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晓霞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源性
  • 2篇外源
  • 2篇外源性
  • 2篇外源性硫化氢
  • 2篇纤维化
  • 2篇肝纤维化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凋亡调节
  • 1篇凋亡调节蛋白
  • 1篇调节蛋白
  • 1篇血症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脂血症
  • 1篇鼠肝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细胞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机构

  • 4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孔晓霞
  • 4篇吴林
  • 4篇郑永平
  • 2篇李秀芬
  • 1篇张锦堃
  • 1篇杨伟
  • 1篇郭俊雄
  • 1篇陈慎仁

传媒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负载HPV18E7基因脐带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抗食管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制备人脐带血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的负载HPV18E7基因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并观察其在体外对人食管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采用微磁珠分选系统(MiniMACS)从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CD34+干细胞,以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各200ng/ml和100U/ml诱导其向DC分化,采用阳离子脂质体DMRIE-C介导HPV18E7基因进入DC,制备DC疫苗。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DC的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疫苗表面目的基因E7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DC疫苗致敏的同种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在体外对表达HPV18E7的食管癌细胞EC-109的杀伤活性。结果脐带血CD34+干细胞在细胞因子诱导下,细胞体积增大,形状由圆形变得不规则形,细胞数量增多,形成细胞集落。经过14d的培养,大部分的细胞从集落上脱落下来成为成熟的DC,具有典型的树枝状突起。E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7.5%,说明基因转染成功。DC疫苗致敏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对EC-109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强于未转基因DC致敏的淋巴细胞组、T淋巴细胞组和对照组(P<0.01),且随效靶比的增高而增强(P<0.05)。结论人脐带血干细胞在细胞因子的诱导下能扩增分化为DC,经肿瘤相关病毒抗原基因转染获得的DC疫苗,高表达目的基因蛋白,并能显著增强淋巴细胞对相应人食管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
吴林郑永平孔晓霞杨伟陈慎仁张锦堃
关键词:树突细胞胎血
外源性硫化氢对大鼠肝纤维化胶原合成和凋亡调节蛋白Bcl-2及Ba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胶原合成和凋亡调节蛋白Bcl-2及Bax的影响。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硫氢化钠(NaHS)组和高剂量NaHS组。处死大鼠后用HE染色及Van Gieson染色观察胶原合成、肝纤维化程度并分级,TUNEL染色了解肝细胞凋亡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标Bcl-2及Bax。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肝胶原合成活跃,肝纤维化程度均达到Ⅲ~Ⅳ期,Bax在第6周末表达达最高峰,而Bcl-2则在第8周末表达达高峰,高剂量和低剂量NaHS组肝胶原合成减少,且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多处于Ⅰ~Ⅱ期(P<0.01),肝细胞凋亡减少,Bcl-2及Bax的表达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各指标在高剂量NaHS组与低剂量NaHS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此外,至第8周末,高剂量NaHS组部分指标已接近正常。结论 外源性H2S可以减少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胶原合成,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下调凋亡调节蛋白Bcl-2及Bax的表达,发挥重要的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且与剂量呈正相关。
吴林郑永平李秀芬郭俊雄孔晓霞
关键词:BCL-2
前列地尔联合腹腔灌洗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腹腔灌洗对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hyperlipidemia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HSA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7例H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和治疗组(14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前列地尔及透析液腹腔灌洗治疗,14 d为1疗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5.55 d±3.12 d vs 8.18 d±4.09 d,4.14 d±2.94 d v s 6.75 d±3.58 d)、血清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好转时间(5.42 d±2.06 d vs 8.28 d±3.55 d)、首疗程总有效率(85.71%v s 6 1.5 4%)、并发症发生率(2 1.6%v s38.5%)、死亡率(7.14%vs 15.38%)、平均住院时间(23.84 d±7.54 d vs 31.98 d±12.18 d)及医疗总费用(34.56千元±13.44千元vs 41.29千元±18.81千元)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透析液腹腔灌洗治疗HSAP疗效可靠、安全,可作为HSAP内科治疗的常规选择.
吴林孔晓霞郑永平
关键词:高脂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前列地尔腹腔灌洗
外源性硫化氢对肝纤维化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硫氢化钠(NaHS)组和高剂量NaHS组。正常对照组按大鼠常规饲养,余三组予CCl4皮下注射4周。第5周开始NaHS组予不同剂量NaHS腹腔注射(低剂量组14.4μmol/kg,高剂量组36.0μmol/kg)。至第6周末随机处死各组10只大鼠,余大鼠按上述措施继续处理,至第8周末全部处死。处死大鼠后收集大鼠门静脉血,检测肝功能(ALT、AST及白蛋白)、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及Ⅳ-C)及血浆H2S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NaHS组门静脉血H2S含量升高(P〈0.01或P〈0.05),肝功能好转(P〈0.01),血清HA、LN、PCⅢ、Ⅳ-C含量降低(P〈0.01);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第6周末比较,第8周末NaHS组各项指标恢复更显著(P〈0.01或P〈0.05)。结论外源性H2S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且与剂量呈正相关。
吴林李秀芬郑永平孔晓霞
关键词:肝纤维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