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作品数:25 被引量:18 H指数:2 相关作者: 杨茹 王樱 陈虹 游瑞华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学 文化科学 艺术 更多>>
从日语[犬、猪、亀、鬼]四词看中日文化之差异 被引量:1 2009年 众所周知,中国的汉字在中国隋唐时期大量传入日本,并被日本人所使用。到今天.其中一些词的用法和象征意义已经同中文的基本意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就用“犬、猪、龟、鬼”这四个已在日语中被广泛使用的日语汉字来探讨中日文化的差异,加深大家对日语语言和文化的了解。 池华波关键词:文化 心理 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及策略 2012年 在二语语言学习中存在负迁移和正迁移。负迁移也被称为干扰,是使用了本族语的语言规则而导致错误或目标语形式的不恰当。中国学生英语写作是在基本掌握母语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母语及其他知识经验的迁移影响。本文通过一次诊断考试来讨论母语负迁移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 毛颖哲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 母语迁移 威廉·华兹华斯与“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被引量:1 2008年 华兹华斯1770年出生于英格兰北部的坎伯兰湖区(Cumberland)。他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史上的一个领袖人物。大自然是他诗歌歌颂的主要主题,他因此也被誉为“崇尚自然主义者”(“Worshipper of Nature”)。他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真切的爱,他认为大自然除了给人以感官之美外,还给人带来智慧和力量。1797年诗人华兹华斯与塞·特·克勒律治共同出版了《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的开始。 杨艳卫 郭沫若(译)关键词:浪漫主义 大自然 自然主义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与经济社会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在全球的职业教育中,德国职业教育水平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对德国的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层次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适应性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与经济社会的适应性举措,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露关键词:德国教育 职业教育体系 经济社会 浅析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作者结合阅读课程课堂教学和对阅读理论的研究,指出了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有阅读习惯、词汇量和语法、文化背景知识和阅读方法,在对这些因素加以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阅读教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杨艳卫关键词:背景知识 谎言与真实——日本电影《罗生门》中的人性思考 被引量:1 2015年 电影《罗生门》之所以赢得了众多影迷的好评,不只是因为曲折的故事情节,特殊的叙述结构和拍摄手段,更是因为电影表达了关于"人的存在方式"这一主题内涵,导演通过"罗生门问题",讲述了一段扑朔迷离的、为了自身利益许多人去编造各种谎言和欺骗的故事,从而揭示了特定历史中人的丑恶与自私,凸显了人性的复杂性。 张萍 刘勇关键词:日本电影 主题内涵 主题意蕴 从《伊豆的舞女》看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困境与突围 2016年 《伊豆的舞女》和其他经典小说一样,不仅被改编成电影,而且还被多次改编,这不仅提升了这部作品的国际知名度,也对小说改编成电影提供了成功的典范。小说改编成电影本来就存在许多困境,如小说比较注重人物主观感觉的刻画,而电影属于一种"实体的美学",更多体现的是"物质现实的复原"。从电影改编的角度来看,跨媒介改编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文学作品的本身,还取决于编导的艺术功力。 张萍 刘勇关键词:新感觉派 山口百惠 主题思想 精细化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价值与运用 被引量:5 2019年 新的历史时期,很多高校都将精细化管理理念积极运用于教学管理中,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精细化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价值,剖析了现阶段高校教学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刘勇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 中国完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被引量:1 2008年 当前我国进入到了一个公共危机频发的时期,各种灾害和事故不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也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然而,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与公民的期望.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本文分析了公共危机的涵义,指出政府完善公共管理的重要性。 王樱关键词:政府 危机管理 公共行政 安妮·普鲁的语言风格审美 被引量:1 2015年 安妮·普鲁1935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她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器晚成的作家,54岁才开始发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其中《断背山》因被著名导演李安搬上银幕而使安妮更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在浓厚的自然主义和生态思想的驱使下,安妮·普鲁将身边的自然美景与风土人情以她特有的语言风格舒展在观众面前。因此,本文就以安妮·普鲁的小说作品为例,对其语言风格审美进行研究。 谢岩关键词:安妮·普鲁 语言风格 《船讯》 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