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

作品数:182 被引量:957H指数:15
相关作者:谭志明张勇尹华朱赟殷曰昊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7篇麻醉
  • 35篇术后
  • 26篇肿瘤
  • 25篇镇痛
  • 25篇手术
  • 17篇细胞
  • 15篇硬膜
  • 15篇硬膜外
  • 15篇疼痛
  • 14篇气管
  • 14篇腺癌
  • 12篇切除
  • 11篇神经阻滞
  • 11篇切除术
  • 11篇芬太尼
  • 10篇静脉
  • 9篇免疫
  • 8篇乳腺
  • 7篇瑞芬太尼
  • 7篇气管插管

机构

  • 181篇复旦大学附属...
  • 22篇复旦大学
  • 18篇复旦大学上海...
  • 11篇郑州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皖南医学院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上海市组织工...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作者

  • 25篇缪长虹
  • 18篇谭志明
  • 13篇尹华
  • 11篇陈家伟
  • 11篇张勇
  • 10篇朱赟
  • 9篇朱敏敏
  • 9篇徐亚军
  • 6篇曹云开
  • 6篇陈志扬
  • 5篇王昕
  • 4篇楼菲菲
  • 4篇沈洁
  • 4篇殷曰昊
  • 4篇王敬
  • 4篇顾悦超
  • 4篇王伟
  • 3篇付炜
  • 3篇周时蓓
  • 3篇张燕影

传媒

  • 27篇中国癌症杂志
  • 24篇中国临床医学
  • 16篇复旦学报(医...
  • 14篇中华麻醉学杂...
  • 1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1篇上海医学
  • 8篇老年医学与保...
  • 5篇麻醉与监护论...
  • 5篇国际麻醉学与...
  • 2篇抗癌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信息...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家庭用药
  • 2篇求医问药
  • 2篇护理学杂志
  • 2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保健与生活

年份

  • 5篇2024
  • 8篇2023
  • 6篇2022
  • 14篇2021
  • 16篇2020
  • 14篇2019
  • 11篇2018
  • 11篇2017
  • 11篇2016
  • 8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11篇2012
  • 12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1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黏膜灌注指标评估普外科高危病人预后的价值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将空气胃张力测定仪测得的胃黏膜灌注指标:胃黏膜-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g-aCO2)、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和胃黏膜内pH值(pHi);用于普外科高危病人预后的评估;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前瞻法临床研究外科加强医疗病区(SICU)42例腹部外科高危病人,记录入SICU后24h内的胃黏膜灌注指标、血流动力学、血乳酸,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资料。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病人入病区后24h内Pg-aCO2有显著性差异[(7.60±6.10)mmHg比(13.20±8.40)mmHg,P<0.05];pHi、血乳酸水平有极显著差异[(7.38±0.09)mmol/L比(7.25±0.07)mmol/L,(1.90±1.10)mmol/L比(3.40±1.70)mmol/L,P<0.01]。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与病人预后独立相关因素为pHi,并求得Logistic回归方程:P=1/[1+e-(143.601-19.7551pHi)]。结论:Pg-aCO2和pHi、血乳酸一样可作为早期评估复苏效果的良好指标;其中pHi可早期独立预测危重病人的预后。
徐亚军管向东陈娟刘亚铃
关键词:胃黏膜血气监测预后
氟比洛芬酯和曲马多静脉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患者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背景与目的:超前镇痛可缓解术后疼痛已得到麻醉学界广泛认可,然而目前尚无超前镇痛对于机体免疫系统影响方面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氟比洛芬酯和曲马多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患者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将80例按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并接受乳腺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氟比洛芬酯组(A组)、曲马多组(B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氟比洛芬酯+曲马多组(D组)。麻醉诱导前15min及手术结束时,A组分别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5mg/kg,B组分别静脉注射曲马多1、0.5mg/kg,C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各20ml,D组分别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0.5mg/kg+曲马多0.5mg/kg、氟比洛芬酯0.25mg/kg+曲马多0.25mg/k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min(T0)、术后30min(T0.5)、术后4h(T4)、术后24h(T24)采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淋巴细胞总数、T细胞亚群(即CD3+、CD4+、CD8+标志细胞数)。结果:A组、D组T4、T24时的CD3+、CD4+、CD8+标志细胞数以及淋巴细胞总数与T0时相比均减少(P<0.05)。B组T0.5、T4、T24时的CD3+、CD4+、CD8+标志细胞数以及淋巴细胞总数与T0时相比均减少(P<0.05),T24时的CD3+、CD4+、CD8+标志细胞数以及淋巴细胞总数与T0.5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C组T0.5、T4、T24时的CD3+、CD4+、CD8+标志细胞数以及淋巴细胞总数与T0时相比均显著减少(P<0.05),T24时的CD3+、CD4+、CD8+标志细胞数以及淋巴细胞总数与T0.5时相比显著减少(P<0.05)。T0.5、T4时,D组的CD3+、CD4+、CD8+标志细胞数以及淋巴细胞总数均高于C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和曲马多超前镇痛可以减轻手术及麻醉对于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对乳腺癌患者免疫系统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楼菲菲谭志明缪长虹徐亚军陈家伟陈蔚
关键词:超前镇痛淋巴细胞氟比洛芬酯曲马多
食管癌根治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食管癌根治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以评估预后及降低死亡率。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连续收治的97例食管癌根治术后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90天生存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76)和死亡组(n=21),采用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组间各临床资料的差异进行比较以探求独立的死亡危险因素,使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nomogram)并进行bootstrap验证。结果97例患者的90天死亡率为21.65%。单因素分析显示存活组和死亡组在机械通气天数、是否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是否合并术后吻合口瘘及入ICU时的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SOFA)、氧合指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转铁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后退法回归分析发现合并术后吻合口瘘和qSOFA评分是食管癌根治术后ARDS的死亡独立危险因素,RBP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qSOFA评分越高、合并术后吻合口瘘、入ICU时的RBP水平越低,食管癌术后合并ARDS患者的死亡风险越高。由此,早期可以应用qSOFA评分预测食管癌术后ARDS患者的预后,增强术后营养支持、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可能可以降低食管癌根治术后ARDS的死亡率。
邢茜董静李方方申丽华申丽华张珊朱彪
关键词:食管肿瘤食管癌根治术死亡率
肺癌患者手术时施行单肺通气对血气的影响
2001年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手术时施行单肺通气对血气的影响。方法 :2 0例术前肺功能正常或轻度减退的肺癌病人被分为A、B两组 ,每组 10例。A组用双腔支气管导管 ,术中行单肺通气。B组用单腔气管导管 ,术中行双肺通气。全组于麻醉前、术中和术毕分别作血气分析。结果 :全组术中的血气分析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两组在同一时刻的血气分析值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肺癌手术时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 ,行单肺通气 。
张勇章李红沈洁
关键词:单肺通气肺癌外科手术血气分析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氧供需平衡与术后并发症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明确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氧供需平衡指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2)、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值(central venous-toarterial difference of carbon dioxide,Pcv-aCO2)和中心静脉-动脉乳酸差值(difference between central venous and arterial lactate,Dcv-aLac)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右胸、上腹正中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Ivor Lewis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全麻组(GA组,n=30)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GE组,n=30)。两组患者的全麻诱导基本一致,术中维持相同的麻醉深度,术后GA组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IA),GE组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术前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术中连续监测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ScvO2等。患者入室后(T1)、关腹前(T2)、关胸前(T3)以及出麻醉后监控室(postanethesia care unit,PACU)前(T4)4个时间点分别抽取中心静脉血和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Pcv-aCO2、Dcv-aLac。记录患者术后第1天(POD1)和第2天(POD2)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随访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GA组相比,GE组术中HR、MAP显著下降(P<0.05),但其波动仍在正常范围内。在T4时间点,GE组ScvO2显著高于GA组(P<0.05),而其余3个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血气分析结果显示,T2、T3、T4时间点上,GE组患者Pcv-aCO2、Dcv-aLac均显著低于GA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GE组也显著低于GA组(P<0.05)。结论与单纯全麻相比,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能够提高ScvO2,显著降低Pcv-aCO2和Dcv-aLac,从而改善患者术中氧供需平衡,并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吴歆许平波朱敏敏缪长虹
关键词:全麻胸段硬膜外阻滞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柳胺苄心定预防氯胺酮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2003年
目的 研究柳胺苄心定预防氯胺酮心血管反应的较佳剂量。方法 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进行颈部手术的患者 90例 ,随机均分为 3组 ,因术中牵拉不适或麻醉不完全而予以静脉注射氯胺酮 0 .5mg/kg。A、B两组在静脉注射氯胺酮前 1min分别予静脉注射柳胺苄心定 0 .4mg/kg和 0 .2mg/kg ,C组不用柳胺苄心定。观察 3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 A组用氯胺酮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最平稳 ,B、C两组的血压和心率均明显上升 ,以C组为甚。结论 在静脉注射氯胺酮 0 .5mg/kg前 ,静脉注射柳胺苄心定 0 .4mg/kg 。
张勇
关键词:柳胺苄心定氯胺酮心血管反应血压心率
丁丙诺啡与吗啡用于腹部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腔镇痛(PCEA)的比较
2002年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与吗啡用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选72例腹部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组Ⅰ为丁丙诺啡组,组Ⅱ为吗啡组;每一组又再分为上腹部手术组(A)和下腹部手术组(B)。PCEA镇痛液配方在组Ⅰ为丁丙诺啡0.5mg+0.75%布比卡因25ml+氟哌利多5mg+0.9%生理盐水至150ml,负荷剂量为丁丙诺啡0.5mg;组Ⅱ镇痛泵药液配方为吗啡6mg+0.75%布比卡因25ml+氟哌利多5mg+0.9%生理盐水至150ml,负荷剂量为吗啡1.5mg。记录病人按压PCA键的总次数(D1)和实际进药次数(D2)。结果:组Ⅰ镇痛完全有效和镇痛显著有效的病例数占55%,组Ⅱ占82%。组Ⅰ和组Ⅱ的D1/D2比值分别为1.92±1.86和1.15±0.52(P<0.05)。组ⅠA和组ⅡA的D1/D2比值分别为2.95±2.23和1.25±0.77(P<0.05)。组ⅠB和组ⅡB的D1/D2比值分别为1.39±1.36和1.10±0.24(P>0.05)。丁丙诺啡用于上或下腹手术后的止痛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吗啡用于上或下腹手术后的止痛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组Ⅰ的副作用比组Ⅱ少。结论:吗啡用于腹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确切,但副作用发生率较高。丁丙诺啡用于下腹部手术后的硬膜外腔镇痛效果与吗啡相仿,而副作用较少。
沈洁张勇
关键词: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丁丙诺啡吗啡镇痛效果
肾上腺素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迁徙和侵袭及其潜在机制
2019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MG和U251增殖、迁徙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0.1、1、10、50、100μmol/L)处理U87MG和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分别采用MTT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细胞的增殖、迁徙和侵袭情况。所有实验均以不加肾上腺素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qRT-PCR、Western blot和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和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肾上腺素能促进U251的增殖,促进U87MG和U251的迁徙和侵袭能力,且具有剂量依赖性;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drenoreceptor,β-AR)阻滞剂普萘洛尔能抑制肾上腺素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迁徙和侵袭的作用;MMP-9表达和活性随着肾上腺素浓度升高而增加。结论肾上腺素能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迁徙和侵袭,这种效应可能和MMP-9的表达增加相关,且能被β-AR阻滞剂抑制。
翁梅琳王敬杜春春许平波钟静
关键词:肾上腺素迁徙
右美托咪定对脂多糖休克大鼠背海马及齿状回c-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细菌脂多糖(LPS)休克大鼠背海马和齿状回(DG) 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Dex可能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7只:生理盐水(NS)组(NS 0.5...
熊波史琪清缪长虹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30例中度、重度癌痛被引量:14
2002年
目的 :研究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使用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 :30例中度或重度癌痛的患者 ,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记录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生活质量评分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加以归纳总结。结果 :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后 ,全部患者均获中度以上缓解。其中完全缓解 13例 (4 3.33%) ,明显缓解 16例 (5 3.33%) ,中度缓解 1例 (3.33%)。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便秘、头晕及嗜睡等 ,但发生率较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中度或重度癌痛的患者 ,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 ,能安全、有效和简单的控制癌痛 ,改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张勇曹云开
关键词:芬太尼透皮贴剂肿瘤疼痛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