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园

作品数:117 被引量:433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7篇风湿
  • 31篇关节炎
  • 26篇综合征
  • 24篇类风湿
  • 20篇细胞
  • 19篇类风湿关节炎
  • 19篇风湿关节炎
  • 18篇狼疮
  • 18篇红斑
  • 18篇红斑狼疮
  • 16篇系统性红斑
  • 16篇系统性红斑狼...
  • 16篇免疫
  • 14篇抗体
  • 13篇自身免疫
  • 10篇关节
  • 9篇免疫病
  • 8篇自身抗体
  • 7篇性关节炎
  • 7篇预后

机构

  • 114篇北京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北京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中医院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河北省中医院
  • 2篇郑州市骨科医...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简阳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临沂市中医医...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114篇贾园
  • 66篇栗占国
  • 19篇苏茵
  • 18篇姚海红
  • 15篇陈适
  • 12篇刘栩
  • 11篇张学武
  • 10篇穆荣
  • 9篇何菁
  • 9篇贾汝琳
  • 8篇张霞
  • 8篇杨月
  • 7篇胡凡磊
  • 7篇韩蕾
  • 6篇李春
  • 6篇周强
  • 6篇安媛
  • 6篇程永静
  • 6篇李玉慧
  • 5篇周云杉

传媒

  • 39篇中华风湿病学...
  • 17篇北京大学学报...
  • 5篇第17次全国...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第15次全国...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第十届全国风...
  • 2篇中华医学会全...
  • 2篇中国免疫学会...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12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LA—DRβ1和DQβ1亚型连锁不平衡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HLA—DRβ1*04和DQβ1基因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易感性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自2001年12月至2002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4例,以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
贾园贾汝琳韩蕾栗占国
文献传递
91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了解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的临床特点及其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至2008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91例MCTD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辅助检查特点,并对其进行随访,依据其不同转归结果进行分组比较。结果:MCTD患者首诊时雷诺现象、关节痛、关节炎、发热、乏力、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阳性和抗核糖核蛋白抗体(ribosenuclear protein an-tibodies,RNP)阳性的发生率高。91例患者中有63例完成随访,死亡6例,失访22例。63例MCTD患者经过1~6年随访,8例明确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2例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es,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2例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1例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50例仍为MCTD。发展为SLE的患者发病初期脱发,蛋白尿,血小板下降,低补体血症的发生率较高。结论:MCTD可发展为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转归与发病时的临床特点有关。
石宇红李茹陈适苏茵贾园
关键词: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随访研究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被引量:12
2002年
贾园栗占国
关键词:影像学药物疗法强直性脊柱炎
纤维肌痛综合征发病诱因与加重诱因调查研究
2024年
目的以类风湿关节炎(RA)为参照,探讨纤维肌痛综合征(FMS)发病与加重诱因的情况与特点。方法本研究调查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21年1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基于参考文献制定患者报告的"发病诱因与加重诱因调查表",同时调查FMS和RA患者,统计2组患者发病诱因和加重诱因的种类和所占比例,并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共415例FMS患者和200例RA患者参与调查。146例FMS患者(35.2%)报告了发病诱因,身体伤害(71例,17.1%)、感受风寒/寒湿(30例,7.2%)、精神压力(26例,6.2%)、运动性疲劳(10例,2.4%)是FMS的常见发病诱因;38例RA(19.0%)患者报告了发病诱因。相较于RA患者,更多的FMS患者报告了发病前经历身体伤害和精神压力[6.2%(26/415)和1.5%(3/200),χ^(2)=6.82,P=0.009]。319例FMS患者(76.9%)报告了病情加重诱因,依次为天气变化(219例,52.7%)、体力劳动(192例,46.2%)、情绪波动(147例,35.4%)、睡眠不足(145例,34.9%)、精神压力(130例,31.3%)等;137例RA患者(68.5%)报告了病情加重诱因。FMS患者因体力劳动[46.2%(192/415)]、情绪波动[35.4%(147/415)]、睡眠不足[34.9%(145/415)]、精神压力[31.3%(130/415)]、感染[9.3%(39/415)]因素导致病情加重者明显高于RA患者[35.0%(70/200),χ^(2)=7.00,P=0.008;19.5%(39/200),χ^(2)=16.22,P<0.001;13.5%(27/200),χ^(2)=30.79,P<0.001;17.5%(35/200),χ^(2)=13.14,P<0.001;3.0%(6/200),χ^(2)=8.15,P=0.004]。结论超过1/3的FMS患者报告了发病诱因,近4/5的FMS患者报告了病情加重诱因。相较于RA患者,FMS患者对环境的变化,以及压力的感知更为敏感。这一现象值得深入研究,或可为本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提供帮助。
李阳贾园肖语雅王辉赵亚云张永锋焦娟
关键词:纤维肌痛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病形式和临床特点的现况调查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发病形式、临床特点及对患者社会生活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7年5月~8月门诊就诊的RA患者进行随机现场调查。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发病年龄、关节表现、关节外表现、疾病对患者工作及生活的影响。结果:本组18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2,女性患者发病年龄41.8±13.4岁,早于男性的51.9±13.8岁。首发关节及病程中受累关节依次为近端指间、腕、掌指、膝、踝、跖趾及肘关节。晨僵时间持续>1h者占43.6%。患者的平均病程为9.5±8.5年,出现关节畸形94例(51.9%)。常见的关节外表现包括发热(30.3%)、类风湿结节(20.4%),并发症有继发干燥综合征(48.5%)、肺间质病变(30.3%)等。有家族史者占14.4%。因本病导致停止工作者占30.6%,病史长、关节畸形及未能在风湿免疫专科诊治为其危险因素。结论:本组RA患者多起病于中青年,患者的女性比例较高,晨僵时间较短,关节外表现常见,畸形的发生率较高,家族性发病者并不少见。患病后近1/3患者停止工作,未及时在风湿免疫专科诊治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刘栩贾园安媛何菁栗占国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畸形
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成人Still病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指标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和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成人Still病(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AOSD)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特点,评估已有的2016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儿童风湿病国际试验组织发布的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ystemic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sJIA)合并MAS(sJIA-MAS)分类标准在不同自身免疫病背景下的适用情况,并提出新的诊断预测指标,为提高MAS早期诊断率、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8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24例SLE合并MAS患者和24例AOSD合并MA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数据,分别与同期未发生MAS的50例SLE及50例AOSD患者进行比较,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预测MAS的实验室指标截断值。进一步使用实验室诊断预测值对2016年sJIA-MAS分类标准进行改进,探讨改进后的标准对于AOSD合并MAS的适用性。结果:约60%的SLE合并MAS及40%的AOSD合并MAS患者发生在原发病确诊后的3个月内。发热是MAS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除了2004年国际组织细胞学会修订的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标准中的指标外,MAS患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也显著升高,白蛋白显著下降,噬血现象仅见于约50%的MAS患者。ROC曲线分析显示,当SLE患者铁蛋白≥1010μg/L、乳酸脱氢酶≥359 U/L,AOSD患者纤维蛋白原≤225.5 mg/dL、甘油三酯≥2.0 mmol/L时,对MAS诊断有最好的区分价值。将2016年sJIA-MAS分类标准应用于AOSD合并MAS,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62%,对其中特异性低的铁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条目进行改进,诊断特异性可升高为86%。结论:SLE合并MAS及AOSD合并MAS最常发生于疾病确诊后的早期,不同疾病继发MAS因受自身免疫病特点的影响而在实验室指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以同一�
姚海红杨帆杨帆唐素玫张霞何菁
关键词: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STILL病
长期应用羟氯喹治疗风湿免疫病眼部安全性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羟氯喹(HCQ)的眼部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8月至2007年6月正在服用HCQ的170例自身免疫病患者。每例患者均进行视力、眼压、眼底等常规眼部检查,此外还进行了视野、视网膜电图(ERG)和眼电位图(EOG)检查。要求患者每6个月复诊1次。结果17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人均服用HCQ为16.1个月,服用时间最短为半个月,最长为48个月。服用HCQ的总剂量为6-584g。用药过程中所有患者的视力、跟压、视野均正常。其中52例进行了ERG和EOG检查,ERG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且随用药时间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例患者EOG检测光峰/暗谷比值(Arden比)低于正常,患者均无眼部不适,其中1例为高度近视,其他检查均正常。结论研究表明HCQ具有良好的眼部安全性,尚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延长随访时间了解其长期用药的安全性。
安媛何燕玲贾园元力苏茵张学武陈适黎晓新栗占国
关键词:羟氯喹视网膜疾病
噬血细胞综合征7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 通过分析总结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象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7至2014年收治的77例HPS患者,对77例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特征、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77例患者男女比例相当,诊断HPS时年龄3个月~85岁.原发HPS 5例.继发HPS 72例,其中单纯感染28例,血液系统肿瘤25例,自身免疫病11例,另有8例病因未明.近一半HPS患者与自身免疫病或血液系统肿瘤同时诊断.临床上以高热(100%)、肝脾(81.8%)及淋巴结肿大(40.3%)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方面,以血细胞减少(94.8%)、铁蛋白升高(93.2%)为主,纤维蛋白原减低占61.8%,其中6例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高甘油三酯血症占一半以上.78.1%患者可在骨髓检查中见噬血细胞现象.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减低或缺失占95.2%,可溶性CD25抗原(sCD)升高所占比例为100%.其他脏器损害以肺部感染(36.4%)及肝损伤(33.3%)多见.约70%患者应用激素联合依托泊苷和(或)环孢素A治疗.8例自身免疫病患者应用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200 ~ 500 mg/d).53例病情好转出院,14例死亡,10例因病情加重放弃治疗出院.此预后不良的24例中5例合并DIC,5例合并多脏器衰竭.血液系统肿瘤病死率最高(52.0%),此后依次为单纯感染(25.0%)、自身免疫病(18.2%).结论 自身免疫病和血液系统肿瘤在起病同时即可出现HPS表现,对可疑患者及时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合并DIC、多脏器受损的患者预后不良.
张学武周姝含张莉徐丽玲金月波刘爱春张霞姚海红贾园苏茵栗占国
关键词:病因学预后
HLA—DQβ1亚型与类风湿关节炎易感性有关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类风湿关节炎(RA)易感性与HLA—DQβ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以及与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01年12月至2002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6例及健康对照22例,以序列特异性引物...
贾园贾汝琳韩蕾栗占国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G)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2010-2017年我院11例RA合并MG患者作为试验组,以同期入院,年龄、性别匹配的33例未合并MG的RA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试验组脾大(27.3%vs.3.0%,P=0.043)和低免疫球蛋白血症(54.5%vs.6.1%,P=0.001)发生率、血沉[(89.9±30.5)mm/h vs.(56.1±28.4)mm/h,P=0.002]及24 h尿蛋白[0.3(3.2)mg/d vs.0.1(0.1)mg/d,P=0.03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1例、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GUS)8例,未确诊2例。MGUS患者随访期间1例发展为MM、1例出现肾小管间质浆细胞浸润所致肾功能不全。结论 RA患者可合并MG,以MGUS最为常见,也可发生恶性转化。合并脾大、血沉快、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和肾脏受累者需高度警惕以便及时诊治。
杨月陆松松陈龙温磊贾园栗占国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蛋白多发性骨髓瘤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