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洋学院水产学院
- 作品数:43 被引量:132H指数:7
- 相关作者:田学琳王启华楼伟风臧衍蓝孙守田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对开展我国香鱼增养殖业的几点意见
- 1980年
- 根据1979年秋季对青岛崂山及辽宁、浙江几条河流香鱼资源的初步调查,认为有必要把香鱼的增养殖工作,作为我国渔业发展中的一个急迫问题提出来,吁请有关方面予以重视,并能尽早开展工作。
- 田恩善杜作楹
- 关键词:香鱼增养殖秋季鱼资源渔业发展
- 胶州湾海鞘类的调查——Ⅰ.菊海鞘科被引量:3
- 1983年
- 被囊动物中的海鞘,在日本、朝鲜及南洋群岛已有记录的约200多种。日本对海鞘类研究较多的有丘浅次郎和时罔隆等学者。时罔隆(1967)据美国国家博物馆所存标本整理了太平洋沿岸海鞘类117种,其中属于中国水域的记录有12种。
- 葛国昌臧衍蓝
- 关键词:被囊动物贝类病害
- 养殖生物用水处理被引量:2
- 1981年
- 水处理的必要性 水是水产养殖生物生活的必要条件,水质好坏直接影响鱼、虾、贝类的生长。下面分述水处理的必要性。
- 葛国昌
- 关键词:水产养殖贝类水质
- 海生残沟虫对扇贝幼虫和扁藻的危害及防除的研究
- 1981年
-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Jone et Preston)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其人工育苗已初步获得成功,现在正在试验工厂化人工育苗。但人工育苗中尚有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如何防除浮游敌害生物即是一个突出的课题。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防除方法.
- 王如才张群乐
- 关键词:栉孔扇贝扁藻
- 大槻洋四郎对我国?缙谘车墓毕?被引量:2
- 1982年
- 现在我国大量养殖的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原产于日本北海道。它如何介绍到我国来,这段历史过去并不很清楚。只知日本海水养殖者大槻洋四郎先生对此有贡献。
- 方宗熙张定民
- 关键词:海带养殖历史
- 条斑紫菜和圆紫菜在不同水层中生长的研究
- 1964年
- 紫菜养殖在我国沿海已有悠久的历史,经验丰富,养殖方法简易而科学。例如,福建的荣罈养殖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至今仍不失为世界上独特的养殖类型。日本的紫菜养殖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1925年以后,他们将垂直的“篊”式养殖(用树枝或竹枝结扎而成)改为水平设置的网帘后,产量提高很大。
- 张定民缪国荣
- 关键词:养殖方法条斑紫菜养殖类型结扎
- 论水库放养鱼种的质量被引量:1
- 1983年
- 鱼种是水库养鱼的重要物资条件之一,就当前的实际情况看,甚至可以说是发展水库养鱼的制约因素。鱼种问题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并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在保证了基本质量的前提下数量才有意义,同时质量的提高又能缓和数量的压力。
- 李德尚
- 关键词:水库养鱼鱼种质量管理遗传性
- 纵沟纽虫科(Lineidae)具分枝吻纽虫的一新属新种—疣多枝吻纽虫(Polydendrorhynchus papillaris)的研究被引量:8
- 1986年
- 在我国内海新发现了一种具分枝吻的纽虫——疣多枝吻纽虫(Polydendrorhynchus papillaris)。这种新发现的纽虫在分枝吻的形式上与枝吻纽虫属(Dendrorhynchus)的种类相似,但在吻的组织结构上和神经系统上则完全不同。这种新发现的分枝吻纽虫吻主枝的基部仅有一层纵肌;吻主枝基部以上的部分则有三层肌肉,吻主枝的环肌层没有肌肉交叉,却有一肌肉质疣状突起(muscle papilla)。脑的腹神经纤维髓周围有2对巨型神经索细胞。本文主要描述了这种新发现的分枝吻纽虫在形态学和组织学上的特点以及构成新属和新种的分类依据,并将这种新发现的分枝吻纽虫与已报道的中华枝吻纽虫(Dendrorh-ynchus sinensis)做了系统比较。
- 尹左芬曾棻
- 关键词:生理特征无脊椎动物
- 饵料中钙磷含量及比值对东方对虾(Penaeus orientalis)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3
- 1986年
- 本文研究了饵料中钙磷含量及钙磷比对中国对虾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是:对仔虾,当饵料中钙磷总含量约为1%而钙磷比为1:7.3时,其成活率及增重最好;对幼虾,当钙磷总含量约为2%而钙磷比为1:1.7时,其增重及饵料转化率最高。钙磷总含量较低时,钙磷比中磷含量虽高,也会影响仔虾的成活率和增重。本文结果和Kanazawa等报道的在饵料中最佳Ca/p比为1:1的结论不同,而和Deshimaru报道的结果一致。在饵料中可不另加钙盐,而宜加入适量的磷酸盐。
- 李爱杰黄宝潮楼伟风徐家敏
- 关键词:东方对虾饵料配置营养含量
- 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消化系统发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1986年
- 本文论述中国对虾消化道和肝胰脏(或称肝脏)在各幼虫期和早期仔虾的发育。 中国对虾的原始中胚层细胞是自原肠的顶壁分出移入囊胚腔中。 在发育过程中,口凹是在第三期无节幼虫时内陷形成,而原肛是在第六期无节幼虫时内陷形成的,所以口凹的发生早于原肛的发生。 在溞状幼虫第一期,消化道的腔才完全贯通。 在糠虾幼虫第一期,胃分为贲门胃和幽门胃两部分。胃磨和几丁质刚毛则出现于早期仔虾。 甲壳类动物的消化道包括前肠、中肠和后肠三个部分。前肠与后肠起源于外胚层,中肠则发生自内胚层。我们对中国对虾胚胎发育的观察,发现中肠远远长于后肠,而后肠将发育为成体的直肠。 两对肝盲囊分别发生自中肠的前段肠壁。在仔虾早期,前面一对逐渐退化消失,而后面的一对将发育为成体的肝胰脏。
- 高洁杨泽马甡姜晓峰
- 关键词:中国对虾肝脏发育特征囊胚腔