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环境电化学研究室
-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铂铋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氧还原与抗甲醇氧化性能研究
- 采用氩弧溶炼后热处理方法制备了PtBi金属间化合物材料.采用循环伏安和旋转圆盘电极手段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通过在0.5MH2SO4+0.25MCH3OH溶液中氧还原的起始电位和电流密度大小比较发现,与光滑铂电极相比,Pt...
- 夏定国张丽娟王振尧袁嵘吴自玉
- 关键词:电催化金属间化合物氧还原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文献传递
- 掺杂元素对LiNi_(1-y)M_yO_2嵌锂电位影响的解析被引量:4
- 2005年
- 对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NiO2掺杂Co和M(M代表Al,Mg,Mn)等元素进行了研究,掺杂元素的引入在改善LiNiO2的电化学性能的同时,对其嵌锂电位也有重要的影响。Co的掺入降低了LiNiO2的嵌锂电位,Co和M的共同引入能减小Co对LiNiO2电位的降低作用。较低能量的化合物体系有助于获得较高的嵌锂电位。部分Co对LiNiO2进行掺杂时,t2g和eg*能级升高,同时Co的掺入稳定了NiO2的结构,降低了结构中Jahn-Teller效应,体系能量升高,导致LiNi1-yCoyO2的嵌锂电位较低。另外讨论了不同掺杂元素(Al,Mg,Mn)对LiNiO2掺杂后体系能量及嵌锂电位的变化。
- 赵煜娟夏定国刘庆国
- 关键词:LINIO2电荷转移
- 梯度材料LiNi1-yCoyO2脱嵌锂的机理探讨
- 梯度材料不仅具有高比容量而且表现出优秀的循环性能.本文从梯度材料的微分曲线、循环曲线及电压影响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均相掺杂材料的特征进行分析,对该材料的充放电机理进行了解析.认为梯度材料所具有的稳定的核壳结构,很好地...
- 赵煜娟夏定国刘庆国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梯度材料
- 文献传递
-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5)Co_(0.1)M_(0.05)O_2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8
- 2003年
- 采用共沉淀前驱体法,对LiNiO2进行金属元素Co和M(M代表Mg、Mn、Al)的共掺杂,得到系列LiNi0.85Co0.1 M0.05O2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SEM、XRD分析以及电性能测试。另外从离子半径的角度出发,对各掺杂元素在晶体结构中的占位以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做了合理解释。由于Mg2+的半径与Li+的半径最为接近,可优先占据锂位。加之Mg2+不参与电化学过程,在层间起到支撑稳定作用。所以Mg2+的共掺入在改善材料循环性能方面表现出特有的优势。
- 赵煜娟夏定国刘庆国
- 关键词: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
- 溶胶-凝胶法合成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LiFePO4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研究较多的LiCoO2,LiNiO2,LiMn2O4各有优缺点:商业化的LiCoO2成本较高,LiNiO2具有高比容量,但存在安全性问题,LiMn2O4成本低,但循环性能和高温性能仍需较大改进.Fe...
- 赵煜娟袁珊珊李燕刘欣艳夏定国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溶胶-凝胶法电化学性能
- 文献传递
- 抗甲醇中毒氧还原催化剂铂铋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
- 2004年
- 采用氩弧熔炼后热处理方法制备了PtBi金属间化合物材料.采用循环伏安和旋转圆盘电极手段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通过在0.5mol/LH2SO4+0.25 mol/LCH3OH溶液中氧还原的起始电位和电流密度大小比较发现,与光滑铂电极相比,PtBi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氧还原催化性能和抗甲醇中毒性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PtBi材料中Pt的d电子空穴增加,可能是导致PtBi电极表面氧还原电流增大的原因.
- 张丽娟王振尧陈戈袁嵘夏定国
- 关键词:电催化氧还原
- 抗甲醇中毒氧还原催化剂铂铋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
- 采用氩孤熔炼后热处理方法制备了PtBi金属间化合物材料.采用循环伏安和旋转圆盘电极手段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通过在0.5mol/LH2SO4+0.25mol/LCH3OH溶液中氧还原的起始电位和电流密度大小比较发现,与光滑...
- 张丽娟王振尧陈戈袁嵘夏定国
- 关键词:电催化氧还原
- 文献传递
- 梯度材料LiNi1-yCoyO2脱嵌锂的机理探讨
- 2004年
- 梯度材料不仅具有高比容量而且表现出优秀的循环性能.本文从梯度材料的微分曲线、循环曲线及电压影响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均相掺杂材料的特征进行分析,对该材料的充放电机理进行了解析.认为梯度材料所具有的稳定的核壳结构,很好地解决了LiNiO2材料的高比容量与稳定的循环性能之间的矛盾.
- 赵煜娟夏定国刘庆国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梯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