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
- 作品数:59 被引量:220H指数:9
-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宁波大学附属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患者个体因素对低剂量胸部CT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患者个体因素对低剂量胸部CT显像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个性化扫描参数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行低剂量胸部CT检查的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胸廓前后径与横径比、胸围等。同时,由3名中级职称以上影像医师对CT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法分析患者因素对低剂量胸部CT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胸廓前后径与横径比、胸围可对低剂量胸部CT显像质量有影响,女性、高龄、大体质指数、胸廓前后径与横径比越大、胸围越大,患者低剂量胸部CT显像质量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患者胸廓前后径与横径比、胸围是影响患者低剂量胸部CT显像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B=-0.424、B=-0.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胸廓前后径与横径比及胸围可分别对低剂量胸部CT图像质量产生影响,而患者胸廓前后径与横径比、胸围可共同对其CT显像质量产生影响。
- 曹栋栋胡春峰
- 关键词:胸部低剂量CT
- 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和CT对可疑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与比较冠状动脉核磁共振(MR)血管成像和CT对可疑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2018年4月到2020年10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103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冠状动脉MRI血管成像与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随访患者的预后并进行预测价值分析。结果:103例可疑冠心病患者随访到2021年4月1日,发生心血管不良终点事件23例(不良事件组),发生率为22.3%。不良事件组的MRI血管成像显示右冠状动脉血管长度与内径都低于非不良事件组(P<0.05)。不良事件组的CT显示斑块率、斑块性质等与非不良事件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斑块位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斑块性质、斑块率、右冠状动脉血管长度与内径都为导致心血管不良终点事件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冠状动脉MRI血管成像和CT都可有效预测可疑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能满足临床诊断可疑冠心病与预测预后的要求。
- 颜龙胡春峰李强李江山荣玉涛宋强
- 关键词:冠状动脉核磁共振血管成像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心脏事件
- MRI自动定位技术在脑转移瘤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评估MRI自动定位技术用于检测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并与传统的手动定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连续性纳入32例确诊的脑转移瘤患者,他们均在2种不同的MRI扫描仪上进行颅脑增强MRI检查,即配备颅脑自动定位技术的Siemens Aera(1.5 T)扫描仪和传统手工定位的GE 750 W扫描仪(3.0 T).将Siemens Aera和GE 750 W扫描仪获得的颅脑增强MRI图像分别设为A组和B组.计算2组的诊断效能和诊断信心.结果:对于A组,脑转移瘤阳性数目的诊断灵敏度为87.4%(153/175),对照既往的MRI增强检查后,A组的诊断灵敏度提高到98.3%(172/1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B组,相应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8.9%(112/126)和99.2%(125/126),同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之间的诊断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平均诊断置信度分别为3.9和3.8(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参照既往影像检查可以提高检测脑转移瘤的诊断灵敏度.MRI自动定位技术有助于快速发现病变,并且与传统手动定位方法相比,这种技术不会牺牲诊断灵敏度和诊断信心.
- 高晶晶杜敏徐凯李绍东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转移瘤
- 血压控制与高龄老人MRI脑白质高信号体积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压控制与高龄老人脑白质高信号(WMH)体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并完成颅脑MRI检查的137例高血压患者,均年龄≥80岁,收集相关临床资料.采用ITK-SNAP软件进行WMH体积的测量.根据血压控制是否理想进行分组,比较2组间相关指标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总体血压控制是否理想对WMH体积的影响.结果:血压控制不理想组中糖尿病比例、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WMH体积均高于血压控制理想组(均P<0.05).纳入年龄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血压控制情况对WMH体积的影响仅次于年龄;排除年龄因素后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血压控制情况对WMH体积的影响较大.结论:血压控制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WMH体积,这可为临床脑小血管病控因治疗提供依据.
- 崇立娟王伟徐凯
- 关键词:血压控制磁共振成像老年人
- PET/CT相关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PD-L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探讨PET/CT相关参数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D-L1表达状态中应用及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共62例N SCL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所选病例组织标本中PD-L1的表达情况。患者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测定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使用Research Omni-Kinetics (Version V2.1.0-2017.11.16)软件进行放射组学参数提取。利用统计学方法获得有代表性的参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特征参数判断PD-L1表达状态的能力。结果 62例NSCL患者肿瘤分化程度、PET/CT参数SUVmax、GLN、Sphericity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GLN参数显示出优于其他参数值的鉴别效能,其AUC为0.873。结论 PET/CT参数可以用来预测NSCLC患者PD-L1的表达状态,用于指导NSCLC患者的治疗。
- 段梦月胡春峰鲍慧新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PD-L1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纹理分析
- CT定量分析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血流灌注改变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CT定量分析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血流灌注改变的评估价值。方法:2018年2月到2020年1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介入前1 d与介入后1个月进行CT定量与超声检查,随访介入后6个月的冠状动脉再狭窄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介入治疗,介入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95例患者介入后1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左室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shortening,FS)高于介入前1 d(P<0.05),介入前后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so-volumicrelaxationtime,IVR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5例患者介入后1个月的心肌血流量(Myocardialbloodflow,MBF)、心肌血容量(Myocardialbloodvolume,MBV)高于介入前1d(P<0.05),达峰时间(Timetopeak,TTP)低于介入前1 d(P<0.05)。介入后随访6个月,冠状动脉再狭窄14例,再狭窄率14.7%,其中中度狭窄12例,重度狭窄2例;Pearson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介入前1 d的MBF、MBV、TTP与FS、EF都存在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BF、MBV、TTP、FS、EF为影响冠心病患者介入后随访再狭窄率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CT定量分析在冠心病介入前后的应用能有效反映血流灌注改变情况,且与患者的心功能存在相关性,也可有效预测患者介入随访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情况。
- 朱士砚胡春峰李强李江山荣玉涛宋强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血流灌注心功能冠状动脉再狭窄
- 3.0T MRI评估妊娠中晚期胎儿眼球发育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3.0T MRI评估妊娠中晚期胎儿眼球发育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4胎3.0T MRI资料,按孕周将其分为妊娠中期组(n=32)和妊娠晚期组(n=92),对比观察2组眼球各参数,包括眼外距、眼内距、两侧眼球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最大横截面积、晶状体短轴及长轴,分析各参数用于评估胎儿眼球发育的价值。结果3.0T MR T2WI可清晰显示妊娠中晚期胎儿眼球结构。胎儿左、右侧眼球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最大横截面积及晶状体短轴、长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妊娠晚期组胎儿眼球各参数均大于妊娠中期组(P均<0.05)。胎儿眼球各参数均与孕周呈线性正相关(r=0.301~0.885,P均<0.05);其中,晶状体短轴与孕周低度相关(r=0.301、0.378,P均<0.05),眼内距、眼球上下径及晶状体长轴均与孕周中度相关(r=0.539~0.787,P均<0.001),而眼外距、眼球前后径、左右径及最大横截面积均与孕周高度相关(r=0.857~0.885,P均<0.001)。结论3.0T MRI可较好地显示妊娠中晚期胎儿眼球结构,对评估胎儿眼球发育具有一定价值。
- 鹿彩銮路莉徐杰时林郇艳美
- 关键词:胎儿磁共振成像
- SAFIRE算法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正弦图确定迭代重建(SAFIRE)算法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的影响。方法对36例患者的钙化积分图像分别进行FBP、SAFIRE3、SAFIRE5重建,比较三组重建方法对主动脉平均CT值、标准差(SD)、信噪比(SNR)、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最高CT值和钙化积分的差异。采用多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Friedman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BP、SAFIRE3、SAFIRE5三组算法主动脉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斑块最高CT值分别为(569.22±243.45)HU、(606.31±283.69)HU、(595.53±294.09)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算法平均钙化数量、体积积分、质量积分、Agatston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以FBP组最大,SAFIRE5组最小。结论 SAFIRE算法能提高钙化积分图像SNR,但会低估CACS。
- 龙斌宋少辉刘怡韩瑞阳义徐凯张东友
- 关键词: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及冠状动脉CT造影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RVHD)患者外科瓣膜置换术前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评价术前冠状动脉CT造影在RVHD患者中排除冠脉显著性狭窄的价值。方法:对276例年龄大于40岁拟行外科瓣膜置换的RVHD患者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或)冠状动脉CT造影(CCTA)。以狭窄50%为标准,将患者分为无显著性狭窄组(<50%)和显著性狭窄组(≥5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RVHD患者合并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的独立相关因素。随访患者瓣膜手术后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CAG组(所有行CAG检查患者)和CCTA组(只做CCTA而未做CAG检查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93例行CCTA,149例显示冠脉无显著性狭窄,16例图像质量不能满足诊断要求、28例管腔狭窄≥50%的患者随后行CAG检查进一步评估,83例只行CAG检查。RVHD患者合并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44例(15.9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0,95%CI 1.002~1.100,P=0.040)、男性(OR=2.616,95%CI 1.281~5.342,P=0.008)、典型心绞痛症状(OR=3.339,95%CI 1.468~7.594,P=0.004)、高血压病(OR=3.864,95%CI 1.684~8.865,P=0.001)是RVHD患者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瓣膜置换术后随访没有患者因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的漏诊而出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CAG组与CCTA组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结论:本研究RVHD术前患者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患病率较低,年龄、性别、典型心绞痛症状和高血压病与其独立相关,通过CCTA可以避免此类患者术前行常规CAG。
- 徐雪谢丽响胡春峰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疾病
- 双源CT能谱纯化扫描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双源能谱纯化全身低剂量CT(WBLDC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管电压Sn100kV,螺距1.2;B组:管电压100kV,螺距1.2;C组:管电压Sn150kV,螺距3.0。比较3组扫描方案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影像品质因子(FOM)。结果:除额骨、枕骨、双侧股骨干外,3组间其余部位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左肱骨头对比度噪声比(CNR)、左髂骨信噪比(SNR)及CNR、左股骨头CNR外,3组间其余部位的CNR、SNR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有效辐射剂量(ED)比B组降低了85.81%,比C组降低了81.94%。A组FOM高于B组和C组(P<0.01)。3组的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名评分者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双源能谱纯化WBLDCT扫描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辐射剂量,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骨质破坏灶筛查的一种手段;因大螺距扫描时间短,对于病情较重者,可选择Sn150kV高电压大螺距扫描方案。
- 张秀莉代岳谢丽响岳思宇吴琛徐凯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