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俊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2篇预后
  • 2篇肾病
  • 2篇肾功能
  • 1篇毒素清除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糖
  • 1篇血糖波动
  • 1篇血糖控制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血液灌流联合
  • 1篇血液灌流联合...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血症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机构

  • 8篇新疆生产建设...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新疆军区
  • 1篇和田地区人民...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8篇周俊
  • 3篇王骏
  • 3篇李翼
  • 2篇李雁
  • 1篇徐世茹
  • 1篇姜鸿
  • 1篇孙燕
  • 1篇李融
  • 1篇杨文君
  • 1篇张玉红
  • 1篇刘芳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兵团医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毒素清除及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及其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分别采用HP联合HD(HP+HD组)、单纯HD(HD组)进行血液净化,2组均给予营养干预及基础治疗6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2组大分子毒素及营养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PTH、β_2-MG、LE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P+HD组PTH[(52.18±4.27)μg/L]、β_2-MG[(15.22±2.06)mg/L]、LEP[(21.70±5.15)μg/L]水平均明显比HD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HD组治疗后ALB[(41.29±4.56)g/L]、Hb[(102.33±12.80)g/L]、TF[(3.29±0.74)g/L]水平及BMI[(23.68±2.03)kg/m2]、MAC[(25.10±1.86)cm]、MAMC[(21.08±2.30)cm]、TSF[(17.14±3.82)mm]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合理的营养干预下,HP联合HD对MHD患者血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作用及营养状态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HD治疗。
周俊杨文君刘芳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营养不良
肾康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氧化应激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氧化应激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8例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维持血液透析,观察组同时结合肾康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疗程4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氧化应激及炎性因子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1肾功能:治疗后观察组Scr、BUN、Ccr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应激反应指标:治疗后观察组MDA、SOD、T-AOC、GSH-Px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炎性因子: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CRP、IL-6、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肾功能、氧化应激及炎症状态。
周俊王骏李翼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肾康注射液肾功能氧化应激炎性因子
羟苯磺酸钙联合肾衰宁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分析用羟苯磺酸钙联合肾衰宁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肾病内科收治的1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二联组与单一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用羟苯磺酸钙对单一组患者进行治疗。用羟苯磺酸钙联合肾衰宁颗粒对二联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Ⅳ型胶原蛋白(C-Ⅳ)、Ⅲ型前胶原(PC-Ⅲ)及人层黏连蛋白(LN)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C-Ⅳ、PC-Ⅲ及LN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二联组患者BUN、Scr、C-Ⅳ、PC-Ⅲ及LN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单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羟苯磺酸钙联合肾衰宁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肾功能,延缓其肾纤维化的进程。
王骏周俊李翼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羟苯磺酸钙肾衰宁颗粒肾纤维化肾功能
2型糖尿病不同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波动关系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李雁周俊孙燕李融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波动血糖控制疗效评估
新疆多中心慢性肾脏病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预后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了解新疆6家医院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无症状高尿酸血症(asymptomatic hyperuricemia,AH)患病率及预后,为今后制定合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医院、新疆军区总医院北京路医疗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友谊医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等6家医院收治的CKD1~5期非透析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相关检查,分析不同CKD分期人群AH患病情况、危险因素以及预后。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CKD患者1346例,符合纳排标准且资料完整非透析CKD患者共767例,年龄范围18~87岁,年龄(51±15)岁。AH患者334例,患病率为43.5%,尿酸水平为(489.22±85.71)μmol/L。CKD合并AH组男性高于女性(60.5%比39.5%);汉族高于少数民族(55.4%比44.6%,P<0.05)。与正常尿酸组比较,AH组中CKD患者合并高血压病、肥胖症例数较高,收缩压、体重指数、尿素氮、血肌酐、C-反应蛋白、胆固醇、血磷、血镁、甲状旁腺激素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红蛋白均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红蛋白及低白蛋白是CKD患者发生eGFR下降≥30%或肾脏替代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H与终点事件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对225例随访的CKD合并AH患者进一步分析,未达标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达标组及未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CKD合并AH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降尿酸治疗可能有利于延缓肾功能进展,改善CKD患者预后。
曲悦钟玉霞常帅陈丹李改侠周俊陆晨姜鸿
关键词: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预后
miR-155通过SOCS1/STAT3途径调控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炎症反应和Th17/Treg失衡
2024年
目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探究miR-155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55和Th17、Treg细胞在RA患者(RA组)和对照组(HC组)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检测miR-155和SOSC1的调控关系;分离RA患者外周CD4^(+)T细胞,将沉默miR-155与SOCS1表达的miR-155 inhibitor和si-SOCS1及各自的阴性对照序列分别或联合转染入CD4+T细胞中,并将细胞分为:miR-NC组、miR-155 inhibitor组、miR-155 inhibitor+si-NC组和miR-155 inhibitor+si-SOCS1组。使用Th17诱导分化液处理上述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T细胞中Th17比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p-STAT3/STAT3比值。结果与HC组相比,RA患者中miR-155、Th17比率升高(P<0.01),Treg细胞比率降低(P<0.01);miR-155可靶向抑制SOCS1表达。与miR-NC组相比,miR-155 inhibitor组、miR-155 inhibitor+si-NC组和miR-155 inhibitor+si-SOCS1组中Th17比率、p-STAT3/STAT3比值均降低(P<0.01);与miR-155 inhibitor组相比,miR-155 inhibitor+si-SOCS1组CD4^(+)T细胞中Th17比率、p-STAT3/STAT3比值均升高(P<0.05)。结论在RA患者中表达升高的miR-155可能通过SOCS1/STAT3途径来介导CD4^(+)T细胞的Th17分化,从而参与RA患者外周Th17/Treg细胞失衡。
张玉红单新洁周俊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MIR-155
超纯水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超纯水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观察在透析机安装超纯净过滤系统前后患者一般情况和C-反应蛋白的差异。结果:改用超纯透析用水后CRP水平显著下降(P<0.05),食欲改善,精神好转,炎症反应减轻。结论:超纯水能有效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改善营养状况。
周俊李雁
关键词:血液透析超纯水微炎症
青年与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分析
2021年
目的:研究分析青年特发性膜性肾病与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选择我院就诊的青年及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为青年组、老年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临床、病理及预后情况,再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判断年龄是否为特发性膜性肾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临床特点:老年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的比例均高于青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青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青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的镜下血尿、蛋白尿、水肿等表现占比均高于青年组(P<0.05)。(2)病理特征:青年组患者与老年组患者的病理分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老年组患者的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小血管病变、肾间质纤维化等肾脏病理改变占比均高于青年组(P<0.05)。(3)预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老年组低于青年组(P<0.05),老年组的症状缓解时间均迟于青年组(P<0.05),进一步分析,年龄是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相比于青年特发性膜性肾病,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合并症更多,肾脏病理改变更加明显,预后更差。
周俊徐世茹王骏李翼徐吉坤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年龄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