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腹腔镜微创与传统开放Mckeown手术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微创Mckeown手术相较于传统开放Mckeown手术在治疗食管癌中的优越性。方法:选取某医院胸外科开展的150例食管癌手术。其中75例行胸腹腔镜联合微创Mckeown手术为观察组,75例行传统开放Mckeown手术为对照组。分析及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结果:胸腹腔镜联合微创Mckeown手术和传统开放Mckeown手术相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都有较明显的下降,术后肺部感染率、呼吸功能衰竭发生率、术后24 h疼痛评分均显著减少,同时对于淋巴结的清扫个数也相比于传统开放手术有所增加,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声音嘶哑、吻合口瘘、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腔镜联合微创Mckeown手术较传统开放Mckeown手术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具有手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淋巴结清扫更加全面的优势,在食管癌的手术治疗中,安全可行,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
- 冯琼宇陶一勤胡海峰
- 关键词:食管癌近期疗效
- 肺癌的外科治疗现状被引量:3
- 2010年
-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至目前仍然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肺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在不断更新。微创外科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肺癌的外科诊断和治疗。肺癌的外科治疗从最初非解剖性的肿瘤烧灼切除,发展到了全肺切除以及肺叶、支气管袖式肺叶、支气管肺动脉袖式肺叶切除、气管隆突切除重建等多种术式。该文对肺癌外科诊断和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姚鹏李月明陶一勤黄泽龙
- 关键词:肺癌外科手术微创技术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诊断和治疗分析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5月行食管癌根治术750例患者临床资料,出现术后吻合口瘘28例,其中颈部吻合口瘘4例,左胸入路胸内吻合口瘘19例(弓上13例,弓下6例),Ivor Lewis术后吻合口瘘5例。所有吻合口瘘患者均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胸腔内引流、纵隔脓腔冲洗以及放置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等保守治疗。结果颈部吻合口瘘患者均治愈出院,3例胸腔内瘘患者死亡,其余胸腔内瘘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包括1例食管内置入支架患者。结论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早发现、早处理是食管癌术后的吻合口瘘治疗的关键。积极的保守治疗是处理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措施。
- 胡海峰陶一勤李道航
- 关键词:食管癌吻合口瘘并发症肠内营养
- 胸腹腔镜下食管癌颈部T型吻合与圆吻吻合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比较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中T型吻合与常规圆吻吻合两种吻合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68例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吻合手术方式分为T型吻合组32例及圆吻吻合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术后胃食管反流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术后返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型吻合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3.13%)低于圆吻吻合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中T型吻合的临床效果优于圆吻吻合。
- 廖慧娟陶一勤胡海峰
- 关键词:食管癌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胃食管反流
- 食管癌外周血相关指标和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RDW、NLR、LMR和SII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154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1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采用ROC曲线选定RDW、NLR、LMR、SII的最佳截断值,比较不同水平患者的RDW、NLR、LMR、SII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食管癌患者的RDW、NLR及SII值均高于健康人群,LMR值均低于健康人群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NLR、LMR、SII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25%、2.895、4.130、563.8。各分组比较中,RDW越高的患者年龄越大,病理分化程度越低。NLR越低的患者分化程度越高,TNM分期越早。LMR低水平组的患者男性较多,肿瘤部位多在中和下,N分期及TNM分期较晚。SII越高则病理分化程度越低,N分期及TNM分期较晚(P均<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前RDW、NLR、LMR及SII值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相关性,可对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作出预测,为食管癌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 张若仪陶一勤
- 关键词:食管癌RDWNLR临床病理特征
- 体表经纬定位法在肺结节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分析体表经纬定位法在肺结节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8月—2022年9月在本院进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结节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术前采用hook-wire定位法辅助胸腔镜手术进行,实验组患者术前采用体表经纬定位法辅助胸腔镜手术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定位以及穿刺情况、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结节切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穿刺深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定位所需时间以及肺结节距离定位点的距离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41/41),高于对照组92.68%(37/4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44%(1/41),低于对照组14.63%(4/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一次性肺结节切除率为97.56%(40/41),与对照组的92.68%(37/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体表经纬定位法辅助肺结节胸腔镜手术进行,具有定位时间短、定位精准、穿刺成功率高以及低并发症发生率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陈萌陶一勤
- 关键词:肺结节胸腔镜手术
-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1
- 2009年
-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外科治疗瓣膜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临床应用的人工心脏瓣膜存在着需要终身抗凝或瓣膜容易衰败等缺点。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心脏瓣膜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该文综述近年来组织工程心脏瓣膜在种植材料、种子细胞、动物实验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并探讨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 胡海峰陶一勤李道航沙纪名
- 关键词:心脏瓣膜生物材料
- 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的围术期效果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观察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的围术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治疗的高龄(≥70岁)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255.14±40.83)min,术中出血量为(140.53±35.24)mL,清扫淋巴结数量为(16.50±3.57)枚,住院时间为(15.12±3.27)d。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轻度声音嘶哑6例,颈部吻合口瘘3例,肺部感染6例,心律失常15例,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创伤小、出血少、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低,安全性较高。
- 胡海峰陶一勤黄国正廖慧娟
- 关键词:食管癌颈部吻合
- 自控硬膜外镇痛对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干预效果及IL-10和TNF-α水平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5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组91例、PCIA组68例。所有患者均行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干预,PCIA组行自控静脉镇痛干预,PCEA组患者行自控硬膜外镇痛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0.5 h(T1)、切皮后1 h(T2)、术后4 h(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时间点机体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应激激素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及IL-10、TNF-α水平变化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统计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与T1时间点相比,两组患者T2时间点GH、Cor、PRL、IL-10、TNF-α水平均升高,T3、T4、T5时间点GH、Cor、PRL、IL-10、TNF-α水平逐渐降低,且PCEA组GH、Cor、PRL、IL-10、TNF-α水平低于PCIA组(P<0.05)。与T1时间点相比,两组患者T2时间点CD3^(+)、CD4^(+)水平、CD4^(+)/CD8^(+)值均降低,T3、T4、T5时间点CD3^(+)、CD4^(+)水平、CD4^(+)/CD8^(+)值逐渐升高,且PCEA组CD3^(+)、CD4^(+)水平、CD4^(+)/CD8^(+)值高于PCIA组(P<0.05)。与PCIA组相比,PCEA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降低(P<0.05)。PCEA组肺部感染发生率3.30%低于PCIA组14.71%(P<0.05)。结论与PCIA相比,PCEA用于食管癌手术患者,可明显减轻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及IL-10、TNF-α异常变化,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 姚鹏田界勇李道航陶一勤邓伟明
- 关键词:自控硬膜外镇痛白介素-10
- 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漏15例治疗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食管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食管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漏在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上加行空肠造瘘术或十二指肠营养管及胸腔冲洗方法治疗。结果 15例胸内吻合口漏患者中,除1例患者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其余14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达92.2%,平均带胸管时间20d。结论肠内营养加胸腔冲洗是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漏行之有效的方法。
- 李月明丁以国陶一勤李道航
-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吻合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