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谷生
- 作品数:24 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HBsAg特异性CTL诱发HBV转基因小鼠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用HBsAg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给HBV转基因ICR小鼠过继性输注,通过肝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发现其能诱发类似急性肝炎病变,提示抗原特异性CTL在HBV抗原所引起的宿主细胞免疫应答而导致肝细胞损伤的过程中有作用。
- 张宜俊刘光泽王洪敏吕丽春吕丽春
- 关键词:HBSAG肝损伤乙型肝炎病毒
- 链霉亲和素的特性及其应用(文献综述)被引量:8
- 1992年
- 链霉亲和素(SA)是streptomyces avidinii菌的分泌物,其分子量及结合生物素的能力与鸡蛋清中的亲和素相似,等电点6.0,非特异性结合远比亲和素低。在检测SEA的ELISA中,SA法灵敏度是AV法的16倍。免疫组化法中,SA的背景显色明显低于AV法,检测HPV的DNA分子杂交试验,SA生物素法阳性率为37%,而~15S法只有30%。SA应用于TRFIA中,使检测AFP的灵敏度达到0.2ng/ml。
- 程振球章谷生
-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在检测HBe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3年
- 应用链霉亲和素(SA)和生物素系统发展成ELISA 的改良法,用于检测HBeAg 和抗-HBe,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标记SA—HRP 时,两者的重量比以0.5~0.8/1为佳,浓度以7μg/ml 时最为理想;SA-HRP 的反应时间以30 min 为适宜。本法和BA 法、普通法进行检测抗-HBe 的灵敏度比较,其相对灵敏度高于后二者。用Abbott 试剂作为标准。检测HBeAg 100人份、抗-HBe 87人份,其阳性、阴性及总符合率均高于BA 法和普通ELISA,BSA 法提高了方法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在应用上有着广阔的前景。
- 封岩程振球左正斌朱晴晖章谷生
- 关键词:ELISA
- 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2002年
- 刘庆良仓尧卿章谷生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胸腺肽对HBV转基因小鼠表达HBV DNA的影响被引量:3
- 1999年
- 应用胸腺肽对HBV转基因小鼠进行腹腔内注射(3mg/只),连续3个月,同时设促肝细胞生长素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定期取血检测HBVDNA。结果,发现胸腺肽组HBVDNA阴转率为22%~55%,停药22d后阴转率为22%,而对照组小鼠HBVDNA无阴转。结果提示胸腺肽对HBV转基因小鼠表达HBVDNA有抑制作用。
- 张宜俊李灼亮王宝奎陈文吟章谷生
- 关键词:胸腺肽乙型肝炎病毒DNA转基因
- 以噬菌体显示技术制造抗体的新方法被引量:4
- 1996年
- 用噬菌体显示技术制造抗体是近年来创造的制备抗体的基因工程新技术。它模拟了体内B淋巴细胞的免疫选择和抗体亲和力的成熟过程,成功制备了高亲和力特异性人抗体。本文简介该技术建立的基础、基本程序和特点。
- 刘庆良章谷生
- 关键词:抗体
- 胆囊炎等患者手术前后血中补体和急性期蛋白的变化动态观察被引量:2
- 1992年
- 本文以补体成份和功能、C反应蛋白以及纤维结合蛋白等七项指标,对20例患胆囊炎等病人,在手术前后进行连续检测,结果提示患者术后24小时,补体系统B因子和二种途径激活后的50%溶血单位均有明显下降,但B因子在术后72小时即恢复至术前水平,而此时CH_50和APCH_50仍保持在低水平,至第七天才恢复至术前水平。患者术后24~72小时,CRP含量明显上升,至第七天恢复至术前水平,Fn则相反,先行明显下降,继而上升。据此认为测定补体活性可作为判断手术对机体影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而检测CRP和Fn对木后并发症的早期监测和判断手术预后更有实用价值,而且试验操作十分简便,值得常规使用。
- 卞景涛陶彤哲陈颂雄陈经纶费庆铨胡秦康章谷生
- 关键词:胆囊炎补体血浆免疫学
- 白细胞介素临床检测的应用和意义
- 1992年
- 近年来,现代免疫学与基因工程、蛋白质化学等分子生物学科结合,陆续完成了一些淋巴因子的基因克隆并生产了重组淋巴因子。目前已统一命名了十二种以上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这些微量的IL和其它细胞因子互相调节,互相制约,构成整体性的细胞因子网络,发挥了既防御疾病又导致与促进疾病产生的双重性作用。此外,一种因子可兼备多种活性。
- 刘庆良章谷生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
- 转基因小鼠及其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 1992年
- 转基因小鼠(transgenic mice)是用注射等人工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再将它移植于假孕小鼠的输卵管内,使其历经正常的胚胎发育过程而培育成的携带外源基因的小鼠。这类小鼠不仅能表达外源基因,且可将其传给后代。1980年Gordon首次报道转基因小鼠后,迄今已有多种转基因小鼠问世,如:表达β-珠蛋白、人胰岛素、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乙型肝炎病毒以及小鼠和人类MHC抗原等基因的转基因小鼠。1989年10月在法国曾召开转基因小鼠在免疫学中应用的会议,讨论了许多关键问题,引起众多学者重视。目前,该类小鼠已成为现代免疫学研究中一类新型的实验动物。本文简述转基因小鼠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 朱晴晖章谷生
- 关键词:转基因小鼠免疫学研究外源基因人胰岛素显微注射法TRANSGENIC
- HBV转基因小鼠在乙型肝炎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 1999年
- 转基因动物技术是本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改进,至今已研制出百余种人类疾病转基因动物模型,并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各领域,尤其在传染病、遗传病和肿瘤等方面。这些动物模型为人类疑难疾病研究提供有效手段。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
- 刘光泽张宜俊章谷生
- 关键词:转基因小鼠乙型肝炎HB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