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萍 作品数:23 被引量:68 H指数:5 供职机构: 成都军区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探讨血清胱抑素C对诊断1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对诊断1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11月在该院确诊为1型糖尿病肾损伤患者93例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3例设为对照组,纳入对象均同时进行血清胱抑素C水平检测,同时检测肾损伤相关指标尿素和肌酐水平,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尿素和肌酐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Ⅰ期糖尿病患者(早期)胱抑素 C 阳性率为83.87%,与尿素和肌酐阳性率(70.97%、67.74%)分别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几项指标对1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胱抑素C、尿素、肌酐。结论检测血清中胱抑素C水平,有助于1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对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薛萍 何福聪 曹阳关键词:尿素 肌酐 ^(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后肿瘤标志物的观察 2009年 目的:测定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前后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ERA21-1)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125I粒子植入前后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分析肿瘤治疗疗效分级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125I粒子植入治疗NSCLC患者前后,血清中CEA、CA125、CYERA21-1的浓度。结果:与植入前比较,125I粒子植入1个月后,NSCLC患者血清中CEA、CA125、CYERA21-1等肿瘤标志物出现显著性变化(P<0.01),125I粒子植入后1、3、6个月上述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肿瘤疗效评价分类不同,其相应肿瘤标志物浓度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NSCLC,能够有效降低多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不同疗效分级的肿瘤标志物其水平明显不同。 但刚 李卫 赵铁军 薛萍 张航烽 卢蓉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血清肌红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血清肌红蛋白(MYO)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该院心内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74例住院ACS患者(观察组)的血清MYO、Hcy、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MYO、Hcy、CK和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3例)患者血清MYO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K和CK-M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MI组和UAP组血清MYO、Hcy、CK和CK-MB阳性检出率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患者血清MYO和Hcy阳性检出率与UA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K和CK-MB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YO和Hcy水平可作为ACS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的常规检测指标,为ACS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监测和预后等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AMI和UAP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薛萍 曹阳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病 综合征 肌红蛋白 半胱氨酸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 被引量:2 2005年 杨文利 薛萍 林立 李晋平关键词:波前像差 个体化切削 角膜屈光手术 尿转铁蛋白测定对早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尿转铁蛋白测定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并发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PIH患者68例(PIH组),其中轻度21例,中度24例,重度23例,选择同期进行体检健康者68例(对照组),测定两组尿转铁蛋白、尿素和肌酐水平,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IH组患者的尿转铁蛋白、尿素和肌酐浓度均有显著性升高[(3.01±1.82) mg/L比(1.29±0.88) mg/L、(13.12 ±5.5) mmol/L比(6.23±3.68) mmol/L、(135.5±62.3)μmol/L比(85.1±38.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PIH患者尿转铁蛋白、尿素、肌酐灵敏度分别为76.19%,61.90%,57.14%,中度PIH患者分别为75.00%,79.17%,75.00%,重度PIH患者分别为78.26%,86.96%,73.91%,尿转铁蛋白、尿素、肌酐特异度分别为80.65%,56.45%,58.06%.不同程度的PIH患者的尿转铁蛋白灵敏度≥75.00%,轻度PIH患者尿转铁蛋白灵敏度与同期患者的尿素和肌酐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重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转铁蛋白的特异度与尿素和肌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转铁蛋白是临床辅助诊断PIH并发肾损害早期较敏感且特异的检测指标,其水平检测能反映PIH患者肾小管和肾小球早期功能性损伤程度,对PIH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薛萍 王霞 孔健关键词:转铁蛋白 血清脂蛋白(a)与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肾病(T2DN)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根据24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不同将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包括35例单纯糖尿病组(SDM):UAER<30mg/24h;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30mg/24h300mg/24h],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Lp(a)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等指标,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各组与对照组比较Lp(a)、TC、TG显著升高(P<0.05,P<0.01),且随T2DN进展而递增,不同时期T2DN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尤以Lp(a)浓度升高更为突出(P<0.01),Lp(a)水平与肾损害程度(UAER)呈直线正相关(r=0.387,P<0.05)。结论脂代谢紊乱是T2DN的危险因素,尤其血清Lp(a)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损害程度有关,且早于UAER的异常,是较敏感的T2DN预测因素,对T2DN预后和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龚扬彬 邓菊慧 薛萍关键词:肾损害 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对肿瘤细胞诊断分析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提高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时对恶性肿瘤细胞的关注及认识。方法:随机抽样,对临床送检的浆膜腔积液常规离心取沉渣推片、瑞氏染色、镜检。结果:在各种疾患标本中,肿瘤细胞检出率为21.6%,待诊为12.1%,其中肺炎占1.7%、心血管疾病占1.7%、结核占0.6%。肝癌、肝硬化未检出,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2%。结论: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对肿瘤细胞形态识别不可忽视,特别是对临床上原发肿瘤表现不明显,常被其他症状掩饰或在其它检查前尚未进行,对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时查见肿瘤细胞为临床及时提供依据有重要意义。 贾淑芳 薛萍 袁璐 刘书蓉 马莉关键词:浆膜腔积液 肿瘤细胞 细胞形态 探讨肌红蛋白的测定对于临床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价值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临床检测肌红蛋白(Myoglobin,MYO)的浓度水平对于诊断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的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6月间确诊为UAP的患者80例设为实验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的纳入对象分别检测血清MYO的浓度水平,并同时检测临床常用相关血清学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 Iso 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的浓度水平,对最终检测结果进行合理分析。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纳入对象的血清MYO、Hcy和CK的浓度水平有显著性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K-MB的浓度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实验组患者按病情进行的不同分级中可见,血清中MYO、Hcy和CK的浓度水平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加重而呈现升高趋势,各级所检测结果与相应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和Ⅱ级血清CK-MB的浓度水平与相应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ROC曲线分析,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的诊断效率依次为MYO>Hcy>CK>CK-MB。结论血清MYO的测定是一种诊断UAP的良好指标,其浓度水平的变化对于UAP患者的分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薛萍 孔健 王霞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 肌红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及感染分析 2005年 目的:了解控制感染各种危险因素、疾病发生、感染及死亡率。方法:电脑随机抽取患脑血管疾病病历318份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18份病历中高血压Ⅲ期占61.9%,高血压Ⅲ期+糖尿病占38.1%,糠尿病占35.8%,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占19.2%,高血压心脏病占12.1%,侵袭性操作中吸痰占22.5%,置导尿管占38.0%,持续使用呼吸机占26.3%;感染率38.1%,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占4.8%,下呼吸道感染占17.2%,尿道感染占13.1%,血液感染占0.9%,其他部位感染占1.1%;脑部手术23例,感染占24.0%;死亡率占21.1%;细菌分布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34.5%,真菌占24.9%,铜绿假单胞菌占14.9%,多重菌占16.5%,EBSLs占12.0%,AMPC占8.7%,MRCNS占70.4%;零天住院死亡率占28.1%。结论:高血压Ⅲ期、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是脑疾病的主要因素,主要引起肺部感染、尿路感染〔1〕;对有家庭史的应早期检查、预防,对40~50岁人群应定期检查主动预防,对已患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加强对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以减少死亡率。 薛萍 贾淑芳 杨文丽 刘长春 张航烽关键词: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 死亡率 肾炎康复片与坎地沙坦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SYKFT)对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观察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C)组24例给予单纯降糖治疗;坎地沙坦酯(CC)组28例在降糖治疗同时,每日晨服坎地沙坦酯8 mg;肾炎康复片(SYKFT)组26例在降糖治疗的同时,给予肾炎康复片5片口服,3次/d。3组均连续治疗12 w,比较治疗前、治疗后4、8和12 w时组间及组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的变化。结果:C组UAER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组和SYKFT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治疗12 w后,CC组UAER下降30.7%,SYKFT组下降32.3%;治疗后,CC、SYKFT两组UAER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但CC、SYKFT两组间第8 w、第12 w治疗后UAER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能够减少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发生效果的时间较坎地沙坦酯快,12 w时与坎地沙坦酯的疗效相当。 郭蔚 但刚 陈钰 薛萍 卢蓉关键词:肾炎康复片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尿 尿白蛋白排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