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荣生
- 作品数:39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立项课题广西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自筹经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 2003年
- 目的 :总结 6 8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6 8例婴幼儿先心病的外科治疗、体外循环、围术期处理。结果 :手术死亡 3例 ,术后早期死亡 3例 ,病死率 8.80 % ,术后肾功能不全行腹膜透析 3例 ,误诊 2例 ,漏诊 PDA3例 ,发生各种并发症 17例。结论 :对婴幼儿先心病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及时机 ,重视体外循环 (CPP)、围术期处理 ,手术效果是满意的。
- 刘邕波邓盛熊荣生白韬
- 关键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体外循环手术适应证
- 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68例
- 2003年
- 张赋况竹生刘邕波蒋润发熊荣生彭俊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疗效
- 浅低温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6只同种健康幼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只,观察组在浅低温CPB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对照组在冷晶体液间断灌注心脏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测定两组不同时点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心钠素(AN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MDA、cTn-I和ANP在CPB期间逐渐升高,恢复正常灌注后升高更明显;观察组MDA、cTn-I和ANP虽也有升高,但较对照组低,且恢复正常灌注后无升高趋势。两组SOD活性均降低,但观察组SOD活性高于对照组。结论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可有效避免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未成熟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陈华夏刘邕波熊荣生刘陶文杨娜
- 关键词: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术
- 经胸壁小切口偏心伞封堵术治疗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
- 2020年
- 目的观察经胸壁小切口偏心伞封堵术治疗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经胸壁小切口偏心伞封堵术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输血率、术后并发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2例封堵不成功,中转常规开胸治疗。观察组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观察组患儿术后复查心脏彩超示封堵器左室侧伞盘长边朝向均正常,室间隔处封堵器均无室水平残余分流及封堵器移位,各心室腔及瓣膜均未见异常新生物回声,主动脉瓣均无明显返流。结论与传统的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相比,经胸壁小切口偏心伞封堵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更短,输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短期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 熊荣生邓盛许可冯晓延
- 关键词: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重症瓣膜病换瓣10例报告
- 2000年
- 熊荣生刘邕波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浅低温心脏不停跳
- 经胸壁微创封堵术治疗小儿室间隔膜部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比较经胸壁微创封堵术及开胸手术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112例实施手术治疗的室间隔膜部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例实施胸壁微创封堵术,在食管或经胸超声引导下经胸置入封堵器以闭合室间隔缺损。对照组58例实施直视下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输血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均手术成功,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中输注冰冻血浆或红细胞悬液者4例,输血率为7.4%;对照组患儿术中输注冰冻血浆或红细胞悬液者54例,输血率为100%,观察组的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为27.8%,对照组总并发症率为43.1%,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12个月,两组患儿均未出现心律失常,对照组2例残余分流于术后1个月消失。结论经胸壁微创封堵术治疗小儿膜部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微创、简便及安全的方法,近期疗效显著。
- 熊荣生邓盛白韬刘毅君
- 双硫仑联合紫杉醇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双硫仑联合紫杉醇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双硫仑(0、10、20、40μmol/L)分别作用于食管癌细胞株TE-1和TE-10,CCK-8法测算细胞活力,筛选得到双硫仑最佳作用浓度为20μmol/L。将TE-1、TE-10食管癌细胞分别分为对照组(不加药物正常培养)、双硫仑组(20μmol/L双硫仑)、紫杉醇组(0.5μmol/L紫杉醇)、双硫仑+紫杉醇组(20μmol/L双硫仑+0.5μmol/L紫杉醇)。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RT-qPCR法检测细胞α微管蛋白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α微管蛋白、Bcl-2蛋白。结果TE-1及TE-10细胞增殖率对照组>双硫仑组>紫杉醇组>双硫仑+紫杉醇组,TE-1及TE-10细胞凋亡率对照组<双硫仑组<紫杉醇组<双硫仑+紫杉醇组(P均<0.05),TE-1及TE-10细胞穿膜细胞数对照组>双硫仑组>紫杉醇组>双硫仑+紫杉醇组(P均<0.05)。TE-1细胞α微管蛋白mRNA表达对照组>双硫仑组>紫杉醇组>双硫仑+紫杉醇组,TE-10细胞α微管蛋白mRNA表达对照组>双硫仑组>紫杉醇组、双硫仑+紫杉醇组;TE-1及TE-10细胞α微管蛋白、Bcl-2蛋白表达对照组>双硫仑组>紫杉醇组>双硫仑+紫杉醇组(P均<0.05)。结论双硫仑联合紫杉醇可增强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中微管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 冯晓延熊荣生许可徐谊王浩
- 关键词:双硫仑食管癌紫杉醇微管蛋白细胞增殖细胞侵袭
- 房颤的外科治疗
- 1999年
-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一种明显影响血液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常见心律失常,绝大多数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风湿性心脏病多见。外科治疗的心脏瓣膜中,70%合并房颤,房颤的主要危害是心律失常所致的主观自觉症状,血液动力学改变所致的循环功能减低及血栓塞[1]。当心房肌...
- 熊荣生
- 关键词:心房纤颤外科手术疗效
-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手术治疗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总结分析40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施行心包剥脱术的治疗体会,探讨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9年~2010年期间,40例因缩窄性心包炎行心包剥脱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从手术时机的选择、病因、心包剥脱范围以及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40例中手术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为2.5%;其余39例(97.5%)症状均明显缓解出院。35例(87.5%)获得长期随访,随访期2个月~10年。绝大数患者术后6个月内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能从事中等程度体力劳动以上28例(74.60%),症状改善者7例(22.22%),无明显改善者4例(3.17%)。结论:心包剥脱术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可靠有效方法,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尽早剥除缩窄心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熊荣生邓盛白韬
- 关键词: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
- 无管化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青年自发性气胸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 观察无管化(Tubeless)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青年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行Tubeless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单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麻醉复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麻醉复苏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住院费用及术后咽喉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胸腔积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ubeless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青年自发性气胸安全、可行,较传统单孔胸腔镜手术更有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降低医疗成本。
- 许可熊荣生冯晓延朱向平
-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