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淑芳
- 作品数:29 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52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源性DNA电转化导入XL1-blue菌株条件的优化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优化外源性DNA导入XL1-blue菌株电转化条件,摸索构建噬菌体抗体库构建过程较优化的电转化条件。方法:培养XL1-blue菌株,在不同培养时间制作感受态细胞,应用不同电压分别作电转化,并对其转化效果进行鉴定,确定较好的培养时间和电压后,再确定较好的电击时间。结果:不同条件的电转化对于抗体库构建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别。结论:感受态细胞数量在OD600nm0.5~0.8、电压为2.0kV、电击时间为3ms时,电转化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 顾长国贾淑芳刘琛李磊
- 关键词:电转化抗体库感受态细胞
- 51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5种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种微量元素的检测,了解其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情况,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2011年于本院就诊的51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其血清中钙、铁、锌、镁、铜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全部样本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就性别而言,铜、锌的检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钙、镁、铁的平均含量及缺乏率差别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男性钙平均含量低于女性,而铁镁平均含量高于女性;而男性钙缺乏者占的比例较高(21.48%),女性铁缺乏者占的比例较高(24.79%),男性镁缺乏者占的比例较高(1.34%)。育龄期妇女组与非育龄期妇女组5种微量元素平均含量及缺乏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钙、铁缺乏比较严重,男性钙缺乏率较高,而女性铁缺乏率较高;103例铁缺乏者被临床诊断为贫血的97例,铁缺乏者被临床诊断为贫血的比例达94.17%。
- 匡红解葵孙晨李静孙薏刘书蓉钟梁贾淑芳周龙甫呼永河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微量元素钙铁
- 乙肝“小三阳”患者Pre-S_1抗原与丙氨酸基转移酶的关系
- 2006年
-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阳性)患者Pre-S1抗原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小三阳”患者(其中99例“小三阳”Pre-S1抗原阳性,99例Pre-S1抗原阴性)血清,使用美国Beckman公司LX20型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ALT含量。结果:99例Pre-S1抗原阳性者中,有12例ALT>50 U/L(异常),99例Pre-S1抗原阴性者中,有10例ALT>50 U/L异常(χ2=0.379,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中,Pre-S1抗原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否异常无必然联系。
- 薛萍熊杰贾淑芳王宇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监测及防控
-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ICU的定植、分布及其防控效果。方法新进入ICU病房患者即刻采鼻前庭拭子和72小时后符合呼吸道感染指针患者的吸痰导管标本。采用荧光PCR快速检测mecA、nuc基因。并定期对...
- 贾淑芳陈启容余新玉周琳瑶熊力伏心卓袁璐
-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MECA基因ICU
- 文献传递
- 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对肿瘤细胞诊断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提高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时对恶性肿瘤细胞的关注及认识。方法:随机抽样,对临床送检的浆膜腔积液常规离心取沉渣推片、瑞氏染色、镜检。结果:在各种疾患标本中,肿瘤细胞检出率为21.6%,待诊为12.1%,其中肺炎占1.7%、心血管疾病占1.7%、结核占0.6%。肝癌、肝硬化未检出,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2%。结论: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对肿瘤细胞形态识别不可忽视,特别是对临床上原发肿瘤表现不明显,常被其他症状掩饰或在其它检查前尚未进行,对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时查见肿瘤细胞为临床及时提供依据有重要意义。
- 贾淑芳薛萍袁璐刘书蓉马莉
-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肿瘤细胞细胞形态
- 成都市HBV基因型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了解成都市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特点,探讨HBV基因型与疾病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成都市HBV感染者422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鉴定HBV基因型。结果 HBV/B基因型366例占86.7%(366/422),HBV/C基因型53例占12.6%(53/422),HBV/D基因型3例占0.7%(3/422)。B、C基因型感染者相比,HBeAg、抗-HBeAg阳性率及HBV DNA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感染者更易发生肝硬化(P=0.004)及肝细胞癌(P=0.029)。结论成都市HBV感染者所携带的HBV存在B、C、D 3种基因型,以B型为主,其次C型,D型最少;C基因型感染者更易发生较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及肝细胞癌。
- 任文娟贾淑芳孙薏刘进彭克军赖翼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 探讨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RA患者及52例非RA患者进行抗CCP抗体和RF的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CCP抗体,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RF。结果在RA组检出抗CCP抗体和RF阳性率明显高于非RA组,RF联合抗CCP抗体用于疑似RA和确诊为RA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34.6%和63.6%;RF单独检测用于疑似RA和确诊1年以上的RA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21.2%和45.5%;而单独将抗CCP抗体用于检测两组病例的阳性率分别为26.9%和47.2%。结论抗CCP抗体是类风湿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与RF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临床诊断效能。
- 匡红周琳瑶刘书蓉袁璐曾琳裴莉贾淑芳蔡荣熊露赵燕呼永河
- 关键词: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类风湿性关节炎
- 倒无菌溶液前要否冲洗瓶口
- 1996年
- 取用无菌溶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无菌操作技术。根据护理教科书在“取用密封瓶装溶液法”一节中的规定:先倒出少量溶液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中。笔者通过对倒出液进行细菌培养和细菌学常规检测,比较在倒无菌溶液前冲洗瓶口与不冲洗瓶口两种方法之间是否存在着差异。结论是两种方法均不会污染无菌溶液。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 黄琳余宁贾淑芳
- 关键词:无菌溶液细菌培养细菌学无菌操作技术无菌容器
- 降钙素原在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了解降钙素原(PCT)的测定在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呼吸内科各种疾病(肺部感染、肺炎、肺癌、哮喘、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血清测定PCT水平,按照疾病不同分组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对感染患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两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到相关参数。结果肺部感染组、肺炎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肺部肿瘤组、呼吸衰竭组患者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中感染组曲线下面积(AUC)=0.872、灵敏度91%、特异度8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AUC=0.822、灵敏度84%、特异度90%;哮喘组患者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与健康人PCT的区别有统计学意义,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病情;PCT的检测对于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对怀疑哮喘患者检测PCT,与慢性支气管炎、咽炎进行区分,降低误诊率。
- 匡红刘书蓉周琳瑶袁璐曾琳裴莉贾淑芳蔡荣熊露赵燕呼永河
- 关键词:降钙素原炎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与耐药性探讨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医院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的医院感染现状和耐药特性,为临床医师选择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采集、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用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操作和结果判断。结果医院临床分离的135株MDRPA在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最高,占54.8%;泛耐药株占10.4%;MDRPA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广谱高效抗菌药物已产生了10.4%~15.6%的耐药率,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40.0%,耐药率最高的抗菌药物是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为80.0%。结论医院务必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对策,遏制细菌耐药性快速增长的不良趋势。
- 贾淑芳袁璐刘书蓉周琳瑶曾琳
- 关键词: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耐药性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