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师范学院法学院
- 作品数:88 被引量:178H指数:7
- 相关作者:王振生谷景志刘振红张蕊赵向华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献信息研究所河南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完善策略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促进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高质量现代化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方法】通过文献调研、网站调研、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现场调研等多种方式,对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完善策略进行研究。【结果】河南省拥有一定规模的多类型、多层次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建立基本的、网络化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设施,为知识产权全链条提供丰富多元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以政府为主导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还存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不充足不平衡、平台不完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等问题。【结论】做好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顶层设计,建设多层级的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多元主体协同供给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夯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发展基础。
- 吉宇宽王会丽王彦辉
- 关键词: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 河南省专利转化运用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 2024年
- 大力加强专利转化运用,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赋能增效的重要作用。文章从专利转化运用配套政策逐步完善、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专利转化成效突出、产业企业专利转化运用价值凸显、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初见成效、高价值专利产出能力不断增强等五个方面概括总结河南省专利转化运用工作现状,并对河南省各地专利转化运用工作发展不均衡、中小微企业专利转化运用能力不够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运营能力有待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完善等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对全面加强河南省专利转化运用政策宣传和实务培训、注重从源头上系统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尽快完善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多元参与的专利转化运用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 王彦辉王会丽
- 《讼》卦之诉讼观被引量:1
- 2021年
- 《周易》中包含有丰富的法律思想,其中《讼》卦包含有朴素的诉讼观,如讼的起源、中正思想、息讼思想等,被《唐律疏议》等后世法律所继承,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重要来源。合理扬弃《讼》卦中的诉讼思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 魏晓立
- 关键词:《周易》息讼
- 我国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的检视与完善被引量:2
- 2021年
- 完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提高调解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是化解纠纷、降低纠纷处理社会成本、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有效途径。调解融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需要建立“司法、行政+社会机制”相结合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的大调解、大保护格局,实现公权解决机制、社会解决机制、当事人自我协商机制的有机统一;构建司法程序、行政程序之内的调解与社会力量调解相结合的复合型调解模式,充分挖掘调解作用;加强知识产权调解立法,完善和强化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设立集咨询、公证、调解、合理分流纠纷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遴选机制,打造专家型调解员队伍。
- 董士忠
- 关键词: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
- 诉讼专门性问题认定难的理论解读与制度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诉讼专门性问题认定难,是司法实践中的经验命题。从理论上分析,诉讼专门性问题的确难以认定,难在事实认定本身不易,难在认定诉讼专门性问题面临一些特殊困难。从制度上分析,诉讼专门性问题似乎不难认定,因为法官有一系列制度可以利用,比如庭前会议制度、鉴定人或专家辅助人出庭制度、司法技术审查制度、专家陪审员制度等。理论与制度之间貌似背离,其原因不在于理论缺乏解释力,而是制度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发挥。
- 刘振红
- 大学治理的法治化思考
- 2014年
- 经济社会的发展正推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持续深化,大学治理的现代化已成为重大的时代命题。依法治校是实现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要构建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以保障大学自治,实现办学自主权。要以法为据,以大学章程和内部制度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大学内部治理制度体系。
- 赵江涛
-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治理法治化依法治校
- 红旗渠精神的文化历史解读
- 2023年
- 红旗渠精神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修建的红旗渠工程概括而成的,其基本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的诞生有深厚的文化历史根基,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与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古老传说中形成的民族抗争精神一脉相承。红旗渠精神的诞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延续和实践,是党的精神谱系和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刘军奎
- 关键词:红旗渠精神红色文化文化解读
- 试析自然资源财产性权益的归属与行使被引量:1
- 2018年
- 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两山"理论将我国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推向一个新高度。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公共性品质,既决定了其所有权的非私有性,也决定了实践中其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从保护的需要上看,必须确立自然资源的公共所有制,而从保护的成效上看,必须承认公民对自然资源享有财产性的权益,而保障这些财产性权益的实现又是调动居民积极参与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关键。
- 胡伟
- 关键词:自然资源权益归属
- 国际私法中反致适用问题研究
- 2020年
- 作为国际私法的基本制度,反致的适用历来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分析反致适用的利弊,认为在遵循现代国际私法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对反致的适用应予以肯定,但需立足于局部限制的定位,同时在反致形式、适用条件上给予法官适当的自由裁量权,以期实现冲突规范选法的灵活性和案件公正裁判。
- 许婷婷
- 关键词:反致法律适用
- 论我国碳配额分配正义的两项原则
- 2023年
- 配额分配是我国碳市场运行的关键环节。作为重要的社会益品,碳配额的初始分配应当追求分配正义。分配正义的实质是分配中的利益冲突和价值冲突得到合理解决的理想状态,其释明和实现需借助可实施的具体原则。分配正义原则是构造碳配额分配制度的基础,本质上是配额利益的分配标准,具有主观性、竞争性和特殊性。个体和社会具有不同的分配正义诉求,我国碳配额分配应遵循排放单位角度的贡献应得原则和政府角度的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两项原则均能得到契约主义的证明,逻辑上可达致反思平衡,实践中能提供明确指引,因此具有正当性。分配正义原则还须法律化,让自身的价值内涵成为分配制度的内在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其调整功能。
- 郭磊
- 关键词:分配正义社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