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凌 作品数:9 被引量:124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历史地理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更多>>
淮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模式的演变过程探析 程至杰 张居中 杨玉璋 姚凌 罗武宏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出土动物牙齿表面植物微遗存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对老司城遗址明代早期至雍正五年出土的猪、野猪、牛、马、山羊、苏门羚、梅花鹿、小麂、赤麂、水鹿等10种动物共20件牙齿表面植物微遗存的分析与研究,结果发现了包括来自于水稻(Oryza sativa L.)、薏苡属(Coix Linn.)、葫芦科(Cucurbitaceae)、棕榈科(Palmae)等植物淀粉粒,以及水稻、竹亚科(Bambusoideae)、棕榈科、芦苇属(Phragmites Adans.)、早熟禾亚科(Pooideae)、画眉草亚科(Eragrostidoideae)、黍亚科(Panicoideae)等植物的植硅体。淀粉粒、植硅体种类统计结果表明当时老司城遗址家养与野生动物的植物性食物资源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且两者食物结构之间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说明该时期老司城遗址部分家养动物可能存在半圈养或放养的现象,而某些野生动物在被捕获之后可能经过一定时间的圈养。此外,水稻、棕榈科、竹亚科植物以及硅藻等的发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司城遗址及其周边地区当时的气候应该属于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该研究结果对于了解明清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家养与野生动物的植物性食物结构及饲养方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为促进老司城遗址动植物考古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资料和证据。 姚凌 罗武宏 杨玉璋 张居中 李为亚 曹赛 莫林恒关键词:淀粉粒 植硅体 淮河上、中游地区史前稻-旱混作农业模式的形成、发展与区域差异 被引量:21 2016年 稻-旱混作是淮河上、中游地区史前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现有资料显示,该模式在淮河上游地区最早出现于7.8~7.0ka BP的裴李岗文化中晚期,且至迟在5.0~4.0ka BP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成为淮河上、中游地区普遍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然而,对于该农业生产模式在淮河上游地区出现后的发展过程,淮河中游地区的早期农业类型及其发展过程与淮河上游地区是否存在区域差异等问题,目前皆不清楚.本文利用浮选法和淀粉粒分析方法,对淮河上、中游地区不同地域和不同阶段的8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炭化及微体植物遗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淮河上游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自新石器时代中期后段(8.0~7.0ka BP)在裴李岗文化区出现后,经历了新石器时代晚期(6.8~5.0ka BP)的快速发展阶段,至新石器时代末期(5.0~4.0ka BP)完全确立了该模式在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与上游地区不同的是,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8.5~6.8ka BP)的原始农业为单一的稻作农业模式,但至新石器时代末期同样形成了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此外,分析结果还显示,淮河上、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虽然同属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但水稻与粟、黍在这一模式内部结构中的地位在上述两个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该研究结果对了解淮河上、中游地区史前农业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新石器时代气候环境变化与文化变迁背景下的人类适应方式等问题有重要科学意义. 杨玉璋 程至杰 李为亚 姚凌 李占扬 罗武宏 袁增箭 张娟 张居中关键词:新石器时代 淀粉粒分析揭示的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古人类植物性食物来源与石器功能 被引量:19 2016年 淮河上中游地区位于中国东部南北过渡带,研究资料显示,淮河上游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阶段,人类主要通过采集和农作物种植两种途径获取植物性食物资源,其农业模式为稻.旱(粟、黍)混作,而淮河中游地区同时期人类的植物性食物资源获取方式及其农业发展模式与上游地区是否相同,目前尚不清楚.顺山集遗址(约8500—7000aBP)是淮河中游地区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本文选择该遗址出土的代表性石器圆形石球、石磨盘及石锤等石制工具17件及陶釜残片29件进行了淀粉粒残留物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器物表面的古代淀粉粒主要来源于禾本科薏苡(Coix lacryma-jobi)、小麦族(Triticeae)、水稻(Oryza sativa.)、葫芦科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根以及1种未知的植物种属.研究结果表明,淮河中游地区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同样依靠采集和农业种植获取植物性食物资源,但与淮河上游地区不同的是,该区域的农业模式为稻作农业.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种属来源的淀粉粒在石器和陶器表面的出现频率分析结果表明,薏苡可能是顺山集先民主要的植物性食物来源,而水稻在当时的利用程度并不高.圆形石磨球、磨盘及长柱状石锤使用面上不同种类淀粉粒的发现表明这两类石器都曾被用于加工多种植物性食物,而石斧刃端发现丰富的植物淀粉粒,表明该类工具在当时除了用于砍斫工具以外,可能也曾被用来加工食物,其功能具有一器多用的特征.本文研究结果对了解顺山集先民的生业形式与出土石器的使用功能,探明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人类的植物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状况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杨玉璋 LI WeiYa 姚凌 程至杰 罗武宏 张居中 林留根 甘恢元 闫龙关键词:植物资源利用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植物考古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34 2018年 During the excavation to the Jiahu Site in 2013,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floatation work was conducted,by which over 6000 samples of charred plant remians belonging to rice,wild soybeanV,itis,water chestnut,acorn,Chinese hickory,lotus root,etc.have been fteched.These samples provided new data for our researche s on the plant food pattern of the people in the Jiahu Site.The analysis results on the remains of rice rachilla,starch residue and phytoliths showed that the main resource of the pnlat food of the residents of Jiahu Site was still edible wi ld plants,and the domesticated rice was increasing along with th etime;the harvesting methods of the Jiahu Site migh t have experienced the change from beating(stripping)to cutting(pinching).The dating results of the charred wheat and millet unearthed at this site excluded the possibility of the xeistence of dry farming crops such as millet and broomcor n in Jiahu Site,which might give some enlightenment to the paleoethnobotanical study. 张居中 程至杰 蓝万里 杨玉璋 罗武宏 姚凌 尹承龙关键词:贾湖遗址 收割方式 安徽濉溪石山子遗址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情况的淀粉粒分析 被引量:28 2014年 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安徽濉溪石山子遗址(约7000aB.P.,33°51'N、116°49'E)出土的5件石磨盘和5件石磨棒表面附着残留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批石器表面残留物中包含了种类丰富的植物淀粉粒,其可能的植物种属来源至少有8类,包括薏苡(Coix lacryma-jobi)、小麦族(Triticeae)、山药(Dioscorea opposita)、莲藕(Nelumbo nucifera)、莲子(Nelumbo nucifera)、豇豆属(Vigna)、燕麦属(Avena)和姜科(Zingiberaceae)等,此外还有一部分未知种属的疑似禾本科植物的淀粉粒。统计结果显示,来自薏苡、小麦族以及疑似禾本科植物的淀粉粒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在器物表面的出现频次都远高于其他植物种属的淀粉粒,应为这批石器的主要加工对象,此外,来自山药、莲藕等块根块茎类植物的淀粉粒,其数量和出现频次也较高。石山子遗址出土石磨盘、石磨棒表面残留物中淀粉粒组成的多样性表明了这些石质工具加工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组成的多样性,同时,从观察到的淀粉粒植物种属来源来看,石山子遗址先民的生业模式似仍以采集经济为主,其农业经济的发展则相对滞后,这一特点的形成可能与该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有较大关系。研究结果为探索新石器时代中期淮河中游地区古人类对植物资源利用以及当时的农业发展状况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董珍 张居中 杨玉璋 姚凌 李为亚 贾庆元关键词:植物资源利用 安徽繁昌缪墩遗址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淀粉粒分析 被引量:10 2016年 皖南沿江平原位于长江中游的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下游的太湖平原之间,是长江中、下游史前文化交流、传播与融合的重要通道。缪墩遗址(5060~4890cal.a BC)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境内,是皖南沿江平原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遗址出土的20件陶器残片表面残留物进行了分析,结果在陶器内壁表面提取到了丰富的古代植物淀粉粒,显微形态学鉴定表明这些古代淀粉粒主要来源于稻属(Oryza)、小麦族(Triticeae)、莲属(Nelumbo)、薏苡属(Coix)、栎属(Quercus)、菜豆族(tribe Phaseoleae)和芡实(Euryale ferox)等7种植物。各类淀粉粒的绝对数量与出现频率分析结果显示,虽然采集野生植物在当时仍是人们重要的植物性食物来源途径之一,但稻属植物的利用已在缪墩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一结果表明,缪墩遗址应已出现了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同的稻作农业,且其农业发展水平可能与同时期的马家浜文化相当。与此同时,莲属、芡实等植物淀粉粒的大量发现,体现了皖南沿江平原地区滨水而居的先民对水生植物性食物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适应的特点。研究结果为了解长江中、下游过渡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特点及早期农业的发展过程等问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微观实验证据。 杨玉璋 禤华丽 袁增箭 姚凌 张居中 徐繁关键词:植物资源利用 稻作农业 淀粉粒分析揭示的河南唐户遗址裴李岗文化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 被引量:35 2015年 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河南唐户遗址(约7.8~7.0ka B.P.)出土的裴李岗文化时期6件石磨盘、2件石磨棒和8件陶炊器残片表面附着残留物进行了分析,共提取到6类不同形态的淀粉粒,鉴定结果显示有分别来自小麦族(Triticeae)、粟(Setaria italica)、水稻(Oryza sativa)、栎属(Quercus)、莲属(Nelumbo)以及未知种属的淀粉粒.石磨盘、石磨棒表面附着淀粉粒种类的多样性表明该类工具在当时被用于加工多种需要碾磨或脱壳的植物果实或块根块茎.粟、水稻、小麦族及栎属等淀粉粒的同时发现也表明,农业种植和采集是唐户先民获取植物性食物资源的主要途径.此外,根据粟的淀粉粒在实验选取样品表面普遍出现的情况,同时结合邻近的贾湖遗址植物考古和生产工具研究结果来看,以粟种植为主,水稻种植为辅的农业生产活动可能已成为唐户先民经济活动的主体. 杨玉璋 李为亚 姚凌 程至杰 张居中 信应君关键词:裴李岗文化 淮河上游 裴李岗遗址出土石磨盘表面淀粉粒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49 2011年 文章论述了从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8500~7000aB.P.)出土的8件石磨盘表而提取的1000多颗淀粉粒的研究情况,根据其形态特征分析,其来源至少可分为栎属(Quercus spp.)果实(橡子)、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粟(Setaria italica)或黍(Panicum miliaceum)或薏苡属(Coix spp.)、根茎类四大类;此外,还有一部分淀粉粒无法鉴定。研究表明:裴李岗遗址石磨盘的功能具有多样性;橡子可能是当时先民的重要食物来源,其次是小麦族、粟或黍或薏苡属。本实验结果可为中国农业起源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线索。同时,丰的植物种类及组合也与当时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相吻合,从另一个角度为环境考古研究提供了一批新资料。 张永辉 翁屹 姚凌 张居中 周昱君 方方 崔炜关键词:植物性食物 石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