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国强
- 作品数:22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防中毒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两科抢救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病人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14~62岁,平均(34±12)岁。病因为过量食用隔夜白菜、菠菜、咸菜、泡菜、腌肉、咸肉、熟食卤味、火腿肠,误将亚硝酸盐当食盐和进食反复煮汤。32例在进食后0.5~2h发病,特征性表现为全身不同程度的青紫,尤以口唇周围、四肢末端明显。血气分析示PaO250~85mmHg;经皮血氧饱和度在75%~88%之间。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速5例;ST段呈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5~3mm,并T波低平、倒置4例,其中伴房性早搏2例,偶发室性早搏1例;V3,4ST段弓背向上抬高4~6mm,T波双相1例。剩余食物或呕吐物经毒物分析证实为亚硝酸盐中毒,尿亚硝酸盐定性检查全部为阳性。经催吐、洗胃、导泻、高流量吸氧及使用特殊解毒剂美蓝,辅以维生素C、辅酶A、维生素B12和对症治疗,31例在给药后1h内紫绀及相应症状消失,1例于1h后再次静注相同剂量的美蓝后紫绀消失,SpO2示静注美蓝过程中前10min下降,静注完毕后即恢复至用药前水平,随后较大幅度上升,均于60min上升至>95%。32例均于24~48h治愈出院。结论加强肉食加工的卫生监督及知识培训,加强个人饮食卫生可预止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急性亚硝酸盐中毒需综合治疗,美蓝疗效肯定,但宜小剂量缓慢给药。
- 李旷怡伍国强郭健童曾薇蒋龙元
- 关键词:美蓝
- 雪卡毒素中毒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 探讨雪卡毒素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方法 分析44例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结果 病人进食有毒海鱼肉、内脏或汤后经2~12 h潜伏期,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消化系统症状、以温度感觉倒错、运动乏力、唇舌及四肢麻痹、肌肉刺痛为主的神经系统症状、心率和血压变化的心血管系统症状.结论 中毒后经2~12 h潜伏期,出现消化、神经、心血管系统症状,以温度感觉倒错具有特征性,预后良好,病程2 d至3周.为避免中毒,建议勿食用大型的深海鱼,特别是鱼头和内脏.
- 温宇明伍国强
- 关键词:雪卡毒素中毒
- 血清肌钙蛋白I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AOPP患者98例,分别于中毒第1、2、3、5、7天测定血清c Tn 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观察峰值出现规律,并与对照组(该院职工体检健康者25例)进行比较分析;按中毒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中毒组,根据中毒后心肌酶达峰值的第3天将各组患者检测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OPP患者血清c Tn I在中毒第2天达高峰,第7天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K、CK-MB、LDH于中毒后第3天达高峰;不同程度中毒患者血清c Tn I和心肌酶谱值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但c Tn I增幅较CK、CK-MB、LDH更大。结论 AOPP越严重,血清c Tn I值升高越明显,血清c Tn I测定有助于AOPP患者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在抢救AOPP患者时有必要对患者血清c Tn I和心肌酶谱值进行动态观察,尤其是血清c Tn I的变化,其对AOPP心肌损伤的诊断较心肌酶谱值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更有临床价值。
- 李朝阳伍国强温宇明
- 关键词:有机磷化合物中毒肌钙蛋白I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和病原菌分布以及药敏试验特点。方法对医院综合ICU于2001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住院>48h共2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并发VAP有53例,发病率为24.1%,其中早发性VAP有21例,迟发性VAP32例,53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69株,其中细菌146株,占86.4%,而G-菌有114株,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G+菌有32株,全部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MRSA有24株,占75%;真菌有23株,占13.6%,全部为白色假丝酵母菌;23例检出≥2种病原菌,30例单检出1种病原菌。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VAP发病率高,细菌耐药普遍,混合感染多见,防治VAP应重视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并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测定选用合理抗菌药物。
- 伍国强李朝阳吕婉娴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颅脑损伤病原菌
- 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对急性呼吸衰竭者行机械通气和纳洛酮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106例患者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将行单纯机械通气治疗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和纳洛酮联合治疗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用时、肺部啰音改善时间和X线征象的消失时间为(3.40±0.20)d、(4.15±0.30)d和(5.20±0.14)h均比对照组的(5.50±0.70)d、(7.32±0.88)d和(9.60±1.48)h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呼吸衰竭者行机械通气和纳洛酮联合治疗能够缩短各项时间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伍国强李朝阳
- 关键词:急性呼吸衰竭纳洛酮机械通气
- 床边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药物及毒物中毒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HP)在抢救重度药物及毒物中毒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5年12月重度药物及毒物中毒患者共68例的临床资料,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于2~28h内加用血液灌流治疗为治疗组,共36例;只进行常规内科治疗为对照组,共32例。结果:治疗组治疗开始至清醒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愈率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对重度药物及毒物中毒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 李旷怡伍国强温宇明
- 关键词:血液灌流急性中毒
-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气变化及酸碱失衡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酸碱失衡类型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左心衰竭患者303例首次动脉血气参数(pH、PaO2、PaCO2、HCO3-)、酸碱失衡类型和电解质资料。结果:303例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80mmHg(1mmHg=0.133kPa)者235例(78%);发生不同类型酸碱失衡255例(84%),最常见的为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呼碱代酸)[45例(15%)],单纯性酸碱失衡79例(26%),二重性酸碱失衡150例(50%),三重型酸碱失衡(TABD)26例(9%)。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常发生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酸碱失衡类型与引起心衰的原发病、诱发心衰因素有关,代碱多为医源性因素引起,伴有心源性休克、感染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容易伴有代酸;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酸是病情严重的标志。
- 李旷怡伍国强李朝阳黄惠芳
- 关键词:左心衰竭血气变化酸碱失衡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功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析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功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104例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资料,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可分为2组,行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医治的52例患者为研究组,行阿托伐他汀医治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对两组心肌功能、免疫指标及免疫指标。结果 研究组LVEDV[(162.00±35.89)m L]、LVESV[(87.00±14.92)m L]等心肌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优,LDL-C[(1.61±0.41)mmol/L]、TC[(3.23±0.51)mmol/L]等血脂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TGF-β[(134.89±11.00)μg/L]、TNF-α[(22.89±3.90)ng/L]等免疫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行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医治可改善心肌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 李朝阳伍国强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
-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气及酸碱变化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气变化、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12 4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首次动脉血气参数 (pH、PaO2 、PaCO2 )、酸碱失衡类型和电解质测定结果 (主要是血清K+)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pH <7 3 0者 43例 ,死亡 14例 (14 /4 3 ,占 3 3 % ) ,与 7 3 0~ 7 5 0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0 1) ,其中pH <7 2 0者 16例 ,死亡 11例 (11/16,占 69% ) ,7 2 0~ 7 2 9者 2 7例 ,死亡 3例 (占 11% ) ,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0 1) ,pH >7 5 0者病死率甚高 ,达 40 %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 <80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 >5 0mmHg、K+>5 5mmol/L时病死率均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酸碱失衡类型中以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 (呼碱并代碱 )病死率最高 ,其次是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 (呼酸并代酸 )。结论 :pH值是影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pH值越低 ,预后越差 ;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酸碱失衡类型、高血K+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缺K+增加病死率。
- 伍国强袁莺
- 关键词: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预后
- 纳洛酮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用抢救心脏骤停的脑复苏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我院2008年8月~2012年8月急诊抢救心脏骤停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复苏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患者脑复苏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54.05%;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18.75%。纳洛酮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合用抢救心脏骤停的脑复苏疗效显著。
- 温宇明伍国强
- 关键词:纳洛酮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抢救心脏骤停脑复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