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奉化中学
- 作品数:233 被引量:176H指数:6
- 相关作者:肖明善孙伟奇卓恺返吴齐全吴伟强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外国语学校上虞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理学艺术更多>>
- “思”从何来?
- 2006年
- 读了《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年第2期张锐老师撰写的《政治教师应该怎样写教育反思》一文后,我们颇有感触。我们认为,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诸要求、诸环节的再认识、再研究、再整合的过程,是教师思维再活跃、再碰撞、再定位的过程。写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一条积累教学资源与财富的途径。正如张老师所说“不少老师经常遇到可以反思的教育教学事件,由于缺少反思的习惯,或者找不到有效的切入点,没能写出来”而让人遗憾。那么“思”从何来?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获得。
- 余剑静庄贤门
- 关键词:政治教师教学参考教育反思中学政治教师思维教学水平
- 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若干问题的探讨
- 2021年
- 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年版)为基础,描述运动负荷的概念与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运动与健康》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旨在探讨广大一线学生的问题和问题。体育老师提供了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运动负荷问题的可借鉴经验,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
- 夏币华肖明善
- 一个抛物线推论中的物理含义
- 2014年
- 抛物线是一种圆锥曲线,在数学上抛物线有这样的一个推论:如果一条直线与抛物线相切,另一条割线与该切线平行,那么切点与割线中点的连线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
- 邬剑峰
- 关键词:圆锥曲线对称轴割线
- 谈柯西不等式的几个应用技巧
- 2011年
- 用柯西不等式证明某些不等关系,简捷、明了.在一道题的多种解法中,它往往是较优者.因此,若能创造条件灵活运用这一不等式,将会给解某些不等式带来方便.这里笔者就常用的一些变形谈谈自己的管见.
- 应向明孙伟奇
- 关键词:柯西不等式不等式证明多种解法
- 让灵动的思维熠熠生辉——记一次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质疑
- 2010年
-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质疑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其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质疑,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智慧,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有时还能开阔教师的教学思路,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就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个问题.
- 陈红孙伟奇
- 关键词:课堂教学积极思维教学思路教学相长
- 由“阅读与思考”引发的对地月距离测定的探究
- 2011年
- 人教版的数学《必修5》在解三角形这章后面安排了“阅读与思考”栏目,介绍了海伦和秦九韶在解三角形的问题中所作的重要贡献.开始时,简介了三角术的发展,使学生粗略体验到了三角学与天文学的渊源.特别,课本第12页中还介绍了两位法国天文学家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 楼许静
- 关键词:天文学家秦九韶三角学
- “学、问、思、辨、行”对历史教育的指导作用
- 2005年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语出自<礼记·中庸>,这一两千多年前教育名言,至今仍有巨大现实意义,对当前的中学历史教育改革和历史课程的建设不无指导作用.
- 卓恺返
- 关键词:历史教育历史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沟通方式
- 问题情景法驱动学生探究物质的性质——以“钠的保存”为课题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 2017年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尤其是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更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观察演绎能力,而课堂中教师设计的实验往往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操作比较程序化,对实验现象缺少质疑精神,因此,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而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实验原理,在解决问题中重现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 卓旭丽
- 关键词:金属钠情景法
- 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其注意事项
-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使用的不断普及,计算机在学校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即计算机辅助教学)。探索如何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股潮流。多媒体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
- 田玉铭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多媒体
- 文献传递
- 基于“大观念、大概念、大问题”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从宁波市新教材单元说课谈起被引量:18
- 2020年
-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高中统编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已逐步推行。为了更好地熟悉和推进新教材,宁波市举办新教材单元说课,是对新教材落地的有益尝试。通过观摩、分析和反思宁波市高中历史新教材单元说课,我们认为单元设计要具备三"大"特征,才能更好地应对新教材带来的教学挑战:大观念"指路"、大概念"铺路"和大问题"引路"。
- 谭晓泽卓恺返
- 关键词:历史教材新教材中外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