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大学翻译理论研究所

作品数:15 被引量:22H指数:4
相关作者:侯健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翻译
  • 3篇译学
  • 2篇译学研究
  • 2篇英语
  • 2篇语料
  • 2篇语料库
  • 2篇哲学
  • 2篇中国哲学
  • 2篇基于语料
  • 2篇基于语料库
  • 1篇德里达
  • 1篇形而上学
  • 1篇形而上学思想
  • 1篇摇摆
  • 1篇译本
  • 1篇译者
  • 1篇英国汉学家
  • 1篇英文
  • 1篇英文题名
  • 1篇英文摘要

机构

  • 12篇河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四川外语学院
  • 1篇天津外国语大...

作者

  • 3篇徐艳利
  • 3篇蔡新乐
  • 1篇张蕴睿
  • 1篇刘泽权
  • 1篇王瑞东
  • 1篇刘华文
  • 1篇赵彦春
  • 1篇陈大亮
  • 1篇王西华
  • 1篇丁立
  • 1篇侯健

传媒

  • 2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红楼梦学刊
  • 1篇中国翻译
  • 1篇情报杂志
  • 1篇外语研究
  • 1篇内江科技
  • 1篇上海翻译(中...
  • 1篇东方翻译
  • 1篇国际汉学
  • 1篇语文学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译天下文章,广集天下译才——写在《广译》两岸合作出刊之际
2011年
在经过了曲曲折折的过程、复杂而又繁复的程序之后,两岸合作出刊的新的《广译》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广译》是台湾唯一一家译学刊物,现在,也成了唯一一家两岸携手共建的译学专刊,它在经过了台湾的三期出刊之后又能通过这种方式出刊,已经开拓出了一片新的译学天地,
徐艳利
关键词:两岸合作译学
英国汉学家修中诚的《大学》《中庸》英译被引量:4
2019年
英国汉学家修中诚(Ernest Richard Hughes,1883—1956)借助西方文化的资源,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对《大学》和《中庸》做出哲学的诠释和翻译,保证了中国古典思想作为哲学被西方读者接受和理解。修氏还能够发现并在译文中维护中西哲学的一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交际效果与忠实程度的平衡。但是,在中国哲学西传的初期,这种平衡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对文化相似性的关注远超对文化差异性的强调,所以,以西方哲学传统为参照对《大学》《中庸》的译解,使这两部作品变得更像西方的哲学著作。
侯健
关键词:中国哲学
海德格尔的“你是谁”翻译观初探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在对海德格尔的著作《荷尔德林的赞歌(伊斯特)》所揭示的有关“你是谁”翻译观加以细读之后,提出这位哲学家并没有放弃形而上学,而是依赖苏格拉底所提出的“翻译间性”这种既定的思维方式。这意味着,第一,我们将其归入阐释学的定位,可能是有问题的。第二,翻译是自我认识的翻译,即它是以“自我翻译”为基础的。第三,我们的翻译研究,如果希望从思想的角度来探讨有关问题,就有必要从交流、交际观念转移到认识论,即苏格拉底那里可以见到的自我理解上来。
蔡新乐
关键词:苏格拉底
如何写好科技论文英文题名和摘要
2010年
英文题名和摘要对于作者在世界范围内致力于提高快捷而有效的交流,起着特殊桥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文科技论文英文题名以及摘要的分析研究,归纳介绍了中外期刊英文摘要在时态、语态、代词和介词的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其对科技论文撰写者提高英语论文写作水平及期刊编辑人员提高期刊质量有所帮助。
张蕴睿
关键词:科技论文英文题名英文摘要
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语节译本风格对比——基于语料库的考察被引量:5
2022年
在《红楼梦》两百多年外译过程中,节译本频出,为其在西方世界的经典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就英语而言,1958年,美国有“两座里程碑同时耸立于一地”,这就是王际真和麦克休姐妹的节译本。本文依据Leech&Short的文体考察清单,从词汇、句法、话语/思想投射等三大方面、九个变量上定量考察两译本的语言特征,对比其风格异同。研究发现,较之麦译,王译信息量更低、口语化更明显、易读性更高,主要表现在:王译词汇数量与种类更少,名词和动词频次更高、形容词和副词更低,话语直接投射更多,报道动词种类更少但频次更高,句子长度更短,陈述语气多、感叹语气少。
刘泽权汤洁
关键词:红楼梦
争鸣与思考
2011年
蔡新乐(河南大学翻译理论研究所教授) 读后的几点思考 一、所谓“本质”,若就“反本质主义”而论,可能远离了后现代的一个指向。但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别的视角的论述。
蔡新乐刘华文赵彦春王西华陈大亮王瑞东
关键词:反本质主义争鸣翻译理论后现代
“魔变”的思想创造:尼采的翻译思想初探被引量:1
2011年
尼采的翻译思想讲的是"思想传译":哲学家要倾听世界的声音在自己心中的回响才能发现一切是一;他继而要进入别人的身体并从那里讲话。但由于辩证法和科学的逻辑,由于传译到了另一个不同的领域和语言,最终只能造成隐喻性的、不可靠的传译。他的思想是对认识论的批判,把哲学引向感性。
蔡新乐
关键词:尼采阐释学认识论
美英典型智库的“一带一路”话语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视角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意义]外国智库的“一带一路”话语反映了其对该倡议的认知与态度,分析相关话语可为中国开展有针对性的对外交流奠定基础,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和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为代表自建“一带一路”智库话语语料库,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语料库辅助话语分析法,对比考察二者“一带一路”话语的主要议题和对华态度立场。[结果/结论]发现美智库关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非合作及所谓的债务问题,将中国视为“图谋不轨”的竞争对手;英智库则聚焦人民币国际化等议题,总体看好“一带一路”发展前景,认为中国是亲善友好的合作伙伴。同时,通过追溯近年来我国与美、英关系发展趋势,两国高层领导公开发表的相关言论,发现智库话语与外交话语呈现协同一致性,证明两智库与所在国政府在相关议题上形成了认知与决策的“共同体”。
丁立刘泽权
关键词:智库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
试论中国文化与当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被引量:4
2016年
英语专业教育应加强英语语境中的中国文化的学习,因为它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提高,创新型思维的培养以及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增强。在英语语境下引入中国文化不但包括表层中国文化术语和观念,更涉及深层文化阐释和思想比较,因为后者是经由"对话"达至"创新"最后实现"认同"的主要途径。
侯健
关键词:中国文化英语专业
触动死结的思想之旅——《翻译与自我—德里达〈死结〉的翻译学解读与批判》评析
2010年
从囿于语言层面的研究扩展到文化层面的研究,翻译学研究历经变迁,研究范围不断拓展。但是,和这广阔的天地相对的,是人们仍然有些狭隘的研究思想。受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仍脱离不了二元对立的窠臼,非此即彼、不对即错是普遍的观念。从语言层面的研究到文化层面的研究,貌似拓展的研究领域仍摆脱不了狭隘思路的限制。原文一译文是人们永远的归依,忠实对等是亘古不变的话题。
徐艳利
关键词:翻译学德里达逻各斯中心主义语言层面译学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