 ,继而转为下降。结论 :SEPs与BAEPs的变化不仅受ICP高低的影响 ,还与病变的部位有关 ;
王翦刘运生刘尚明朱建坤刘志雄陈凌
关键词: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幅动物疾病模型
经颅多普勒频谱参数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关系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经颅多普勒频谱参数与颅内压的关系。方法应用TCD检测20例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同时行颅内压监测。结果经颅多普勒频谱参数cf、PI、af、RI、ae均和ICP正相关,Vd、ac和ICP负相关,其中cf与ICP的相关系数最大。建立TCD相关参数与ICP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ICP=0.312MAP-1.531Vd+21.437PI-15.059ac+38.722cf(P<0.001,R2=0.920估计值的标准差=4.0972mmHg)。结论经颅多谱勒频谱参数可以反应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的改变。综合研究经颅多谱勒频谱参数、血压与颅内压的关系是应用经颅多普勒无创监测颅内压的方向。
陈兵莫大鹏李臻琰刘尚明刘运生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颅内压TCD
脑动脉硬化症心身放松治疗的经颅多普勒观察
2005年
目的观察脑动脉硬化患者心身放松疗法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的变化。方法60例脑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心身放松疗法加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疗程为8周,运用经颅多普勒检测技术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心身放松疗法加常规治疗组的左侧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血管搏动弹性指数及脑血管阻力指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心身放松疗法加常规治疗组经颅多普勒频谱改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心身放松疗法加常规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心身放松疗法能显著增加脑血流速度,降低脑血管阻力和提高脑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
杨放如刘尚明杜小平
关键词:神经病学经颅多普勒脑动脉硬化症大脑中动脉
大鼠听神经瘤慢性压力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建立SD大鼠听神经瘤慢性压力模型,为听神经瘤所致的面、听神经电生理功能及病理学改变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测量人与SD大鼠后床突中点-岩骨基底的距离。根据二者之比,设立大鼠听神经瘤压力模型的分级梯度。用1.8F介入用微导管自制成球囊导管,模仿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将球囊置入右侧小脑脑桥角区(CPA),缓慢注液至设定液量后结扎导管尾端,背部皮下潜行埋藏,建立载瘤1周模型。结果除大肿瘤组模型鼠1例死于脑干危象,另1例术后第5天死于颅内感染外,余各组模型大鼠1周时BAEP电生理和MRI影像学检查均证实建模成功。结论建立了SD大鼠听神经瘤的慢性压力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听神经瘤压迫对面、听神经及其周围结构的长期影响奠定了基础。
朱权袁贤瑞姜维喜刘尚明黄军
关键词:神经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