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
- 作品数:16 被引量:61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饮食含水量预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提供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饮食含水量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数据进行标注和扩充和,得到扩充后的数据集;利用扩充后的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模型的训练,得到训练后的特征提取模型和特征提取后的数据;将...
- 范成娟骆纳纳顾平韩彬彬刘倩李相
- 血清SPP24、Gal-3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分泌磷酸蛋白24 kD(SPP24)、半乳糖凝集素-3(Gal-3)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64例MHD患者,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PP24、Gal-3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MHD患者发生MACE的因素及血清SPP24、Gal-3水平对其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年,164例MHD患者MACE的发生率为34.15%(56/164)。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血清SPP24水平更低,Gal-3水平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年龄、透析龄、甘油三酯、LDL-C、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HD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增加、透析龄延长和LDL-C、PTH、Gal-3升高,独立保护因素为SPP24升高(均P<0.05)。血清SPP24联合Gal-3水平联合预测MHD患者发生MACE的AUC为0.861,大于SPP24、Gal-3水平单独预测的0.776、0.779(均P<0.05)。结论血清SPP24水平降低和Gal-3水平升高与MHD患者发生MACE有关,血清SPP24联合Gal-3对MHD患者MACE的预测价值较高。
- 王亚芬李洋刘倩李相焦占峰马小芬张宜明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半乳糖凝集素-3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外周血miR-31与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分析外周血miR-31与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糖尿病肾病(eGFR 60~90 ml/min,36例)组、中度糖尿病肾病(eGFR 30~60 ml/min,27例)组、重度糖尿病肾病(eGFR 0~30 ml/min,31例)组,并选取同期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外周血miR-31表达量,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等氧化应激指标及血清尿素氮、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外周血miR-31与氧化应激指标及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miR-31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糖尿病肾病重度组和中度组患者外周血miR-31表达量显著低于轻度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31表达量与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526,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MDA、SOD、AOP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糖尿病肾病重度组和中度组患者血清MDA、SOD、AOPP水平高于轻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高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低于对照组,且糖尿病肾病重度组和中度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高于轻度组,而肾小球滤过率水平低于轻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miR-31表达量与MDA、SOD、AOPP、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而外周血miR-31表达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miR-31表达量随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其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指标呈负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可为临床治疗及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焦占峰毛玉景张宜明李相闵亚楠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氧化性应激肾功能
- 紧急起始腹膜透析患者初始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与全因死亡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紧急起始腹膜透析(USPD)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初始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23年6月380例行USPD的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初始eGFR中位数6.25 ml/(min·1.73 m^(2))将患者分为低eGFR组[<6.25 ml/(min·1.73 m^(2))]和高eGFR组[≥6.25 ml/(min·1.73 m^(2))],每组1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USPD治疗前48 h血液学指标。患者随访直至出现死亡或截至2023年6月30日,记录全因死亡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两组患者累积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USPD的ESR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进行亚组(年龄、性别和糖尿病)分析。结果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0.7(21.7,59.0)个月,112例患者死亡,总病死率为29.5%(112/380)。高eGFR组血钾、血磷、尿素氮、尿酸、甲状旁腺素和透析龄明显低于低eGFR组[(4.1±0.7)mmol/L比(4.5±0.8)mmol/L、(1.6±0.4)mmol/L比(1.9±0.6)mmol/L、(21.8±7.2)mmol/L比(29.7±11.0)mmol/L、(359.8±99.4)μmol/L比(429.4±116.9)μmol/L、242.2(151.5,398.3)ng/L比281.7(189.1,487.2)ng/L和36.1(18.8,54.0)个月比43.7(28.8,68.2)个月],糖尿病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氯、空腹血糖和病死率明显高于低eGFR组[20.0%(38/190)比11.6%(22/190)、(100.6±18.2)g/L比(96.1±20.0)g/L、(207.7±72.6)×10^(9)/L比(192.4±65.6)×10^(9)/L、(100.6±4.1)mmol/L比(99.4±4.7)mmol/L、(5.9±2.3)mmol/L比(5.5±1.9)mmol/L和34.2%(65/190)比24.7%(47/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高eGFR组全因病死率明显高于低eGF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6.64,P<0.01)。在校正性别、年龄及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GFR升高、红细胞平均体积升高和空腹血糖升高是影响USPD的ESR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14、1.04和1.15,95%CI 1.04~1.26、1.01~1.08和1.03~1.29,P<0.01或<0.05),女�
- 李相牛玲玲骆纳纳焦占峰王霞张宜明
- 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腹膜透析死亡率比例危险度模型
- 不同超滤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及心血管死亡发生率影响被引量:26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超滤率(UFR)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中低血压及心血管死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接受MHD治疗的228例D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UFR三分位数法将患者分入低UFR组[UFR<7.82 ml/(kg·h),n=73]、中UFR组[7.82 ml/(kg·h)≤UFR<10.96 ml/(kg·h),n=77]、高UFR组[UFR≥10.96 ml/(kg·h),n=78]。比较低、中、高UFR组的低血压和心血管死亡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低、中、高UFR组的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心血管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低、中、高UFR组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23.3%(17/73)、24.7%(19/77)、60.3%(47/78),低、中UFR组的低血压发生率均低于高UF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共死亡40例,死因依次为心血管疾病20例、营养不良12例、感染5例、其他3例,将20例死因为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纳入心血管死亡组,其余208例患者纳入非心血管死亡组。低、中、高UFR组心血管死亡发生率分别为4.1%(3/73)、6.5%(5/77)、15.4%(12/78),低、中UFR组的心血管死亡发生率均低于高UF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UFR组总存活率高于高UF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死亡组和非心血管死亡组透析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UFR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时间长、高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血压、高UFR是接受MHD的DN患者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UFR会增加DN患者MHD中低血压的发生风险,高UFR、低血压是接受MHD的DN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在MHD开展过程中,临床医师应增加对UFR选择合理性的关注,监测低血压的出现,积极降低心血管死亡发生率。
- 焦占峰张宜明马小芬李相张晶李洋王亚芬
- 关键词:超滤率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
- 终末期肾病患者血管钙化与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关系探讨
- 李相张宜明梁卫东马小芬
- 细胞焦亡在腹膜纤维化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腹膜透析是一种公认的肾脏替代疗法。长期腹膜透析会导致腹膜的形态和功能改变,即腹膜纤维化,是导致腹膜超滤能力丧失的已知原因。细胞焦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溶血性程序性细胞死亡,以细胞肿胀、破裂、分泌细胞内容物和显著的促炎症作用为特征。细胞焦亡可分为典型途径和非典型途径,其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是最重要的引发剂。目前的证据表明,高糖腹膜透析液可诱导腹膜间皮细胞焦亡,其引起的炎症和细胞损伤可加重腹膜纤维化进展,不同的信号通路已被证明可调节细胞焦亡的发生。最新的研究证明一些潜在的靶向抑制焦亡的方法,可有效抑制腹膜间皮细胞炎症并缓解腹膜纤维化。该文章主要对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细胞焦亡与腹膜纤维化的关系进行论述。
- 薛丹丹李相马小芬焦占峰张宜明
-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
- 淀粉样变性肾病并发寻常型银屑病1例报告
- 2011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8岁,因浮肿3个月,加重1周于2010年10月7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于当地医院化验血白蛋白低(具体数值不详),尿常规尿蛋白,诊断为"低蛋白血症"。给予金水宝、氨基酸、白蛋白等药物治疗1.5个月后,双下肢浮肿症状缓解。1周前无明显诱因浮肿症状加重,并出现全身浮肿。
- 李相邹洪斌
-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淀粉样变性双下肢浮肿并发肾病血白蛋白症状缓解
- TyG、CRP/Alb、25(OH)D与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关联性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糖乘积指数(TyG)、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P/Alb)、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维持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预后的关联性。方法前瞻性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220例CAPD患者,根据6个月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生存组。比较两组腹膜尿素清除指数(Kt/V_(urea))、TyG、CRP/Alb、25(OH)D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AP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yG、CRP/Alb、25(OH)D对CAP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透析3、6个月后腹膜Kt/V_(urea)[(1.21±0.18)ml/(s·1.73 m^(2))、(1.02±0.14)ml/(s·1.73 m^(2))]显著低于生存组[(1.57±0.40)ml/(s·1.73 m^(2))、(1.49±0.42)ml/(s·1.73 m^(2))](均P<0.05)。死亡组透析3、6个月后TyG[(8.79±0.86)、(9.24±1.03)]、CRP/Alb[(4.98±0.94)×10^(-4)、(5.14±1.39)×10^(-4)]高于生存组[(8.03±0.60)、(7.26±0.93)、(3.57±1.19)×10^(-4)、(3.07±0.88)×10^(-4)],25(OH)D[(19.14±2.29)ng/ml、(17.79±3.17)ng/ml]低于生存组[(22.67±3.03)ng/ml、(24.31±2.51)ng/ml](均P<0.05)。透析3、6个月后的TyG、CRP/Alb与Kt/V_(urea)均呈负相关,25(OH)D与Kt/V_(urea)均呈正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3、6个月后的Kt/V_(urea)、TyG、CRP/Alb、25(OH)D均与预后相关(均P<0.05)。透析6个月后TyG、CRP/Alb、25(OH)D联合预测CAPD患者预后的AUC最大,为0.911。结论TyG、CRP/Alb、25(OH)D与CAPD患者全因死亡相关,高TyG、CRP/Alb,低25(OH)D提示全因死亡风险更高,各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CAPD预后,便于早期进行临床干预。
- 李洋王亚芬李相骆纳纳焦占峰马小芬袁良东张士奇张宜明
- 关键词:25-羟基维生素D尿素清除指数
- 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相关危险因素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导致老年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慢性肾脏病(CKD)5期并需行上肢动静脉内瘘的老年患者59例,取动静脉内瘘术中去除的桡动脉组织少许,分别进行HE染色、硝酸银(Von Kossa)染色,观察动脉钙化程度,并根据钙盐沉积情况分级。重度钙化组9例、中度钙化组10例、轻度钙化组21例,无钙化组19例。4组间年龄具有显著差异(P<0.01)。所得结果与一般资料、化验指标及心脏彩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影响老年ESRD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进行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结果 4组间胆固醇、血磷、钙磷乘积、超敏C反应蛋白差异显著(P<0.01)。4组间主动脉根部内径(ARD)、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有显著差异(P<0.01);4组间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径(LVDd)差异显著(P<0.05)。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老年ESRD患者血管钙化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ESRD患者的血管钙化受多因素影响,其中与年龄、长期吸烟史、高血压病史、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血磷、钙磷乘积等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等呈负相关。老年ESRD患者血管钙化程度的发生、发展伴随着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随着钙化程度加重,心脏改变主要变现为左室后壁厚度的增加、LVM的增加及相关心脏功能降低等。年龄是ESRD患者血管钙化程度的危险因素。
- 李相邹洪斌于金宇刘思张立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血管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