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婧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省食品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酒糟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质
  • 1篇稻壳
  • 1篇多态性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胰蛋白酶
  • 1篇乙酰乳酸脱羧...
  • 1篇玉米浆
  • 1篇预处理
  • 1篇粘质沙雷氏菌
  • 1篇乳酸
  • 1篇饲用
  • 1篇饲用酶
  • 1篇随机扩增多态
  • 1篇随机扩增多态...
  • 1篇随机扩增多态...
  • 1篇糖酸

机构

  • 5篇山东省食品发...
  • 2篇齐鲁工业大学
  • 1篇山东轻工业学...
  • 1篇泰安市岱岳区...

作者

  • 5篇李文婧
  • 5篇刘建军
  • 5篇徐慧
  • 3篇孙文涛
  • 2篇李博
  • 1篇田延军
  • 1篇刘丽萍
  • 1篇李虓
  • 1篇高淑娟
  • 1篇程成
  • 1篇牛梅丽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饲料研究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混菌固态发酵白酒酒糟制备多酶生物饲料的工艺优化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白酒酒糟配合其他饲料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备多酶生物饲料。优化3株枯草芽孢杆菌的产酶条件:玉米粉与豆粕粉的含量33%(二者比例为7∶3)、酒糟含量37%、麸皮含量30%和接种量5%;3株枯草芽孢杆菌的接种比例为2∶2∶1,植酸酶产生菌提前接种12 h;发酵温度34℃;料水比1∶1;p H 8.0;添加硫酸铵3%、尿素1.5%和氯化钙0.3%;培养时间5 d。甘露聚糖酶活9.69、木聚糖酶活4.86和植酸酶活5.81 U/g,优化前后分别提高213.90%、78.94%和19.57%。发酵结束后,甘露聚糖、木聚糖和植酸磷降幅分别为66.29%、12.23%和35.14%,粗蛋白增幅82.80%。
李虓徐慧李文婧孙文涛高淑娟刘建军
关键词:白酒酒糟饲用酶
酶解法去除透明质酸发酵液中蛋白质被引量:1
2017年
为有效降低透明质酸的蛋白质质量分数,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对酶解法去除透明质酸发酵液中蛋白质进行研究。在蛋白酶的筛选实验中,结果表明,胰蛋白酶处理后的蛋白质质量分数最低,并确定了胰蛋白酶酶解的最适条件:酶解p H 8.4、酶解温度50℃、酶用量44 000 U/g、酶解时间6 h。在此条件下透明质酸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为6.75%,蛋白质去除率为66.25%。经过硅藻土进一步后处理,得到透明质酸产品蛋白质质量分数小于0.1%,蛋白质去除率达到99%以上,符合医药级透明质酸标准。
牛全凤徐慧李文婧孙文涛李博程成刘建军
关键词:透明质酸蛋白质胰蛋白酶响应面法
一株高产3-羟基丁酮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被引量:1
2016年
以产3-羟基丁酮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TH-49(Val^-)和产α-乙酰乳酸脱羧酶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AD-30为亲本菌株,以聚乙二醇为融合促进剂,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获得融合子,融合子经再生、筛选等过程,最终获得高产3-羟基丁酮菌株HB-32,该菌株3-羟基丁酮产量高达49.64 g/L,比菌株TH-49(Val-)提高了61.8%,且遗传稳定性良好。进一步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高产3-羟基丁酮菌株HB-32与亲本菌株基因组的变化。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TH-49(Val^-)和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AD-30原生质体融合成功,提高了融合子HB-32 3-羟基丁酮产量。
徐慧刘建军李文婧孙文涛李博刘丽萍
关键词:3-羟基丁酮枯草芽孢杆菌Α-乙酰乳酸脱羧酶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一株降解酒糟稻壳纤维素菌株N53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2
2013年
详述了以酸处理后的酒糟废料为原料筛选出一株能够高效降解酒糟稻壳纤维素的菌株N53。以酸处理后的酒糟、麸皮为主要原料,30℃摇床培养72h,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可达7.502U/mL,滤纸酶活达0.126U/mL。结合形态观察、培养特征及18srDNA序列分析等手段,确定菌株N53属于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
牛梅丽徐慧李文婧刘建军
关键词:菌株筛选纤维素酶酶活力
玉米浆粉预处理对粘质沙雷氏菌发酵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通过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获得的玉米浆粉在粘质沙雷氏菌SD136作用下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影响,组合复配玉米浆粉,结果表明:最佳玉米浆粉复配比为玉米原浆粉和酶解玉米浆粉3∶1,2-酮基-D-葡萄糖酸产量达到(171.39±4.5)g/L,发酵时间由40 h缩短至37 h,对糖转化率达到95.22%。玉米原浆粉和酶解玉米浆粉的组合复配能够提高粘质沙雷氏菌SD136的发酵效率和2-酮基-D-葡萄糖酸的产量。
李文婧徐慧刘建军田延军
关键词:2-酮基-D-葡萄糖酸粘质沙雷氏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