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电化学储能与发电技术实验室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郭清宇朱杏燕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化学
  • 1篇调制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光致
  • 1篇光致发光
  • 1篇发光
  • 1篇DNA
  • 1篇ITO

机构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邵将洋
  • 1篇郭清宇
  • 1篇李红
  • 1篇朱杏燕

传媒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DNA调制多吡啶钌(Ⅱ)配合物在ITO上的电化学及光致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应用伏安法、荧光光谱和荧光显微镜研究了多吡啶钌髤配合物[Ru(bpy)3]2+(Ru1)、[Ru(bpy)2phen]2+(Ru2)和[Ru(bpy)2tatp]2+(Ru3)(bpy=2,2′-联吡啶,phen=1,10-邻菲咯啉,tatp=1,4,8,9-四氮三联苯)在ITO上的电化学行为、光致发光性能及DNA在其中的调制作用。结果表明,Ru1、Ru2、Ru3分别在1.020、1.026、1.081V条件电位下在ITO电极上呈现出清晰的扩散控制波,随着连续伏安扫描次数的增加,较负电位下逐渐呈现出明显的吸附控制波。DNA的加入,尽管减小了这3种配合物在缓冲溶液中的扩散系数,但能促进其在ITO上的吸附组装。不管有无DNA存在,这3种钌髤配合物的组装强度均为Ru3>Ru2>Ru1。此外,在450nm波长光激发下,在ITO上的Ru1、Ru2、Ru3分别在576、588、610nm波长下呈现明显的发射峰,其量子产率按Ru1、Ru2、Ru3顺序增强。DNA的加入增大了Ru2和Ru3的发光强度和量子产率。该研究为具有氧化还原和光致发光活性生物分子器件的构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郭清宇邵将洋朱杏燕李红
关键词:DNAITO电化学光致发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