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明
- 作品数:56 被引量:62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中药雷公藤的肝脏毒性及其个体易感性被引量:8
- 2018年
- 中药安全性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毒性的机制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逐渐被广大研究者进行深入研究。那么如何能够科学认知、早期发现和系统评价中药毒性的相对性、易感性和可控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中药的毒性不是凭空说造的,而是通过长期大量的研究和总结中发现得到。经研究发现,毒性的影响因素众多,如毒性成分未知、机体特异性因素、免疫因素等等,往往可以通过辨证论治或不同药材配伍等方法来减轻药物的毒性。明确中药安全性研究现状和不足,提出新的研究策略,为合理评价中药安全性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思路。
- 杨非凡王玉明董文颖李楠杨益李遇伯
- 关键词:雷公藤肝脏毒性个体易感性
- 代谢组学创新技术的建立及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 李遇伯张艳军邹敬韬方玲杨彬王玉明许妍妍
- 该项目基于代谢组学传统分析方法,通过对各种分析检测手段的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数据后处理技术的金字塔筛选技术、代谢组与脂质组的快速提取与分析技术和代谢生物标志物应用技术。解决了代谢组与脂质组研究中耗时、低灵敏度以及在研...
- 关键词:
- 关键词:代谢组学中药
- 一种采用SVM技术对中药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颖实用的支持向量机(SVM)技术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其中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基于Vapnik chervonenks维度和结构风险最小化归纳原理的监督机器学习技术,它通过最佳核函数将样本表示为较高...
- 李遇伯邹敬韬杨彬原旭伟王玉明王媛董文颖
- 文献传递
- 中医药院校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1
- 2023年
- 如今,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理念已经是大势所趋。根据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根本要求,结合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基本特点,深入把握思政理念与仪器分析教学有机融合的概念,旨在培养出能担大任的全方面发展人才。本文以仪器分析教学与思政理念的融合为目的,对仪器分析课程的思政教学过程进行深入探索,总结了将课程思政与仪器分析教学融合的多种方式。
- 李肖夏杜昆泽曹颖王玉明陈美玲
- 关键词:中医药仪器分析
- 基于U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的雷公藤-甘草配伍减毒作用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别检测雷公藤单煎液和雷公藤-甘草合煎液中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阐明以甘草配伍降低雷公藤肝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雷公藤单煎液和雷公藤-甘草合煎液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探究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基于成分分析结果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的数据库(DAVID),DisGeNet等数据库对其化学成分、成分靶点以及肝损伤靶点进行检索和分析并绘制韦恩图。将共有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并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将网络可视化,并筛选出核心治疗靶点。对核心治疗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采用UPLC-QTOF-MS技术鉴定,雷公藤-甘草合煎液与雷公藤单煎液相比有27种成分减少。雷公藤单煎液、雷公藤-甘草合煎液成分与肝损伤相关靶点取交集,分别得到146个和244个共有靶点。通过PPI网络分析发现,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酪氨酸激酶(SRC)等靶点可能就是雷公藤造成肝脏损伤的关键靶点,蛋白激酶B1(Akt1)、肿瘤蛋白53(TP53)等靶点可能是雷公藤-甘草配伍减毒降低肝脏损伤的关键靶点。KEGG结果显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的生物过程可能是雷公藤配伍甘草减毒的起效通路。结论雷公藤-甘草配伍通过多靶点和多通路发挥降低肝毒性的作用。
- 王磊孙杨孙悦李嘉晨刘莹刘洪庚刘雪瑞王玉明
- 关键词:雷公藤甘草配伍减毒网络药理学
- HPLC法测定附子配伍前后乌头类生物碱含量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附子、附姜、四逆汤水提液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研究配伍前后水提液化学成分变化,以验证中药配伍理论。[方法]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三乙胺(60∶40);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5℃;流速:1.0 mL/min。[结果]附子配伍后次乌头碱增加显著,推测可能为水解产物的X峰明显增大。其中附姜配伍3种生物碱均增加;而四逆汤中新乌头碱略有增加,乌头碱明显降低。[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说明附子配伍前后乌头类生物碱变化规律。
- 张丽李锦王玉明刘昆
- 关键词:附子干姜生物碱
- 基于有害结局路径的中药毒性进程动态机制研究思路被引量:8
- 2020年
- 2017年,马兜铃酸致肝癌事件引起了国内外对中药毒性的重视。由于中药本身的特殊性,其毒性基础研究中尚存在进程效应指标及毒性始动因素不清楚两大问题。本文借助毒性监控的研究框架--有害结局路径(AOP),研究其三个基本组成模块(分子起始事件、关键事件和有害结局)并整合联系起来。以补骨脂为例,从整体动物出发确定毒性结局;随后采用组学等技术构建"核心靶标"群,发现并验证关键事件;再以运用已有的小分子靶标鉴定技术,如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钓取"毒性成分的直接靶标,确定分子起始事件;从而建立补骨脂致肝毒性AOP框架。本文将为中药毒性进程动态机制研究提出一条新思路。
- 段敬怡许妍妍王玉明李遇伯
- 关键词:毒性中药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糖尿病肾病早期预测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糖尿病肾病早期预测方法及系统,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受试者样本,提取蛋白质组学和脂质组学;S2、分析所述蛋白质组学和所述脂质组学,获取原始特征;S3、筛选所述原始特征,提取融合特征;...
- 李遇伯王玉明孙桂江赵换
- 文献传递
- 杜仲血管舒张调控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8年
- 在体和离体实验均表明,杜仲药材具有血管舒张调控活性。杜仲中具有血管舒张调控活性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四大类:木脂素类、苯丙素类、黄酮类和环烯醚萜类成分。各类化学成分均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对血管的直接舒张作用,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调控血液中血管活性物质浓度等方面。通过综述系统阐述杜仲中已发现的具有血管舒张调控活性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参考文献34篇。
- 瞿晶田王玉明王家龙张冬璇
- 基于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探讨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联合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分析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Gene Cards数据库查找作用靶点;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STRING数据库获得PPI网络图;最后利用David平台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各组大鼠代谢轮廓变化,借助Metabo Analyst数据库查询相关代谢通路。[结果]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共筛选出49个基于血清的代谢生物标志物(P<0.05),主要代谢途径为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乙醚脂质代谢、赖氨酸降解、花生四烯酸代谢,其中包含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胆碱、脂肪酸及磷脂酰乙醇胺。[结论]针灸治疗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来改善脑血管微循环、促进血管生成、减少脂质沉积、减缓炎症反应等改善机体免疫。结合文献数据,认为针灸的治疗具有组分多、目标多、路径多的特点,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疗效。
- 张胤弢刘心语王玉玉郭涛张芳芳邱继文王玉明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针灸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