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章玄
- 作品数:13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碳纤维羽毛球拍杆的缠绕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丝束碳纤维羽毛球拍杆的缠绕装置,已有的这种装置都是单丝束缠绕的,因而效率很低,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装置由张力送丝设备、浸胶设备、干燥设备和多丝束缠绕机所构成,缠绕机利用拉伸力控制芯模,该装置缠绕效率高,拍...
- 杨章玄贺福
- 文献传递
- 大丝束聚丙烯腈氧化纤维的开发
- 1991年
- 本研究以含依康酸的或含丙烯磺酸钠的大丝束聚丙烯腈纤维为原料,采用多段氧化工艺及气流分布工艺,控制反应热量的分布与散发,提高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度,缩短反应停留时间,制造耐燃,耐焰,耐腐蚀,耐磨损的新型材料——民用氧化纤维。
- 杨章玄
- 关键词:聚丙烯腈纤维
- 聚酰亚胺基炭膜形成过程中元素组成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7
- 1996年
- 作为制取炭薄膜原料之一的两种耐高温聚酰亚胺薄膜在高纯氮气流条件下形成炭膜过程中对其元素组成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样品中均含有碳、氢、氮和氧等四种成分。在500℃以前各种元素含量变化不大。在此温度之后,碳元素含量随炭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且,在600~700℃温度之间增加最快。但是,氧元素的含量在750℃以前下降最多;氢元素的含量却一直在下降;氮元素的含量在600℃以后开始明显地减少。同时,O/C、H/C和N/C比例随炭化热解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反映了递进的炭化作用。另外,还讨论了两种样品从室温到高温各元素组成变化的差异。
- 赵根祥钱树安杨章玄张清香
- 关键词:化学元素
- 大丝束聚丙烯腈氧化纤维的开发
- 杨章玄
- 关键词:聚丙烯腈纤维生产工艺
- 高结晶度石墨薄膜材料及其制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结晶度的石墨薄膜材料及其制法,这种材料的石墨化程度为95—99%,室温导电率为1—6×10<Sup>4</Sup>s/cm,传声速率为19000—20000m/s,层间距d<Sub>002</Sub>=0...
- 赵根祥钱树安杨章玄张清香
- 文献传递
- 聚酰亚胺基碳膜形成过程中表面结构的XPS研究被引量:10
- 1996年
-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方法考察了聚酰亚胺薄膜样品在不同热解阶段的元素组成、相对含量、表面官能团类型所发生的变化,并用曲线拟合分峰技术对C ̄(1S)谱进行了数学处理。结果表明,碳、氮和氧是该样品的基本元素;样品表面的碳大部分为类石墨碳,C—C和C—H是其主要的基团;氧元素主要与碳连接形成了C—O基和C=O基的两种含氧基团;表面的氮则是以C—N基的形式存在。根据各元素单扫描的峰面积所计算出的碳、氮和氧的相对含量,表明试样在整个热解过程中随热解温度的上升,碳元素含量自82.89%增长到90.41%;氨含量自3.27%下降到1.53%;氧含量的自13.84%下降到8.06%。由整个XPS的测量结果提出了所形成的聚酰亚胺基碳膜的表面结构可认为是一个较大的缩合杂环网状结构。
- 赵根祥钱树安杨章玄张清香
- 关键词:XPS聚酰亚胺碳膜电子能谱
- 一种聚丙烯腈基原丝凝固浴溶液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聚丙烯腈基原丝凝固浴溶液是由二甲基亚砜、水和第三组分组成,其组成为:二甲基亚砜和水按体积比为二甲基亚砜:水=(120-230):100,第三组分在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中的含量为0.02mol/L~0.08mol/L。采用...
- 吕春祥蔡文有李东升杨章玄张君翔张寿春赵振波毛毅兴李燕生李文君郝俊杰
- 文献传递
- 卧式高温炭化炉
- 一种卧式高温炭化炉由炉门(1)、炉体、电热元件(6)、(14)及置料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增设了炉内外的氮气循环装置及物料车轨道(15),炉内壁(5)由管状耐火材料排列组合而成,电热丝(20)缠绕在高铝管(19)上并裸露在...
- 杨章玄张清香
- 文献传递
- PI薄膜在炭化过程中热解固态产物结构的X射线衍射分析被引量:3
- 1998年
- 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PI(聚酰亚胺)薄膜在炭化过程中热裂解固态产物结构的演变。据衍射峰随热解炭化温度的变化规律,发现该试样的分子链排列由层状的超分子结构转变为杂乱地无序状态。当加热温度达到700℃时,观察到代表类似碳六方网面的(002)衍射峰的出现,其衍射强度随热解炭化温度的升高而加强。同时,依据布拉格公式和谢东经验式所获得的微晶尺寸和面间距与热解炭化温度的依赖关系给予了表征。
- 赵根祥杨章玄张清香陶琨
- 关键词:聚酰亚胺薄膜炭化X射线衍射
- 预氧化纤维生产装置
- 一种6K-320K根/束的预氧化纤维生产装置,其氧化炉由加热管、热吹风管、热分布网、热屏蔽网在炉内分层组成2-4个不同温度的恒温区,并使热吹风直接垂直于纤维丝束所组成的带面,能瞬时吹散纤维丝束的蓄热,因而使得纤维氧化更为...
- 杨章玄侯树元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