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元钦

作品数:22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济南军区总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入路
  • 4篇手术
  • 4篇切除
  • 4篇显微手术
  • 4篇脑膜
  • 3篇入路切除
  • 3篇神经鞘瘤
  • 3篇手术治疗
  • 3篇肿瘤
  • 3篇椎板
  • 3篇颞下
  • 3篇外伤
  • 3篇显微手术治疗
  • 3篇颅脑
  • 3篇脑膜瘤
  • 3篇半椎
  • 3篇半椎板
  • 3篇垂体
  • 2篇动脉
  • 2篇神经麻痹

机构

  • 2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2篇张荣伟
  • 22篇刘元钦
  • 14篇刘建民
  • 6篇许鹏
  • 4篇许峰
  • 3篇张叶华
  • 3篇袁绍纪
  • 3篇常晓赞
  • 3篇赵传东
  • 1篇姜振锋
  • 1篇张太宝
  • 1篇李占彪
  • 1篇张庆露
  • 1篇刘建民

传媒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实用医药杂志
  • 3篇临床神经外科...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视束胶质瘤全切1例被引量:1
2013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3岁,因视力下降半年、口角向左侧歪斜3周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右侧中枢性面瘫;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眼球运动正常,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眼底检查示视盘边界清、色红润、中心反射存在;视力检查示左眼为0.3、右眼为0.2,矫正视力后双眼均为1.2;视野检查示右侧同向偏盲。头部MRI检查示左侧基底节区有一2.0 cm×2.5 cm类球形占位,延伸至脑底,T1像呈低信号、2像呈信号,增强扫描显示病变周边强化;
张荣伟许鹏刘建民刘元钦张太宝
关键词:胶质瘤显微手术
破裂性大脑中动脉瘤开颅夹闭与血管内栓塞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评价开颅夹闭与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性大脑中动脉瘤的早期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破裂性大脑中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1例)予开颅夹闭术,B组(17例)予血管内栓塞术;比较两组的早期疗效。结果两组术前Hunt-Hess分级、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住院时间、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一月改良Rankin评分差异显著(P<0.05)。A组无死亡病例;B组1例血管内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死亡。结论破裂性大脑中动脉瘤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早期患者的症状改善状况优于血管内栓塞术,考虑原因为开颅夹闭术清除了动脉瘤周围的血肿,持续外引流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及血性脑脊液。
刘建民张荣伟袁绍纪刘元钦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瘤开颅夹闭术血管内栓塞术
颅脑外伤术后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1例
2015年
患者,男,20岁。因车祸伤致头部外伤后意识不清2 h于2013-09-19急诊入院。入院查体: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4 mm,左侧3 mm,对光反射迟钝,四肢活动尚可,肌张力不高,双侧病理征未引出。颅脑CT示弥散性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额颞部硬膜下血肿。已有脑疝初期表现,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第二天患者意识清醒,后给予抗感染、脱水、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患者术后第7天复查生化检查血钠113 mmol/L,考虑外伤性尿崩症,给予静脉补充,次日血钠升至120 mmol/L,后继续给予静脉补钠,3 d内在静脉补钠及多盐饮食下血钠均维持在120 mmol/L左右,遂行24 h尿钠示1034 mmol(正常值130~220 mmol),遂考虑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可能,给予限制摄入量800 ml/d,给予呋塞米20 mg,静脉注射,1次/12 h,后3 d复查生化示血钠分别为126 mmol/L、130 mmol/L、135 mmol/L,呋塞米应用5 d后停药,患者电解质情况趋于稳定,预后良好出院。
刘元钦张荣伟刘建民
关键词: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症
眉弓上锁孔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眉弓上锁孔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3月~2014年4月收治12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均采用眉弓上锁孔入路。结果根据Simpson分级,12例手术中I级切除8例,Ⅱ级4例,术后随访3~18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锁孔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手术瘢痕小等优点,熟练应用能够提高肿瘤全切率,取得良好疗效。
刘元钦张荣伟刘建民赵传东郭运林
关键词:鞍结节脑膜瘤锁孔眉弓
鼻侧方入路全切筛窦脑膜瘤一例
2012年
患者女,5岁。因鼻塞5个月,行右鼻腔肿物切除术后2周入院,病理为“脑膜瘤”。查体:一般情况可,右眼稍向外突出,眼球活动自如,右鼻腔通气不畅,余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副鼻窦CT平扫示:右侧筛窦为一类球形高等密度影,密度不均,中央为软组织密度,壁完整、光滑,呈骨样密度,
张荣伟许鹏刘建民刘元钦
关键词:侧方入路鼻塞全切软组织密度切除术后鼻腔肿物
半-半椎板入路切除脊神经鞘瘤(附18例报告)被引量:8
2017年
椎管内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5%,而神经鞘瘤约占椎管内肿瘤的25%.脊神经鞘瘤多为单发,在整个椎管各节段均可发生,40 ~60岁为发病高峰,绝大多数起源于背侧神经根[1].对于脊神经鞘瘤的治疗,既往以全椎板切除术为主,但该术式对脊柱后柱结构的损伤较大.此后逐渐发展为应用半椎板手术,并获得了较好的预后.然而,对于位于椎板节段间较小的神经鞘瘤,利用相邻椎板间的自然间隙经上下扩大后进行手术(半-半椎板入路),更能够维持椎管骨性结构的稳定,亦有利于全切除肿瘤.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8例脊神经鞘瘤患者,采用半-半椎板入路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刘元钦张荣伟刘建民赵传东郭运林
关键词:半椎板入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全椎板切除术骨性结构
面神经管减压治疗外伤性面瘫1例分析
2011年
本文对面神经管减压治疗外伤性面瘫1例分析如下。1病历概要男,40岁。头部外伤后左侧面瘫1个月余。在外院给予保守治疗1个月余症状无改善,转入我科。体检:神志清,精神可,左侧额纹消失,左眼闭合不完全,鼻唇沟不对称,电测听示左耳混合性聋,肌电图检查结果示左面神经损伤(90%),左侧面瘫H-B分级V级,颅脑CT示左颞骨骨折,给予神经营养治疗2周,在患者自受伤后50d后并面瘫症状后无改善的情况下,全麻行乳突入路面神经管减压术,术中剥离暴露乳突部,
刘元钦张荣伟许鹏
Wernicke脑病误诊1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许峰张荣伟袁绍纪刘建民张叶华刘元钦姜振锋
关键词:误诊
半-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附18例分析)
刘元钦张荣伟
动眼神经束膜囊肿一例
2017年
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因动眼神经麻痹起病的患者,术后经病理学诊断为动眼神经柬膜囊肿。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未发现有类似病例报道。现将其诊断、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刘元钦张庆露许峰张荣伟
关键词:动眼神经麻痹病理学诊断神经外科病例报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