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麻醉科

作品数:62 被引量:214H指数:7
相关作者:郭乃良黄一鸣金鑫徐少文汪瑾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老年
  • 15篇术后
  • 14篇手术
  • 14篇老年患者
  • 11篇麻醉
  • 6篇疼痛
  • 6篇老年人
  • 5篇硬膜
  • 5篇硬膜外
  • 5篇镇痛
  • 5篇全麻
  • 4篇术前
  • 4篇切除
  • 4篇围手术
  • 4篇围手术期
  • 4篇静脉
  • 4篇芬太尼
  • 4篇并发
  • 4篇并发症
  • 3篇氧合

机构

  • 62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医疗急...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卫生统计学教...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3篇杨旅军
  • 6篇郭乃良
  • 4篇陈万坤
  • 4篇许迎华
  • 4篇顾卫东
  • 4篇孙少潇
  • 3篇陈培莲
  • 2篇于布为
  • 2篇秦春晖
  • 2篇汪瑾
  • 2篇章一静
  • 2篇陆建平
  • 2篇曹钟强
  • 2篇金鑫
  • 2篇方铮
  • 2篇徐少文
  • 2篇徐凯平
  • 1篇匡洁
  • 1篇王姣锋
  • 1篇顾幼敏

传媒

  • 31篇老年医学与保...
  • 8篇上海医学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家庭用药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癌痛治疗的展望被引量:1
2012年
社会科学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延长了人均寿命,目前绝大多数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多数沿海地区已经接近或达到人口的老龄化水平。老年患者的疼痛问题日益严峻地摆在了医护人员的面前,而癌痛在老年患者疼痛中占据相当高的比例。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估计,未来全球新发癌症患者数年均将会以3%~5%的速度递增。预计2020年全球将有2000万新发病例,而中国每年将有200万新发病例。
杨旅军
关键词:老年患者癌痛新发病例社会科学
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防治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影响乳腺癌早期防治的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间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收治的189例术前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乳腺癌患者,比较螺旋CT扫描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乳腺癌早期防治的相关因素。结果螺旋CT扫描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93.1%。收入水平、婚姻情况、文化程度、家族史及乳腺疾病史是影响乳腺癌早期防治的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年龄、性行为状态、生育次数及吸烟饮酒史与乳腺癌患者早期防治关系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乳腺癌早期防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乳腺疾病史、家族史、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且危险程度依次降低。结论 CT扫描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率,家族史、乳腺疾病史、收入情况与文化程度是影响乳腺癌早期防治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征宋晖孙太明汪瑾
关键词:乳腺肿瘤多层螺旋CT扫描
丁丙诺啡肌注预先镇痛在甲状腺手术后镇痛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丁丙诺啡肌注预先镇痛用于甲状腺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甲状腺手术194例随机分为丁丙诺啡预先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观察其术后镇痛效果(VAS评分)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时点A组镇痛效果优于B组(P〈0.01),而恶心呕吐与呼吸抑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丁丙诺啡肌注预先镇痛可安全有效地治疗甲状腺手术后的疼痛。
阮晓群陈万坤杨旅军
关键词:镇痛药阿片类预先镇痛
静脉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单次硬膜外注射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静脉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单次硬膜外注射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老年患者术后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Ⅲ级,年龄65~80岁,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行腹部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静脉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组)术后予氟比洛芬酯100~150mg联合吗啡1mg硬膜外注射;对照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应用硬膜外镇痛泵,吗啡0.05mg/mL复合罗哌卡因2mg/mL背景剂量2mL/h,PCEA单次剂量2mL/次。观察患者术后12h、24h、3611和48h作VAS评分和镇静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的比较,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单次硬膜外注射用于术后镇痛,可以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与PCEA镇痛相比效果相当,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许迎华陈万坤郭乃良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
咪唑安定复合靶控瑞芬太尼用于老年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靶控瑞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ASAⅠ-Ⅲ级拟在静脉深度镇静下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老年患者95例,随机分为4组:F0:咪唑安定组;F1组: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组;F3组:咪唑安定复合低浓度靶控瑞芬太尼组;F4组:咪唑安定复合高浓度靶控瑞芬太尼组。记录注药前(T1)、瑞芬太尼靶器官药物浓度达峰时(T2)、检查开始时(T3)、纤维支气管镜过声门时(T4)、操作结束(T5)以及术后10ram(T6)的MAP、HR、SpO2。同时记录患者呛咳程度、术后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F3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和其他实验组在各个时间点总体更趋于稳定。通过对呛咳程度的评价显示F3和F1组患者所受的气道刺激是最小的。而F3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更小。结论给予老年患者1.0μg/mL血浆浓度的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以进行保留自主呼吸的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孙少潇汪瑾陈万坤陈培莲杨旅军
关键词:瑞芬太尼纤维支气管镜靶控输注
老年人无痛性肠镜检查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比较单用丙泊酚组和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在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岁及60岁以上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病人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用药组,诱导量为芬太尼0.75-1.25μg/kg,丙泊酚0.0-0.8mg/kg。B组为单用丙泊酚组,诱导量为静脉推注丙泊酚0.4-1.5mg/kg。肠镜操作期间监护脑电双频指数(BIS),SPO2,BP.维持BIS在60—80之间。结果联合用药组达到BIS 60的时间短,血压下降幅度小,虽有明显的呼吸抑制,仍能维持良好的自主呼吸。结论在充分氧供,维持自主呼吸的情况下,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更适合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
陈培莲孙少潇黄一鸣郑美凤项平郑小利顾幼敏
关键词:老年人二异丙酚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26
2019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受试者60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8.3±5.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Ⅲ级,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0例。观察组受试者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g/kg加20mL生理盐水,10min内注射完毕;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注射5mL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mg。对照组受试者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泵注20mL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注射5mL生理盐水。记录2组受试者术前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拔管前Riker镇静躁动评分,拔管即刻平均动脉血压、心率,术后1h Ramsay评分和术后1h VAS评分。结果2组术前MAP、HR,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即刻MAP较对照组低[(99.00±87.47)mmHg(109.87±8.61)mmHg,P<0.05];术后HR也较对照组低[(77.30±8.18)次/min(82.00±5.63)次/min,P<0.05]。观察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较对照组低[(4.30±0.65)分(3.50±0.86)分,P<0.05];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2.77±0.90)分(1.90±0.92)分,P<0.05],2组术后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老年LC患者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拔管期间的躁动。
刘松彬王华婴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苏醒期躁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防治老年人术后低氧血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提高老年人麻醉质量,减少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减少手术室内空气污染。方法美国麻醉协会评分标准(ASA)Ⅱ级,择期行中卜腹部手术病人178例,随机分组:Ⅰ组为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TCI)联合硬膜外阻滞93例,Ⅱ组为对照组以异丙酚(TCI)85例。结果Ⅰ组病人的静脉舒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胺用量、苏醒时间均减少或缩短,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中术后需要催醒33例及出现躁动2例病人较对照组相应的68例及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都无病人术中知晓。Ⅰ组轻度低氧血症者24、重度低氧血症者2例较对照组相应的49例、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丙酚TCI联合硬膜外阻滞,能保证老年人中上腹手术的麻醉深度,可减少阿片类药物及肌松药用量,苏醒较快而且质量好,较早拔管,便于术后镇痛,在降低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郭乃良杨旅军徐少文汪瑾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术后低氧血症
丙泊酚诱导意识消失的脑电机制
2024年
脑电图可以实时连续地记录大脑区域内局部神经元自发的、有节律的电活动,评价大脑功能状态,是一种监测大脑活动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心理学、认知功能以及意识状态等研究领域,为研究全麻药物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丙泊酚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分子机制已得到深入研究。丙泊酚诱导意识消失的神经脑网络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本文回顾了常用全麻药物丙泊酚诱导意识消失的脑电特征性改变(包括功率谱、复杂度、微状态、功能连通性及脑网络拓扑特征改变)及相应的大脑功能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全麻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麻醉深度监测提供新思路。
陶飞顾卫东
关键词:脑电图丙泊酚大脑功能
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在中老年疼痛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回顾分析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SL)在疼痛门诊中的应用效果,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麻醉科疼痛门诊就诊且接受SL治疗的45岁及以上患者的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疾病名称、疼痛评分、治疗方式、治疗次数、治疗效果,并归纳分析。结果急性腕关节扭挫伤3例,急性膝关节创伤性3例,跟痛症2例,慢性腰肌劳损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致坐骨神经痛1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3例,术后膝关节肿胀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2例,肩周炎7例,术后下腹痛2例,糖尿病足坏疽1例;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35/40。结论SL适合于疼痛门诊,中老年、一般情况差的疼痛患者尤其受益。
陈培莲黄东辉李蠡邓雯李樱曹玮陈伟
关键词: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疼痛门诊疼痛中老年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