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病
  • 3篇血液
  • 3篇肿瘤
  • 3篇肺心病
  • 3篇病理
  • 2篇胸膜
  • 2篇血气
  • 2篇血气分析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功能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肺
  • 2篇肺肿瘤
  • 2篇病理学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气
  • 1篇动脉血气分析
  • 1篇心脏

机构

  • 15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江西医学院第...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李溢煊
  • 10篇谢灿茂
  • 5篇容中生
  • 3篇吴俊景
  • 2篇郑文兰
  • 2篇况九龙
  • 2篇黄心玉
  • 1篇李志平
  • 1篇俞燕平
  • 1篇张仕光
  • 1篇曾世荃
  • 1篇李春亿
  • 1篇曾勉
  • 1篇程东升
  • 1篇温春光
  • 1篇唐世聪
  • 1篇张孔
  • 1篇谢秉煦
  • 1篇陈家良

传媒

  • 7篇新医学
  • 4篇广东医学
  • 2篇国外医学(内...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5篇1991
  • 3篇198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治疗进展
1991年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胸肺疾病发展的结果,处理上应肺、心功能两者兼顾。作者就近年本病氧疗、药疗等方面的进展作一概述。
谢灿茂李溢煊
关键词:肺心病
原发性纵隔肿瘤临床上的几个问题
1996年
分析36年间经手术或尸解确诊的217例纵隔肿瘤。结果发现,纵隔肿瘤以青少年多见,男女比1.2∶1;年龄男女相当。症状以胸痛最常见。以神经源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淋巴瘤多见;良性肿瘤占80%。可完整切除者占77%。
谢灿茂曾勉程东升李溢煊
关键词:纵隔肿瘤
呼吸肌休息疗法
1991年
呼吸肌疲劳进行休息治疗,可促使其功能恢复。本文对呼吸肌休息疗法的定义、方法及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
谢灿茂李溢煊
关键词:呼吸肌疲劳呼吸衰竭
胸膜腔造影在肺大疱诊断中的应用初步探讨——25例自发性气胸胸膜腔造影分析被引量:1
1989年
胸膜腔造影(以下简称造影)是将造影剂注入胸膜腔,在X线下观察胸膜腔内解剖结构关系和相应肺脏病变部位的一项特殊诊断技术。有助于对胸膜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这项技术在我国尚未见报道。目前对肺大疱的诊断方法仍欠完善,为探索一项可靠安全的诊断技术,我们于1986年3月到1987年4月对25例自发性气胸进行了胸膜腔造影检查,着重对肺大疱的造影诊断方面进行研究。
俞燕平李溢煊张赐龄黄心玉郑文兰陈竞弟
关键词:胸膜腔造影肺大疱自发性气胸复发性气胸局限性气胸特发性气胸
硝苯吡啶对肺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1993年
研究了40例缓解期慢阻肺性肺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变化,与4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肺心病组血小板聚集、血小板粘附率增高,平均出血时间较对照组短。服用硝苯吡啶10~20mg,每日3次,3天后可见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率无明显改变,而全血血小板聚集下降(P<0.01),平均出血时间延长(P<0.01),引起血小板聚集下降和出血时间延长可能与硝苯吡啶抑制钙离子进入血小板内有关。
况九龙李溢煊张赐龄
关键词:硝苯吡啶肺心病血小板功能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肺切除术后肺功能评价
1991年
本文探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的改变。由于术后肺组织代偿功能成退,肺功能随肺切除范围顺序递减的幅度比肺功能正常者的幅度增大,特别是MVV更显著,PaO_2术后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最大通气量测定配合动脉血气分析可对大部分手术病例的手术指征和安全性作出较于靠的评价。
吴俊景容中生李溢煊
关键词:通气功能障碍肺切除阻塞性肺病
血清唾液酸水平在几种呼吸疾病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被引量:3
1994年
测定174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血清SA水平,并与50名正常人对照,发现呼吸疾病患者血清S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肺癌与肺急性良性病变SA水平高于肺慢性良性病变;25例患者治疗后SA水平明显降低;SA水平与血气改变无相关。本文对SA在呼吸系统的临床价值进行了讨论,
谢灿茂容中生李溢煊庄佛来温春光
关键词:唾液酸呼吸系统疾病血清肺肿瘤
胸腔渗出液及血液中β_2微球蛋白的诊断意义被引量:3
1989年
渗出性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对其病因诊断有时很困难,特别是最常见的癌性和结核性胸积液的治疗和预后完全不同,对二者鉴别尤为重要。据文献报道,起源于人体间质、上皮和造血系统的正常有核细胞和恶性细胞均能合成β_2微球蛋白(简称β_2M)。
陈家良张仕光郑文兰李溢煊谢秉煦孔庆愉
关键词:胸积液微球蛋白
慢性肺心病血小板功能变化探讨被引量:4
1994年
对78例慢性阻塞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小板功能进行了观察,其中缓解期42例,急性期36例。并与4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表明,缓解期病人血小板粘附,血小板聚集较对照组增强(P<0.01);而急性期病人血小板聚集较对照组降低、且血小板数较少,平均出血时间较延长(P<0.01),急性期病人经治疗后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数有所改善。提示慢性阻塞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小板功能受损。
况九龙李溢煊张赐龄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计数肺心病病理学
^(99m)锝-葡萄糖酸钙肺闪烁照相术对良与恶性肺部病变的鉴别临床价值
1991年
研究锝-葡萄糖酸钙肺闪烁照相100例,结果表明:无论血供指数比值(BSIR)、浓聚密度和放射性摄取比值(RUR),肺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明显不同(P<0.o1),提示锝-葡萄糖酸钙可作为肺癌的阳性显象剂,对BSIR和RUR诊断肺良、恶性肺部病变临界点及诊断效率,肺闪烁照相的临床应用价值与限制进行讨论,并提出该项检查的适应症。
谢灿茂李溢煊张赐龄唐世聪曾世荃李春亿
关键词:肺肿瘤锝99M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