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语言科学研究院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言语产出中隐喻加工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文章采用FMRI(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以意义相近、无概念域间映射的字面产出为参照,探讨汉语常规隐喻产出的神经基础。实验结果发现: 1)与字面产出相比,汉语常规隐喻产出的关键脑区包括左半球角回、颞中回( BA39)、扣带回( BA31),右半球扣带回及扣带前回( BA32)、颞上回( BA39)、顶叶角回等;2)与已有英语新奇隐喻产出相比,汉语常规隐喻产出激活了更多的右半球脑区。据已有研究,该结果表明: 1)常规隐喻产出与新奇隐喻产出在神经基础上有同,也有异;2)汉语常规隐喻产出“离不开”大脑右半球,与隐喻加工的精细-粗糙语义编码理论一致。
- 顾介鑫余芳芳王进军
- 关键词:FMRI
- 离合词的音系特征及其神经基础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汉语离合词可作有限的扩展,是违反词汇整体性原则的一个特例。离合词这一潜在可扩展性的语法特征影响它的音系特征,离合词"离用"而形成的两音节间潜在空位(potential gap)促使其在语音表达式上表现为在音步形成上为一音步、有两音步潜势,在重音分布上为左重、有右重潜势,即在音系层面上也体现为复合词、短语之间的过渡状态。汉语离合词内部这一潜在空位获得了小样本语音实验的证实。跟进的ERP(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实验发现,同为双音节VO式的复合词、离合词、短语诱发了波幅依次增大的P200(150-180ms),而P200反映阅读时的语音加工,该实验结果证明离合词这一特殊的音系特征是有相应神经基础的。
- 顾介鑫杨亦鸣马勇沈兆勇
- 关键词:离合词可扩展性音步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