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阁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诱导患儿喉罩置入麻醉半数有效量及95%有效药物剂量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患儿喉罩置入麻醉诱导时复合使用2.5 mg/kg丙泊酚后舒芬太尼的半数有效量(ED50)及95%有效药物剂量(ED95)。方法选取2018年2—9月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7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舒芬太尼剂量将患儿分为0μg/kg组(S1组)、0.05μg/kg组(S2组)、0.10μg/kg组(S3组)、0.15μg/kg组(S4组)、0.20μg/kg组(S5组),每组各15例。每组患儿均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患儿意识消失后置入喉罩。记录患儿给药前、喉罩置入前、喉罩置入后1 min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评估喉罩置入满意的例数,采用Probit法计算舒芬太尼ED50和ED95及其可信区间。结果给药前,各组患儿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置入后1 min,各组患儿MAP、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喉罩置入前MAP、HR均显著低于给药前(P<0.05)。与喉罩置入前比较,S1、S2、S3、S4组喉罩置入后1 min MAP和HR均显著上升(P<0.05);S5组MAP和HR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小儿喉罩置入诱导时,丙泊酚2.5 mg/kg复合舒芬太尼0.20μg/kg血流动力学平稳,置入喉罩成功率高。
- 王颖李娜唐婧英李铁军林冠文吴多志陈勇李桂阁
- 关键词:舒芬太尼喉罩丙泊酚量效关系
-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麻醉恢复室患者中的管理效果对比观察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观察失效模式联合效应分析在麻醉恢复室患者中的管理效果。方法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麻醉恢复室患者120例,入选患者均采用失效模式联合效应分析(FMEA)作为工具,分析患者麻醉恢复室恢复期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根据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干预,分析失效模式联合效应分析在麻醉恢复室患者中的管理效果。结果改进后入选患者入室评估、复苏监护、出室评估、转运过程及交接环节满意度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效模式联合效应分析实施后小组成员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自信心、凝聚力及拓展思维能力均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失效模式联合效应分析的实施能大大提高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安全性。结论麻醉恢复室患者采用失效模式联合效应分析工具管理效果理想,能保证手术患者复苏期的安全,有助于复苏工作质量的持续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 李桂阁
- 关键词:失效模式麻醉恢复室管理效果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 2005年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多种原发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继发的,以显著的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及肺水肿为特征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综合征,采用常规吸氧治疗难以纠正其低氧状态,其病因多种多样,病死率可达50%~70%[1,2],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我科于2001年至2003年间共收治68例ARDS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李桂阁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低氧血症ARDS
- 无缝隙护理联合呼吸机对全麻下剖胸术后恢复期认知功能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究无缝隙护理联合呼吸机对全麻下剖胸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2019年间于我院全麻下剖胸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术后均立即使用呼吸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无缝隙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应激反应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皮质醇水平均升高(P<0.05),而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麻下剖胸手术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联合呼吸机治疗,减少应激反应。
- 李桂阁李娜花陈嫚丽李敏
-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剖胸手术
- 一种术后复苏肩颈加热保暖保护套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术后复苏肩颈加热保暖保护套,其包括弹性的U形本体,U形本体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卡部,转轴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旋转;U形本体的内部设有电连接有电源的电阻丝片;U形本体上端的两侧对称可拆卸设有带有按摩组...
- 李桂阁
- 文献传递
- 右美托咪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机械通气时肺脏氧化应激反应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机械通气时肺脏氧化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周龄为6~8周的清洁级SD大鼠24只,按随机抽签法均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及模型组,各8只。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试验组和模型组大鼠置自制烟室内,建立COPD模型。试验组通过静脉给药右美托咪定10μg/kg,对照组与模型组均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药物6h后测定大鼠的肺功能指标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皮质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随后处死大鼠,测定其肺脏干湿重比。结果3组大鼠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逐渐降低,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逐渐升高,肺脏干湿重比水平逐渐升高,MDA水平逐渐升高、SOD水平逐渐降低,且单因素分析显示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显著减轻COPD大鼠机械通气时肺脏氧化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有利于减轻大鼠肺损伤。
- 李娜陈小健李桂阁欧阳碧山闫顺昌王琳李铁军吴多志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反应肺功能
- 一种氧气袋氧气流量调节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气袋氧气流量调节装置,包括架体、箱体、筒体、棘轮机构、弹性勾爪和限位装置,箱体内设置有可移动的压板和固定板,并在两板之间设置有氧气袋,其中,棘轮机构通过牵引绳与压板的两端连接,通过转动棘轮机构驱使牵...
- 李桂阁
- 文献传递
- 不同吸痰时机预防全麻拔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比较不同吸痰时机对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全麻手术病人在拔管时随机分成吸痰组(A组,n=40)与不吸痰组(B组,n=40),A组于拔管时进行气管内和口腔吸痰,B组于拔管后嘱患者咳嗽及予口腔吸痰。分别记录两组拔管前5min、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10min四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两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MAP和HR明显升高(P<0.05),A组比B组升高更明显(P<0.05);A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SpO2降低(P<0.05),B组各时间点SpO2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非口咽腔和非胸科的短小手术时,麻醉清醒后不吸痰直接拔管可减轻病人拔管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更有利于病人的氧合。
- 李桂阁王颖
- 关键词:吸痰全身麻醉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