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嘉

作品数:10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东斯拉夫人
  • 2篇斯拉夫人
  • 2篇瓦良格
  • 1篇地方管理
  • 1篇地缘
  • 1篇始末
  • 1篇斯拉夫派
  • 1篇自治
  • 1篇外交
  • 1篇西方派
  • 1篇校本
  • 1篇历史教学
  • 1篇可汗
  • 1篇教学
  • 1篇俄罗斯外交
  • 1篇高校
  • 1篇高校本科
  • 1篇本科

机构

  • 6篇苏州科技学院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齐嘉
  • 1篇曹维安

传媒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教育探索
  • 1篇历史研究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 1篇黑河学刊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析空间因素对俄罗斯外交的影响
2014年
纵观俄罗斯的外交历史与传统,空间因素下的自然地理状况、国土疆域、资源条件和地缘政治环境均深深影响着俄罗斯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以及对周边文明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俄罗斯人特有的安全观和发展观,对俄罗斯的外交理念、外交思想、外交战略和政策都有极其巨大的影响。空间因素是俄罗斯政治文化形成的依托和土壤。政治文化孕育了其外交思想的形成,外交思想又制约着其外交政策的决策。空间因素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潜在地指导并推动着俄罗斯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外交进程,隐性地融入俄罗斯外交历史的传统和脉络,成为分析研究俄罗斯外交领域中极其重要的指导性原则。
齐嘉周厚琴
关键词:俄罗斯外交地缘
罗斯汗国初探
2015年
中世纪时期的法兰克史料《别尔京编年史》和阿拉伯史料《商路》所记述的罗斯可汗、罗斯汗国,在时间上早于俄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往年纪事》有关邀请留里克入主诺夫哥罗德的时间记载,这直接关联到罗斯名称的来源以及基辅罗斯国家建立的时间问题,因此对俄国古代国家起源的研究至关重要。依据相关史料可见,罗斯汗国是由9世纪上半期东欧地域广泛的沿河商贸活动所形成,其可汗的称谓源于哈扎尔汗国的影响。罗斯汗国的建立者更大可能是斯堪的纳维亚人,其权力中心所在位置也最可能在伊尔门湖地区沃尔霍夫河沿岸的留里克沃。
齐嘉
关于高校本科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2015年
我国高校本科历史教学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不合理、考核方式不合理、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改进的建议是优化课程设置、注重课堂和课后互动、改革考核模式和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齐嘉
1767—1768年俄国立法会议始末论述
2016年
俄国1767-1768年召开的立法会议对于俄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和变迁有着深远的影响。全国代表的选举、代表集合、200多场代表大会,这一切都为俄国当时的主要阶层参政议政开了先河,使得除了农奴阶层之外的人民第一次被赋予了表达政治观点的权利。但是,俄国当时根本不具备建立宪政国家的历史条件和土壤,贵族、市民和农民等各阶层之间都存在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无法形成统一的价值理念,因此立法活动无果而终。事实上,会议的本质是叶卡捷琳娜二世试图将启蒙思想与君主专制相互结合的一场实验,虽未成功,但也留下了可以参鉴的先例。
齐嘉
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争论
2007年
斯拉夫主义者与西方主义者的争论是有关俄国的历史命运和俄国在世界中使命的争论。硝烟战火的论台虽早已消逝在云烟的历史之中,但斯拉夫派与西方派所争论的问题却保存了下来,直至新世纪初的俄国知识者们仍喧哗其中。
齐嘉
关键词:西方派斯拉夫派
'罗斯'名称的起源与古罗斯国家的形成
俄国史学界对“罗斯”名称起源与古罗斯国家形成问题存在长期争论。本文对俄国及国外文献史料考辨分析后认为,瓦良格人、罗斯人更人可能是诺曼人,他们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考古资料也证明沃尔霍夫-第聂伯河水道和伏尔加河水道所有关键...
齐嘉
关键词:东斯拉夫人
18世纪俄国地方管理制度探析
2016年
18世纪是俄国地方管理制度的重要转型期。伴随领土的不断扩张以及国家内部矛盾的演化,地方管理制度变革成为沙皇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更成为顺利完成其他各项改革的先决条件。由于缺乏完备的官僚体系,从彼得一世时期起,沙皇利用地方自治传统和制度,以地方选举的方式来吸引各等级共同参与国家地方行政管理,实施地方自治。宫廷政变及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伴随贵族等级自治的逐步形成,俄国地方自治的观念和意识也随之增强。但是,由于国家原则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俄国的地方自治完全不同于西方。俄国地方管理机关的选举机构均为国家自上而下垂直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自治仅是中央管控地方的一种政治手段。可以说,18世纪俄国的地方自治,只有西方的形,而无自治的实。
齐嘉
关键词:地方管理自治
基辅罗斯维彻探析
2016年
维彻本意为市民大会,源于东斯拉夫人原始部落的决议方式,是基辅罗斯时期重要的议事机构,其相关职能极为广泛。维彻的社会构成起初由全体男性市民共同参与,从11世纪起则逐渐由城市有产者把持。维彻与王公共同遵从习惯法与契约原则,平等共享国家及城市的统治权力。需要注意的是,维彻本身是一个发展性的历史问题,在基辅罗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维彻的含义、职能及功用都不尽相同。就基辅罗斯国家整体而言,大公和王公的统治还远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君主制,基辅罗斯是由维彻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力量差别而形成的政治多元化的城邦文明。
齐嘉周厚琴
古罗斯起源问题中的反诺曼理论——评述以Б.Д.格列科夫为代表的“农业罗斯”说
2010年
Б.Д.格列科夫是苏联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从古罗斯国家"怎样"建立的问题入手,将"罗斯人"的族属问题暂时搁置,并提出其国家的建立基础源于古罗斯地区农业的发展及成熟,驳斥了以В.О.克柳切夫斯基为代表的商业罗斯理论的种种观点。此理论研究上的变化,也为苏联时期历史学界对古罗斯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反诺曼理论的基调,并一直影响至今。
齐嘉
“罗斯”名称的起源与古罗斯国家的形成被引量:5
2012年
俄国史学界对"罗斯"名称起源与古罗斯国家的形成问题长期存在争论。考古资料证明,沃尔霍夫—第聂伯河水道和伏尔加河水道所有关键商站的物质文化遗存本身都带有斯堪的纳维亚的遗迹;东欧平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四邻关系决定了东斯拉夫人最初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国家形成模式;东斯拉夫人在古罗斯国家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奠基作用,他们只有等待机遇和外部动力才能建立古罗斯国家,这种机遇就是与拜占庭帝国广泛的国际商贸活动,外部动力则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瓦良格人。
齐嘉曹维安
关键词:东斯拉夫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