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钧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红细胞聚集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处理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RBC发生聚集对RBC相关参数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将疑为RBC聚集的标本离心后,用等量生理盐水置换标本血浆后再次上机检测。结果 RBC聚集导致RBC计数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分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数均不可靠。其中MCHC明显增高为典型表现。经处理后,结果恢复正常。结论 RBC聚集严重影响RBC相关参数的检测,本方法可以消除因血浆因素对RBC相关参数的影响。
- 沈阳王余成吴钧
- 关键词:红细胞聚集血细胞计数血细胞分析仪
- 初诊帕金森病患者小幻觉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调查初诊未服药的帕金森病(PD)患者中小幻觉(MH)的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1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PD专病门诊收治的274例初诊未服药PD患者,根据统一PD评定量表第一部分(UPDRSⅠ)第2项评分筛选出MH的PD患者(MH组,评分≥2分),并在非MH的PD患者(NMH组,评分0分)中筛选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病程相匹配的患者。采用合适的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睡眠质量、非运动症状、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RBD)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病情严重程度,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发生MH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74例初诊PD患者中共11例(4.01%)出现MH。与NMH组(22例)相比,MH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PD非运动症状问卷量表(PDNMS)评分、RBD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AMD评分高、HAMA评分高、PDNMS评分高、RBD评分高是PD患者发生MH的危险因素(均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AMD评分高(OR=1.182,95%CI:1.004~1.392,P=0.045)、RBD评分高(OR=4.448,95%CI:1.066~18.557,P=0.041)是PD患者发生M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诊未服药的PD患者出现MH的概率较低,且抑郁、RBD为PD患者发生MH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重视该类患者的筛查并采取早期的干预措施。
- 曹以婷刘卫国郭志颖尹奎英吴钧郑慧芬
- 关键词:帕金森病初诊
- 初诊不同亚型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 以初诊未服药的帕金森病(PD)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初诊不同运动亚型的PD患者嗅觉障碍的差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南京脑科医院初次就诊的125例原发性PD患者,分为震颤为主(TD)型和强直少动(ARD)型两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分别分析不同亚型PD患者嗅觉评分与MoCA量表评分、HAMD量表评分、HAMA量表评分、UPDRSⅢ评分、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问卷(PDNMS)得分及Hoehn-Yahr(H-Y)分期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初诊PD患者发生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ARD型PD患者UPDRSⅢ评分高于TD型患者,嗅觉评分低于TD型(P<0.05)。TD型HAMD评分是嗅觉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而ARD型嗅觉评分与UPDRSⅢ评分和MoCA量表评分相关(P<0.05),其中MoCA量表评分是嗅觉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初诊时ARD型患者较TD型患者有更严重的嗅觉障碍,不同运动亚型PD患者的嗅觉功能影响因素不同,结合嗅觉评分和运动亚型预测患者可能面临的其他非运动症状,以利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随访和治疗方案。
- 邢逸闫磊郑慧芬孙钰徐评议吴钧刘卫国
- 关键词:帕金森病初诊嗅觉障碍抑郁
-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和多发性硬化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抗体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和多发性硬化(MS)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差异。方法检测37例NMOSD患者(NMOSD组)及27例MS患者(MS组)三碘甲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T_3(FT_3)、游离T_4(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以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阳性率,并选择5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间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差异。结果 NMOSD组T_3、FT_3水平均显著低于MS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5)。MS组和正常对照组间T_3、FT_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T_4、FT_4、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MOSD组TPOAb、TG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与MS组比较,NMOSD组TGAb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TPOAb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POAb、TG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MOSD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较MS患者更低,合并甲状腺抗体阳性率更高。
- 陈道文陈勇陆杰尹俊雄吴钧沈阳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抗体
- 外排泵在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中的作用
- 2022年
-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KP)中外排泵OqxAB、AcrAB和QepA介导的左氧氟沙星(LVX)耐药机制。方法选择分离自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的门诊和住院患者的106株KP(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分离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KP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随机选择24株对LVX耐药的KP作为试验组,27株LVX非耐药的KP作为对照组。采用羰基氰氯苯腙泵抑制法检测KP的外排泵表型,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PCR检测外排泵OqxAB、AcrAB和QepA相应表达基因OqxA、acrB和QepA的表达水平,采用常规PCR及测序检测acrR基因突变。分析两组KP外排泵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LVX最低抑菌浓度(MIC)与外排泵基因表达水平间的关联性,以及两组KP外排泵表型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KP外排泵表型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P外排泵基因OqxA、Qep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crB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acrB表达水平与LVX的log 2MIC呈正相关(r=0.544,P<0.05)。试验组调控因子acrR突变率为58.3%(14株),携带突变型acrR基因的KP(14株)与携带野生型acrR基因的KP(10株)之间acrB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排泵是介导KP对LVX耐药的机制之一,AcrAB在外排泵介导KP对LVX耐药中具有明显作用;OqxAB和QepA虽广泛分布于KP中,但并不是介导KP对LVX耐药的主要机制。
- 江培涛吴钧方敏马超李琛泽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外排泵左氧氟沙星耐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