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欣
-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降钙素原——细菌感染全身反应的新指标被引量:10
- 2002年
- 细菌感染的常用监测指标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本文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生化特点、临床应用及 其与CRP、细胞因子的比较展开讨论,为推广PCT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
- 魏欣曾邦雄袁世荧
- 关键词:降钙素原细菌感染PCT生化特性C反应蛋白
- 高频通气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应用探讨
- 2002年
- 张汉生魏欣姚尚龙
- 关键词: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高频通气异丙酚骨骼肌松弛药全身麻醉
- 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对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的效果不佳或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旨在提高和完善术后 PCEA的效果。 40 0例术后患者行 PCEA,观察静止 VAS评分 ,大于 3分者认为镇痛效果不佳。发现 2 5例患者静止 VAS评分大于 3分 ,占总例数的 6 .2 5 %。镇痛效果不佳与患者错误使用镇痛泵、 PCEA系统故障。
- 魏欣张小铭杨磊王洁
- 关键词: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后镇痛影响因素
- 丙泊酚镇静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以咪唑安定镇静作为对照,研究丙泊酚镇静对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血浆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30例硬膜外麻醉下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例):对照组,术中未给予任何镇静药物;咪唑安定组,切皮前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 mg/kg,继之以微泵输注,输注速度为0.1mg·kg-1·h-1;丙泊酚组,切皮前静脉注射丙泊酚2.0 mg/kg,继之以微泵输注,输注速度为3.0mg·kg-1·h-1。分别调节丙泊酚和咪唑安定的输注速度和输注量,使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约为3分。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术前和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三组患者术后血浆中TNF-α、IL-6、IL-8和IL-10的浓度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血浆TNF-α、IL-6、IL-8浓度升高的幅度,丙泊酚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咪唑安定组,咪唑安定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10浓度升高的幅度,丙泊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咪唑安定组(P<0.05),咪唑安定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丙泊酚镇静可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而有效缓解手术创伤和麻醉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
- 魏欣袁世荧卫富强姚尚龙
- 关键词:丙泊酚咪唑安定全子宫切除术血浆细胞因子IL-8
- Survivin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COX-2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COX-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运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urvivin和COX-2蛋白在50例口腔鳞癌组织、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结果:Survivin蛋白在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呈阴性,而在50例口腔鳞癌组织中有42例阳性,占84%,差异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COX-2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6%(43/50)。Survivin蛋白阳性率与年龄和性别不相关,而与COX-2蛋白阳性呈正相关(P<0.05)。Survivin蛋白在低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比在高分化癌中高,但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性。结论:肿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高阳性表达对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COX-2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也有高阳性表达,并与Survivin有相关性。两者可能存在共同的激活机制,从而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凋亡。
- 魏欣张汉东
-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SURVIVIN蛋白COX-2蛋白
- 托烷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被引量:25
- 2007年
- 目的比较托烷司琼的不同给药方式对术后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气管内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24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四组。Ⅰ组术毕静脉连接患者自控镇痛(PCA)泵;Ⅱ组术毕静注5mg托烷司琼后连接PCA泵;Ⅲ组术毕静注2mg托烷司琼后连接PCA泵(PCA泵内加托烷司琼3mg);Ⅳ组术毕连接PCA泵(PCA泵内加托烷司琼5mg)。PCA泵药物配制:900mg曲马多加生理盐水配至总容量为100ml。分别于术后2、4、8、20、36和48h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1)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在术后2、4h恶心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Ⅳ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术后2、4和8h恶心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2)与Ⅰ组比较,Ⅱ组在术后2、4、8和36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Ⅲ组在术后2、4、8、36和48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在术后48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Ⅳ组在术后2、4、8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Ⅲ组在术后2、4和48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Ⅳ组(P<0.05)。结论术毕单次注射2mg托烷司琼,并通过PCA泵持续输注可在术后48h内有效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术毕单次注射5mg托烷司琼,术后短时间内可预防恶心、呕吐,但术后48h已无此作用;而通过PCA泵中持续输注5mg托烷司琼不能预防恶心、呕吐。
- 魏欣姚尚龙张小洺
- 关键词:托烷司琼术后镇痛恶心呕吐
- 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对大鼠体外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 2005年
- 目的观察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HHS)在预处理与后处理的方式下对缺血再灌注的大鼠体外心脏功能和心肌组织学结构等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复制缺血再灌注Langendorff灌流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观察各组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心率-压力乘积(RPP)、冠脉流量(CF)和心率(HR)的变化。实验结束后测定左心室心肌组织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取心尖组织电镜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预处理与后处理组心肌LVDP、RPP、CF及HR显著降低,LVEDP明显升高(P<0.05或0.01),灌注15 min后有所恢复。再灌注30 min后,与对照组相比,其LVDP、RPP、CF与HR显著升高,LVEDP显著降低(P<0.05或0.01)。预处理与后处理组的SOD活性,尤其是Mn-SOD活性明显增加。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有大片坏死,心肌超微结构破坏严重,而预处理与后处理组表现为散在的局灶性坏死。结论HHS对体外大鼠心脏均呈现急性、负性变力变时效应,缺血后的心肌表现更为明显。但可以缓解体外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且HHS预处理比后处理表现出更好的保护作用。
- 袁世荧伍静魏欣姚尚龙
- 关键词: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