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春卫

作品数:21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杀虫
  • 5篇杀虫剂
  • 4篇伊蚊
  • 4篇种群
  • 4篇白纹伊蚊
  • 3篇德国小蠊
  • 3篇菊酯
  • 3篇抗药
  • 3篇抗药性
  • 3篇库蚊
  • 3篇常用杀虫剂
  • 2篇毒饵
  • 2篇蝇类
  • 2篇诱蚊诱卵器
  • 2篇三带喙库蚊
  • 2篇拟除虫菊酯
  • 2篇溴敌隆
  • 2篇蚊虫
  • 2篇粒剂
  • 2篇密度监测

机构

  • 21篇上海市宝山区...
  • 7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作者

  • 21篇孙春卫
  • 10篇杨迎宇
  • 8篇须俊明
  • 3篇周毅彬
  • 3篇李明珠
  • 2篇冷培恩
  • 2篇朱江
  • 2篇朱剑锋
  • 2篇王海健
  • 1篇张勤丽
  • 1篇刘曜
  • 1篇郭祖鹏
  • 1篇徐慧清
  • 1篇张杰
  • 1篇孟杨
  • 1篇陆晓燕

传媒

  • 10篇中国媒介生物...
  • 7篇中华卫生杀虫...
  • 2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宝山区淡色库蚊对两种杀虫剂的抗性调查
2003年
孙春卫须俊明
关键词:淡色库蚊杀虫剂抗性敌敌畏氯氰菊酯
两种毒饵对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观察
2006年
须俊明孙春卫
关键词:杀灭效果观察德国小蠊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毒饵引诱效果
地下车库集水井放养柳条鱼灭蚊实验研究
2022年
目的观察地下车库集水井放养柳条鱼灭蚊幼虫(蛹)的效果。方法2020年5月和2021年4月开始,分别在上海市宝山区区委党校和万业紫辰苑居民区地下车库各选择2个集水井,其中1个集水井为实验井放养一定数量的柳条鱼,另1个为对照井。间隔2周左右监测蚊幼(蛹)的密度,柳条鱼存活情况和集水井的水温、水量,并记录集水井所处位置的室温、相对湿度。结果党校地下车库实验井半个月后的蚊幼密度下降96.4%,相关密度指数(RPI)为8.2,1个月后,密度降为0,并连续6.5个月维持在0~0.6条/勺,幼虫龄期Ⅱ龄以下,8.5个月后,放养的柳条鱼均死亡。万业紫辰苑居民区地下车库实验井2个月后的蚊幼密度降为0,并连续10个月密度指数维持在0~0.4条/勺,幼虫龄期为Ⅱ龄以下,14个月后,放养的柳条鱼均死亡。实验室7月中旬24 h平均每条柳条鱼吞食蚊幼虫11~29.5条,1月上旬24 h平均每条柳条鱼吞食蚊幼虫1.75条。结论地下车库集水井放养1次柳条鱼灭蚊幼有效时间可持续6.5~10个月,实验室观察盛夏时节柳条鱼吞食蚊幼虫的能力显著好于隆冬时节。
须俊明金嘉烨孙春卫高仁健朱剑锋冷培恩
关键词:地下车库集水井灭蚊幼
宝山区蝇类种群及其季节消长初步调查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掌握宝山区的蝇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为除害灭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农村果园和城区公园2个调查点,采用笼诱法捕获蝇类。结果共捕获蝇类4科45种,其中有6种为该区首次发现,常见蝇种有13种,占捕蝇总数的96.22%,以大头金蝇为优势种,占52.02%。全年呈现2个活动高峰,分别在7月和10月,以7月份最高。结论针对蝇类的季节消长特点,对孳生场所加强控制,以减少蝇类繁殖机会。
孙春卫须俊明
关键词:蝇类种群分布
上海市宝山区2018年3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疫点伊蚊控制及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对3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疫点伊蚊控制方法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得失,以利于今后改进登革热疫点伊蚊控制工作。方法对2018年宝山区发生的3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疫点开展包括环境治理、孳生地控制、空间喷洒和滞留喷洒等在内的综合治理措施,并对伊蚊控制工作开展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宝山区淞南镇2018年8月1日、8月7日、8月9日连续发生3例本地感染Ⅰ型登革热病例,经采取快速杀灭成蚊、孳生地控制、健康宣教和健康促进等综合性蚊虫控制措施,双层叠帐法白纹伊蚊成蚊指数从控制前最高的3.50~4.67只/h,至疫点控制结束前连续控制在0~0.50只/h;布雷图指数BI从控制前10~20,到连续2周控制在5以下。根据《上海市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于9月19日终止疫点应急响应。结论有序、规范、有效地采取灭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的综合性伊蚊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白纹伊蚊密度,进而控制登革热疫情。
须俊明杨迎宇孙春卫王海健冷培恩朱剑锋顾剑龙浦晓磊
关键词:登革热白纹伊蚊
诱蚊诱卵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诱蚊诱卵器,其包括瓶体和瓶盖,在所述瓶盖中开设有至少一个入蚊通道,所述瓶盖能够安装到所述瓶体,所述瓶体为不透明的筒状瓶体,并且所述瓶体的内部空间的底部为斜坡底。本实用新型的诱蚊诱卵器能够更加高效地诱使蚊...
孙春卫周毅彬刘曜
文献传递
2012-2015年上海市宝山区蝇类监测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掌握宝山区蝇类季节消长及密度情况,为蝇类防治做好技术保障。方法采用中国CDC推荐的笼诱法。结果2012-2015年共计捕捉成蝇774只,蝇密度为0.18只/笼,以麻蝇科为主(占30.10%),其次为家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巨尾阿丽蝇、亮绿蝇、厩腐蝇和元厕蝇;宝山区的蝇类活动高峰期为6-9月;2012-2015年宝山区的蝇密度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2013年达到最低值;4种生境的蝇密度由高到低是农贸市场>绿化带>居民区>餐饮店外环境。结论宝山区卫生环境的大力改善对减少蝇类孳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农贸市场的蝇类侵害水平仍较高,应列为首要控制场所,同时6-9月是降低成蝇密度及预防蝇传疾病发生的关键时期。
杨迎宇朱江孙春卫
关键词:蝇密度种群构成
上海市某农贸市场德国小蠊与黑胸大蠊的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调查德国小蠊与黑胸大蠊在某农贸市场的空间分布,分析2种蜚蠊在农贸市场中是否共存及共存特征。方法选取上海市宝山区1处农贸市场,自2020年6月-2021年5月每月调查1次。蜚蠊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在每个摊位的电子秤下布放1张粘蟑纸,放置72 h后检查、记录结果。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earsonχ^(2)检验、空间分析、热点分析、双变量全局空间相关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农贸市场中查获的蜚蠊包括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2种,其中德国小蠊占捕获总数的94.57%,为优势种。德国小蠊与黑胸大蠊密度的季节性变化呈正相关(r=0.763,P=0.004)。2种蜚蠊侵害率最高的摊位类别均为冷鲜肉禽类,分别为德国小蠊29.08%、黑胸大蠊6.97%。各个摊位捕获德国小蠊与黑胸大蠊的数量呈正相关(r=0.432,P<0.001)。2种蜚蠊的阳性率分布、密度分布均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德国小蠊与黑胸大蠊阳性次数的双变量全局Morans’I指数为0.178(Z=6.786,P<0.001),表现两者为空间正相关性分布趋势;捕获数的双变量全局Morans’I指数为0.127(Z=5.021,P<0.001)。结论德国小蠊与黑胸大蠊对温、湿度可能具有相似的适应性,2种蜚蠊在农贸市场中可能为共存并竞争的关系,且德国小蠊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成为农贸市场中的优势种。蜚蠊防制工作中应当分析特定区域中蜚蠊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局域优势种群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制策略。
孙春卫张杰刘曜周毅彬
关键词:德国小蠊黑胸大蠊优势种群
上海市宝山区三带喙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测定上海市宝山区三带喙库蚊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三带喙库蚊的季节高峰期,大量采集养猪场吸血三带喙库蚊成蚊,在实验室饲养子一代为试虫。采用WHO推荐的浸渍法,测定4种杀虫剂对宝山区三带喙库蚊的半数致死浓度,以判定抗性等级。结果宝山区三带喙库蚊幼虫对倍硫磷、双硫磷、氯菊酯和溴氰菊酯的LC_(50)分别为0.227 832、0.021 636、0.158 810和0.027 622 mg/L;对倍硫磷产生低抗,对双硫磷产生中抗,对氯菊酯和溴氰菊酯均产生高抗,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甚至超过了50倍。结论化学杀虫剂的长期滥用促使蚊虫产生抗性,在蚊虫防治工作中应注重综合防治并科学合理选用灭蚊药物。
杨迎宇孙春卫李明珠
关键词:三带喙库蚊浸渍法杀虫剂抗药性
不同颜色诱蚊诱卵器在白纹伊蚊种群监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研究不同颜色诱蚊诱卵器在白纹伊蚊种群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4—11月,在上海市宝山区的5个现场用透明、黑色、绿色和白色4种不同颜色的诱蚊诱卵器监测白纹伊蚊幼虫密度。结果试验期间黑色、白色、绿色、对照组诱蚊诱卵器阳性率平均分别为40.45%、27.93%、31.28%和8.52%。不同颜色诱蚊诱卵器阳性率比较,4组间诱蚊诱卵器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8.4439,P<0.05)。黑色组和白色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117(P<0.05);黑色组与绿色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986(P<0.05);黑色组与对照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676(P<0.05)。黑色诱蚊诱卵器最为敏感,透明对照组与黑色实验组诱蚊诱卵器阳性率线性回归方程:y=0.4446x-1.5667,r^2=0.6811(P<0.05);2种颜色诱蚊诱卵器阳性率差值比与透明对照组的线性回归方程:y=-0.2545x+5.9571,r^2=0.7418(P<0.05)。结论黑色诱蚊诱卵器比透明色更为高效,在较低蚊虫密度时黑色诱蚊诱卵器更具有优势。
孙春卫杨迎宇张勤丽周毅彬
关键词:诱蚊诱卵器白纹伊蚊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