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光春
- 作品数:46 被引量:334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MRCP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价值评价被引量:1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MRCP)在梗阻性黄疸定位、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重T2 加权TSE序列采集、MIP法三维重建 ,并与US、CT、ERCP/PTC及手术和病理相对照。结果 :MRCP定位诊断准确率达 10 0 % ,优于US (P <0 .0 5 ) ,与CT、ERCP/PTC无显著差异 ;MRCP结合常规MRI定性诊断准确率达 89.7% ,优于US(P <0 .0 2 5 ) ,与CT、ERCP/PTC无显著差异。结论 :MRCP安全、简便、无创伤 ,在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定性诊断上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准确性 。
- 李文政彭光春曹觉刘凡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胆道梗阻梗阻性黄疸
- 脂肪肝CT、MRI定量诊断的对照实验研究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肝脏脂肪含量与肝脏、肌肉CT值比、肝脏CT值及脂肪抑制前后肝脏信号强度衰减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及相关强度。方法:对正常组和随机抽取的2 3只实验组家兔行肝脏CT平扫及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前后肝脏MRI(SE序列,T1WI) ,测得肝脏CT值、竖脊肌CT值,计算肝脏、肌肉CT值比及脂肪抑制前后肝脏信号强度衰减率。对实验动物的肝脏进行组织学检查,并用显微图像分析仪测定肝中脂滴占肝脏单位体积的百分比(Vv 值)。结果:肝脏肌肉CT值比值与Vv 值之间存在有意义的高度线性负向相关关系(r =- 0 .896 ,t =- 10 .2 89,P <0 .0 0 1) ;肝脏CT值与Vv 值之间存在有意义的中度线性负向相关关系(r =- 0 .818,t =- 7.2 4 9,P <0 .0 0 1) ;脂肪抑制前后肝脏信号强度衰减率与Vv值之间存在有意义的中度线性正相关关系(r =0 .5 5 6 ,t =3.4 0 7,P =0 .0 0 2 )。结论:肝脏肌肉CT值比值较肝脏CT值绝对值、脂肪抑制前后肝脏信号强度衰减率具有与Vv 值更高的相关强度,该指标可望用于活体无创估计肝脏脂肪含量。
- 李文政彭光春汤恢焕刘凡雷光武周建华付春燕
- 关键词:脂肪肝磁共振成像
- 肾细胞癌VEGF、PCNA表达与CT征象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相关基因VEGF、PCNA表达与CT征象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且CT资料完整的肾细胞癌 40例和正常肾组织 10例 ,用免疫组化染色 (S P法 )检测VEGF、PCNA阳性表达率。结果 ①VEGF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 ,瘤体坏死、液化、囊变 ,增强程度 ,边界 ,肾周脂肪浸润 ,淋巴结肿大 ,静脉侵犯 ,邻近器官侵犯或 /和远处转移有关 (P <0 .0 5 ) ;②PCNA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 ,增强程度 ,边界 ,肾周脂肪浸润有关 (P <0 .0 5 ) ;而与瘤体内坏死、液化和囊变 ,淋巴结肿大 ,静脉侵犯 ,邻近器官侵犯或 /和远处转移无关 (P >0 .0 5 ) ;③肿瘤病理分级增加 ,VEGF、PCNA阳性表达率升高 (P <0 .0 5 )。结论 RCC的CT表现与VEGF、PCNA的表达存在内在关系 。
- 王桂华彭光春李文政雷光武
- 关键词:肾肿瘤VEGFPCNA
- 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5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怀疑胆胰系病变者行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及常规MRI,对服用对比剂前后MRCP图像质量、服药前MRCP与综合服药前、后MRCP诊断准确率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服用对比剂后MRCP图像质量明显提高(P<0.001);结合常规MRI,综合服药前、后MRCP对胆胰系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均较服药前MRCP高(P<0.05)。结论 口服枸橼酸铁铵能明显提高 MRCP的成像质量;综合服药前、后MRCP对诊断胆胰系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文政彭光春汤恢焕陈登明刘凡王润文贾高志聂吉林
-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枸橼酸铁铵对比剂
- 不典型肝脓肿的螺旋CT诊断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不典型肝脓肿 (AHA)的螺旋CT表现 ,着重其增强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穿刺抽吸证实的 14例不典型肝脓肿的螺旋CT平扫及增强资料。结果 不典型肝脓肿平扫多呈低密度肿块 ,其增强后可见“实质充填征” ,“蜂房征” ,“环内环征” ,“一过性强化征”。结论 不典型肝脓肿平扫缺乏特异性 ,增强后以及动态增强后可见一些特征性表现 ,可提高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准确性。
- 陈常勇彭光春李年丰
- 关键词:螺旋CT肝脓肿
- SCTAP对肝癌检测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评价螺旋CT经动脉门静脉造影 (SCTAP)对肝癌的检测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 2 3例肝局灶性病变采用SCTAP、常规CT、DSA显示病灶个数的差异性 ,分析肝局灶性病变SCTAP影像学征象。结果 :SCTAP较常规CT及DSA对显示小于 30 .0mm病灶数及小于 10 .0mm病灶数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或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对大于 30 .0mm病灶的显示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病灶周边可有门脉供血而内部无门脉供血是肝癌的特征性表现。SCTAP为肝癌的可切除性判断及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结论 :SCTAP与常规CT、DSA比较 ,对小肝癌或微小肝癌的检测具有极高的敏感性 ,结合其它影像学手段 ,可明显提高其特异性。对于肝癌治疗方案的选择 ,SCTAP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曹觉李海平彭光春王志明龙学颖陈友良李乔秀谢江平简明
- 关键词:肝肿瘤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的思考与探索被引量:22
- 2007年
- 本文分析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阶段医学影像学的学习特点,对目前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医学影像学实习带教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 龙学颖彭光春王小宜刘进康欧利红刘慧
-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
-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其CT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AML 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征象,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10例中平扫均以低密度为主,边界清楚。3例平扫病灶由稍低密度软组织成分和低密度脂肪成分组成。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例软组织成分均明显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密度仍高于肝实质,延迟期4例仍为高密度。病灶内脂肪成分均出现强化。7例病灶动脉期出现"中心血管影",4例病灶出现引流静脉引流至肝静脉。结论肝AML 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MSCT对术前诊断有较高价值。
- 雷光武李海平李文政彭光春
-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肿瘤
- 肝脏少见恶性肿瘤的CT、MPI诊断
- 本文依次讨论了肝母细胞瘤、肝脏纤维板层型癌、外生型肝细胞癌、混合型肝细胞癌、硬化型肝细胞癌、肝类癌、肝细胞癌肉瘤样变、肝血管肉瘤、肝脂肪肉瘤、肝脏平滑肌肉瘤、肝纤维肉瘤、肝恶性淋巴瘤及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肝脏少见恶性...
- 李文政刘慧彭光春
- 关键词:肝脏恶性肿瘤病理特点
- 文献传递
- 脂肪抑制技术在肝脏MRI中的应用价值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脂肪抑制技术在肝脏MR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诊断的 66例 (其中正常1 7例 ,病变 49例 )作了脂肪抑制的肝脏MRI图像进行评分 ,并对其中 44例计算肝脏及其病灶的信噪比 (SNR)、对比噪声率 (CNR)。结果 :在显示肝脏及其病灶时 ,脂肪抑制与非脂肪抑制序列间并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在肝脏MRI时 ,常规非脂肪抑制序列仍是基本的成像序列 。
- 刘凡彭光春李文政周高峰李季龙王润文
- 关键词:脂肪抑制技术肝脏MRI成像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